登錄???|???注冊
清代至民國時期,在地理環境特殊性和差異性影響下,“絲棉貿易”成為云南與東南亞最重要的貿易形式。本書以“絲”“棉”兩種典型的帶有結節區專業分工特點的物品為媒介進行相關研究,揭示云南與東南亞跨國經濟結節區的發展歷程和內在特點。絲棉貿易規模大、影響深,使得清代至民國云南與東南亞的貿易不再是一條以外銷絲綢為主的“絲綢之路”,而是具有跨國區域互補經濟特征的“絲棉之路”。
蘇月秋 陸韌 ·貿易 ·23.1萬字
本書對全球典型的科技創新中心的服務業態體系進行了全面梳理,介紹其先進經驗與具體做法,對照上海面向科技創新的各種服務業態,深入分析其現狀與不足,探尋引發問題的原因,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
李友梅 殷鳳 ·貿易 ·24.4萬字
當前,中國正深度融入全球經濟金融之中,并且具有日益重要的地位。企業是中國全球影響力的根基,如何筑牢這一根基,事關中國未來的長遠發展,說百年大計也不為過。在中國企業(包括金融機構)的“走出去”和全球化經營之中,民營企業具有日益重要的地位。正如民營企業在國內的重要地位一樣,亦正如華為、聯想、力帆和復星眾多民營企業在“走出去”和全球經營中越來越具有舉足輕重的,相信民營企業在中國未來全球企業中的地位還會繼續上升,與國有企業將成為中國全球經營的雙輪。為推動民營企業的“走出去”和全球化經營,我們有必要借鑒發達國家對企業海外投資和全球化經營政策的歷史經驗,對比中國當前相關政策的經驗,找出政策的規律,為中國政府支持民營企業“走出去”和全球化經營的政策提供相關的建議,為中國成為大國和強國筑就百年根基。
王燕國主編 ·貿易 ·25.6萬字
“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符合世界各國人民共享發展成果的美好愿景,貿易的暢通為全球價值循環體系帶來了活力,基礎設施聯通為貿易建設提供了基礎性支撐,進而搭建了合作的基本構架。本書通過對貿易和基礎設施的協同發展重塑全球價值鏈研究,認為由中國作為發展橋梁的立體化的貿易投資網絡,相關經濟體將沿著這條新的絲綢之路發掘出前所未有的發展機會。期望本書將能為“一帶一路”倡議的偉大實踐提供新的理解和思考。
張輝 唐毓璇 閆強明編著 ·貿易 ·21.2萬字
本書第一部分以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為研究背景,梳理歷史上草原絲綢之路的貿易和蒙元時期絲綢之路貿易發展的情況、政策,對當今內蒙古參與“一帶一路”倡議的啟示;第二部分內蒙古商貿發展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現狀和問題,以實證分析為主,主要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內蒙古自治區對外貿易發展的歷史、貿易結構、貿易規模、內蒙古與俄蒙貿易發展情況,分析內蒙古在中俄蒙貿易中的優勢和競爭力,在回顧內蒙古對外經濟貿易發展取得的的成就的同時,分析存在的問題和原因;第三部分是內蒙古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的對策建議,在第二部分實證研究的基礎上,分析內蒙古在“一帶一路”倡議中所處的優勢和地位、各參與方的利益契合點,最后從區域、產業、基礎設施建設和貿易發展等幾個方面闡述內蒙古融入“一帶一路”倡議的對策思路。
黃健英 恩和等 ·貿易 ·24萬字
本書旨在通過前沿理論探討、定性定量分析、典型案例解剖和應用對策研究等綜合方法,對當前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思潮不斷高漲和我國實施全面“走出去”戰略雙重背景下,為民營企業如何更好地實施國際化經營戰略提供理論指導和實踐啟發。專著首先從創新理論的視角切入,系統闡述了我國政府部門有關企業對外投資的管理制度變遷、國際市場制度差異情境下企業國際化的動力機制、戰略多元化和國際化過程中的模仿創新、追趕創新和自主創新機制等相關創新理論基礎。其次,從企業資源基礎、人力資源管理和并購決策機制三個視角系統梳理了中國民營企業的國際化相關理論發展脈絡,構建了一個較為全面、系統的中國民營企業國際化理論框架。最后,基于筆者所在團隊對于前期企業國際化研究十多年來的理論積累和浙江、廣東、江蘇等地近200家民營企業國際化案例的實地調研,總結了若干推進我國民營企業國際化戰略的實踐思考。
程聰等 ·貿易 ·27.2萬字
該書全面系統地總結歸納了國際服務貿易政策的概念和演進。分十章系統分析了美國、德國、英國、法國、日本、印度、新加坡、加拿大、澳大利亞、中國香港的服務貿易政策。
趙瑾等 ·貿易 ·32萬字
本書系統講解國際服務貿易的基本內容、基本理論與國際規則;根據WTO體制和《服務貿易總協定》的要求,多角度研究國際服務貿易的發展政策問題;并對重點產業的服務貿易發展狀況進行了具體分析。力求結合最新的數據資料和切實的事例,發揮更好的教學指導作用。
余慧倩 ·貿易 ·23.4萬字
本書是作者多年來親歷參與的中國對外開放若干國家重大戰略和政策研究成果的結晶。共分上、中、下三篇。包括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中美經濟關系和貿易摩擦、中國企業走出去、中國自貿區發展戰略、中國參與全球治理等幾個方面。主要是關于中國對外開放若干重大戰略與政策的研究文章。絕大多數為公開發表作品,部分收錄作者整理的相關研究文章。
李羅莎 ·貿易 ·45.8萬字
