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以發展研究的視角,從世界級三大灣區的發展歷程與國際借鑒出發,找準粵港澳大灣區的戰略定位與主導目標,討論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視角與重大問題,布局粵港澳大灣區的樞紐城市與空間組合,分析粵港澳大灣區的產業選擇與結構優化,剖析粵港澳大灣區經濟一體化及主導路徑,強化粵港澳大灣區的特區使命與深圳擔當,探討粵港澳大灣區的全球地位與未來展望。
魏達志 張顯未 裴茜 ·區域 ·24.8萬字
貴州省為配合脫貧攻堅,在許多方面進行體制機制改革和創新,探索脫貧攻堅可持續發展的可能路徑、方法和經驗。本書圍繞這些探索和經驗展開,從多個維度梳理和分析這些政策與實踐行動所帶來的影響,尤其是是否合乎可持續發展要求。書中將脫貧攻堅的可持續發展具體分為五層含義,并分別闡述產業扶貧、教育扶貧、生態扶貧、金融扶貧、社會保障扶貧、易地搬遷扶貧、旅游扶貧、文化扶貧、黨建扶貧、社會幫扶等不同領域政策及其實踐的可持續性,并提出了對策性建議。
孫兆霞 王春光等 ·區域 ·20.9萬字
《國家級新區體制與政策比較研究》系統梳理和比較分析國家級新區的體制與政策,從戰略定位、行政管理體制、財政體制、土地管理體制、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主導產業和總部經濟、金融業、高新技術產業、服務業扶持政策十個方面開展比較研究,總結了國家級新區在管理體制和產業政策上的探索實踐和成功經驗,為國家級新區創新體制機制、加快產業發展提供參考和借鑒。
西咸新區研究院 ·區域 ·13.1萬字
本書從政府和企業兩個層面提出了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對策建議。政府側須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多元渠道支持、完善法規和政策、加強技術創新和人才培養等;企業側則要增強法規適應性、推動差異優勢、風險控制、數字化轉型和市場多元化等。未來發展的關鍵在于全球化趨勢、技術進步和本地資源的有效利用,以及地區特有的地理和文化資源的潛力。本書強調通過政府和企業的共同努力,在政策支持、技術創新、市場機遇等因素的持續推動下,內蒙古自治區的民營經濟有望實現持續增長和結構優化的趨勢,并在全國經濟中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
劉鑫 巴依勒 張帆主編 ·區域 ·12萬字
作者以民族學、人類學社會調查方式,客觀反映了廣西金秀大瑤山地區在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技、衛生、語言等各方面的發展成就,及時準確反映兩地的瑤族自治縣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和面臨的挑戰。全書共十二個章節,各個章節講述的主要內容是:第一章神奇美麗的金秀大瑤山;第二章農業穩縣;第三章工業富縣;第四章生態立縣與突破圍城;第五章生態文化旅游的轉型與發展;第六章社會制度和社會治理體系的變遷;第七章金秀縣教育事業的發展;第八章醫療衛生及社會事業進步;第九章民族關系與民族文化;第十章費孝通與大瑤山;第十一章瑤族五個支系典型村莊的追蹤調查;第十二章金秀“瑤變”: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新篇章。
陳奎元總顧問 王偉光總主編 徐平本卷主編 ·區域 ·23.7萬字
在總結能力理論和前人文獻基礎上,在經濟增長理論中探討經濟趕超、資本積累與創新力之間的關系,論證了發展過程是一個資本積累過程,增強欠發達地區自我發展能力的核心是增強創新力,西部開發必須構建西部自我發展能力。西部自我發展能力構建的路徑是通過擴大實物資本投資與積累增強產業創新力,通過擴大人力資本投資與積累增強技術創新力,通過擴大社會資本投資與積累增強組織創新力。
梁雙陸等 ·區域 ·23.6萬字
本書通過對珠江—西江經濟帶的調研,走訪調查了珠江—西江經濟帶沿線的廣東、廣西11個城市,旨在通過一系列理論以及調研數據成果,探究珠江—西江經濟帶驅動創新發展的現狀、問題、動力機制及實現路徑等內容,為經濟欠發達地區的產業轉型升級提供豐富的理論,為東部、西部協調發展建立典型示范,為珠江—西江經濟帶產業轉型升級發展提供基礎數據和技術支持,為珠江—西江經濟帶創新驅動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決策和咨詢服務。
蔣團標 廉超 張海豐等 ·區域 ·20.1萬字