本書在搜集大量數據、應用大量資料的基礎上,綜合應用經濟學、數學、統計學等多種研究方法,進行了一年多的艱苦努力,才得以完成。全書由1個總報告和19個子報告構成,按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對所有各服務行業大類的營業規模、資產規模等10幾個主要指標進行全口徑計算、匯總、研究,全書數據指標總量多達600多個,總字數超百萬字,基本摸清或估算、分析出了過去六年我國服務業及服務經濟的發展全景情況。
沈丹陽 吳德勝 陳麗芬 ·貿易 ·32.3萬字
本書從絢麗斑斕的蒙古族文學藝術作品中選取有代表性的典型作品,如蒙古族史詩《江格爾》、口頭說唱文學《胡仁烏力格爾》、長調民歌、《蒙古秘史》、蒙古族戲劇,以及蒙古族傳統藝術呼麥與馬頭琴等經典藝術類型,并把這些經典文學藝術放在“一帶一路”沿線中、蒙、俄國家文學藝術語境進行研究,既闡釋了中國蒙古族厚重的文學藝術對周邊國家的影響與交流,還闡釋了“一帶一路”沿線歐洲、亞洲國家對中國蒙古族文學藝術的吸收與借鑒。
汪立珍 朝魯門 王·滿特嘎等 ·貿易 ·25.1萬字
本書內容涵蓋草原絲綢之路與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蒙古族傳承發展的基本精神及其對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當代價值,蒙古族價值理念對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的現實意義,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中的“五通”的現狀、問題及對策等。本書立足于深入研究歷史上的草原絲綢之路與當代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的淵源關系,研究確定內蒙古在草原絲綢之路上的地位及其在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中的定位和作用,深入挖掘蒙古族傳承的基本精神及其對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的當代價值。從而為“走廊”建設提供重要的精神和智力支持。
馬永真 楊臣華 劉興波 范麗君等 ·貿易 ·23.8萬字
本書的內容包括十五章,主要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為貿易保護主義的新發展、理論基礎及中國對外貿易情況,包括第一章到第三章。第一章分析了貿易保護主義在21世紀以來的新發展、形式和內容,介紹了貿易保護主義產生的原因,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貿易保護主義的角色扮演,中國對外貿易發展現狀、趨勢及在貿易保護主義下所面臨的挑戰等;第二章介紹了貿易保護主義的歷史發展淵源及其表現形式。第三章主要介紹新貿易保護主義的表現形式及本質,現階段新貿易保護主義主要表現在:“綠色壁壘”、技術壁壘、貿易救濟、反規避和反吸收調查、知識產權壁壘和企業社會責任等,最后介紹貿易保護主義的發展趨勢。第二部分為國際貿易保護主義對中國經濟影響的實證分析,包括第四章到第九章,分別介紹了貿易保護主義對中國農產品貿易、制造業貿易、服務業貿易、勞動就業、產業結構及企業發展的影響。第三部分是應對經濟全球化下新貿易保護主義之策研究,從第十章到第十五章,在政府和企業層面,從人力資本優勢的建立,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增強,優化出口商品結構,行業協會的建設,服務貿易出口的發展等方面全面提出應對貿易保護主義的新發展。
趙景峰 韓兆安 ·貿易 ·25.2萬字
本書以“大變局”作為研究視角,以推進構建“攜手共進的中拉共同體”為研究目標,以中拉經貿合作為研究主線,以中拉共建“一帶一路”為重點,主要包括中拉經貿合作的拉美發展背景、美拉關系背景,中國改革開放、中國經濟增長與中拉經貿合作,中國發展新戰略、拉美地區互聯互通與中拉共建“一帶一路”,中拉基礎設施、產能與產業、農業種植業合作,中國與巴西、委內瑞拉的經貿合作等內容,提出了拉美發展約束框架、美國“兩圈戰略”、宏觀均衡模型、三對辯證關系、拉美國家“三組”“五類”劃分、“一帶一路”與拉美互聯互通對接、中拉兩洋鐵路合作、中拉項目合作五因素、中拉金融合作四要素、拉美特許經營“五權分置”等分析框架或觀點。
謝文澤 ·貿易 ·20.7萬字
本書從中國外貿發展的戰略形勢變化、戰略環境變化和戰略處境評估入手,分析中國外貿發展的戰略定位、戰略階段和戰略重點,探索中國外貿發展的戰略及其轉變,以及外貿發展方式戰略轉變的途徑和措施。為從戰略上提高中國外貿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擴大中國外貿發展的利益,增進國民福祉,增強中國外貿發展的長期競爭力和可持續性提供政策參考。
馮雷等 ·貿易 ·20.7萬字
中國自由貿易區戰略的宏觀戰略目標是謀求構建一個立足周邊、輻射“一帶一路”、面向全球的高標準FTA網絡,營造一個有利于經濟穩定、快速、可持續發展的良好國內外安全環境。本書將研究視野確定在周邊地區,研究發現,中國自由貿易區戰略在周邊地區的深層戰略目標就是要打造基于FTA網絡的周邊安全架構,確保周邊市場安全、周邊交通能源安全和臺海安全等相關領域安全,從而有利于周邊傳統安全與非傳統安全問題的有效解決與應對。
張義明 ·貿易 ·25.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