本書是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構建中國特色區域協調互動發展機制研究”(批準號:07AJL009)的主要成果之一。作者定義了區域協調發展概念,討論了區域協調發展的內生性,重點提出了由市場機制、空間組織機制、合作機制、援助機制和治理機制所組成的區域協調發展機制體系,闡明了各個機制在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方面的作用以及相互關系。同時,對各個機制的內涵做了較系統的闡述,重點分析了各個機制的構建方式。此外,還提出了區域協調發展的統計測度和綜合評價方法。
胡軍 覃成林等 ·區域 ·22.9萬字
本書以“一方水土、一方人口與一方經濟”的空間結構優化為核心,以國家主體功能區戰略的實施為前提,通過對四大能力理論和區域要素理論的回溯,揭示了區域自我發展能力研究的主題應該是發展,而不是單純的能力,構建了“空間價值—區域功能分工—區域自我發展能力—區域利益”的分析框架,在理論和實踐基礎上,闡述和論證了西部區域自我發展能力的內生路徑和外生路徑,據此提出區域空間價值的認識是區域政策制定的基石等政策建議。
閆磊 閆述乾 ·區域 ·22.7萬字
本書共七章,分別為綜述、議事決策篇、實踐成果篇、城市合作篇、次城市群篇、組織機構篇、大事記,收錄了16次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會議記實、各專委會工作成果記述、參加長三角城市合作的30個城市4個城市群的情況綜述、主要領導歷次座談會紀要等文獻,如實地記錄了長江三角洲城市經濟協調會二十年的發展歷程,是相關經濟研究的不可或缺的資料。
長江三角洲城市經濟協調會辦公室 ·區域 ·41.2萬字
多年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嚴格按照黨中央的統一部署,響應教育部和陜西省的號召,采取建立葡萄試驗示范站、委派縣級掛職干部、派駐第一書記、組織專家實地指導等一系列扶貧措施,積極做好合陽縣的定點幫扶工作。2018年,學校組織“三團一隊”,深入合陽縣的各個鄉鎮、產業園區和貧困戶家中開展扶貧扶志扶智工作。本書主要記錄“三團一隊”在合陽扶貧的點點滴滴,記錄一批奮斗者的扶貧史,記錄屬于這個時代的感人故事,記錄黃土地上留下的西農印跡。
貧困治理研究課題組 ·區域 ·18.9萬字
由山東社會科學院海洋經濟研究所創意并提出的“海上山東”戰略,自1991年進入省委、省政府決策以來,經過7年來全省上下的努力,已經深入人心,并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去年4月由山東社科院和省海洋與水產廳聯合召開的加速“海上山東”建設研討會,對我省“海上山東”建設的實踐和有關理論問題做了深入研討,初步總結了建設“海上山東”的基本經驗,并對加速發展海洋經濟提出了對策建議。今年以來有關領導和專家又對加速海上山東建設做了多角度研討,深化了人們的認識。
鄭貴斌 徐質斌等主編 ·區域 ·22萬字
本書利用工商企業數據,通過統計,描述廣東省市場主體的進入、生存、創新、發展與退出情況,首次梳理了有史以來廣東省企業的發展周期,并構建區域市場主體活力指數,對比分析區域發展狀態。本書最大的貢獻在于用大數據記錄廣東經濟,用經濟分析描繪廣東市場主體發展歷史規律,試圖為廣大的政府部門決策制定者、經濟學研究者以及企業一線實踐者提供更多維度的參考決策指標、更系統的分析框架以及更完整的市場主體數據,希望對廣東省乃至全國其他地區的經濟健康持續發展有所裨益。
李青 查婷俊 徐麗鶴 ·區域 ·5.5萬字
本書從污染源的分布密度、產業結構調整難度及政府治理能力等方面,分析了當前京津冀霧霾聯防聯控的重點和難點。霧霾治理表面上是環境問題,本質上是發展問題。目前,鋼鐵、火電、焦化、玻璃、水泥等“兩高”行業布局過于集中在河北省,因此河北省也是霧霾聯防聯控的重點區域??涨暗闹卫砹Χ缺澈?,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間的矛盾不容忽視。
莊貴陽 鄭艷 周偉鐸等 ·區域 ·21.8萬字
該書內容包括三大部分,一是理論基礎和發展條件部分。主要涉及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發展的基本概念辨析、內在機制和實現途徑、國內外的經驗借鑒,西部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發展的內部條件和外部環境、相互協調發展程度的定量定性判斷及原因分析等內容。二是對策部分。這部分是對西部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發展提出對策思路,主要包括基于協調發展視角的西部城鎮化戰略和農業現代化戰略、構建西部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發展的連接機制和保障機制。三是實例部分。這部分研究西部主要省份的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發展的現狀、問題和推進措施。
胡衛華 ·區域 ·21.8萬字
實施興邊富民行動,對于推動邊境地區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提高各族群眾生活水平,加強民族團結,鞏固祖國邊防,維護國家統一,增進中外睦鄰友好具有特殊重要意義。“十三五”時期是我國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時期,也是邊境地區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隨著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勝階段,“一帶一路”建設加快推進,區域協調發展不斷深化,脫貧攻堅全面展開,國家對邊境地區全方位扶持力度不斷加大,我國與周邊國家關系的發展進入新階段,深入推進興邊富民行動面臨難得的機遇。本書圍繞促進邊境地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和實現邊境地區長治久安兩大主題,認清當前邊疆地區面臨的新形勢,將理論研究和實際工作結合起來,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展開理論研究和探討,全面落實興邊富民行動“十三五”規劃。
張麗君等 ·區域 ·19.2萬字
本書是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課題組與廈門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合作,在充分調研基礎上撰寫完成的研究報告,對廈門城市國際化的策略與路徑進行了全面分析,探討了提高廈門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結構、文化建設和會展中心建設等方面國際化程度的策略,分析了將廈門建設成為國際級宜居城市、海絲支點城市、對臺工作支點城市的路徑。
黃平 田德文等 ·區域 ·19.8萬字
本書探討區域現代化問題,以蘇南、江蘇等為實踐依據,探討了經濟、社會、生態等諸多區域化問題,提出了文化現代化、人的現代話等綜合考核指標,有案例有理論,有重大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葉南客等 ·區域 ·19.8萬字
自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以來,引起了廣泛關注。本報告緊緊圍繞國務院為海南國際旅游島賦予了六大戰略定位,按照“總—分—總”的思路展開研究:先從宏觀視野進行總體回顧,從“戰略確定與實施”、“階段目標及其實現情況”兩個方面,對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四年來的基本情況進行梳理。然后按照國務院《關于推進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的精神,從生態文明、現代服務業、旅游業、房地產行業、熱帶農業、新興工業、社會事業等七個方面,進行具體的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礎上,重點圍繞“開放性服務業”和“新型城鎮化”兩個專題進行深入探討;最后部分根據前文的研究和分析,對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的未來發展進行前瞻性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此報告為系列報告第一冊,以后將按年度出版。
海南國際旅游島發展研究院編著 ·區域 ·19.8萬字
農民工群體的充分就業對我國的經濟發展與社會穩定具有重要影響,但農民工群體仍面臨著結構性就業難的現實。本書主要圍繞著“當前國家、市場與社會的關系形態對新生代農民工就業促進產生了何種效果以及生成這種關系形態的結構性原因是什么?”這一問題進行討論,以中部地區的J省A企業為個案分析對象,通過調查發現在農民工培訓領域政府、企業和家庭所組成的福利三角呈現出倒置與碎片化特征。最后,研究提出了新生代農民工培訓政策的改革目標,即建立一個新福利三角框架。在新福利三角中,政府和企業應該居于福利三角形的上方,整個福利三角形應該是均衡的、合作的、有效的。
袁小平 ·區域 ·19.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