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西湖二集》是明代一部短篇平話小說集,刊行年代大概是在明末崇幀年間。全書共三十四卷,包含平話三十四篇,都說的是發生在西湖上的故事。本書強烈反映了明末的社會:政治腐敗,官吏貪污作惡,民不聊生,也反映了一些當時的風俗習慣。《西湖二集(三)》主要講述了唐朝人韋固,幼喪父母,想早娶妻子,卻處處無緣。直到十四年,韋固以父蔭參相州軍,刺史王泰命韋固攝司戶椽。韋固大有才能,王泰把女兒嫁給他為妻;劉伯溫舉薦朱亮祖,等等故事。
周清原 ·歷史 ·6.4萬字
本書主要講了經過五代十國后,趙匡胤黃袍加身,采用杯酒釋兵權將大權集中到自己手里。在強干弱枝的基本國策下,文人政治解決了前朝武人篡奪帝位的機會,也塑造了文化層面的人文帝國,無法突破政治亂象,政局紛紛擾擾。本書以章回體結構,文章通俗,點評機智,真實再現了中華文明歷史演進波瀾壯闊的進程,敘述了宋代的興亡。塞北強鄰外患不斷,一場靖康之難而失去了半壁江山。靖康后,高宗趙構在天堂之下的蘇杭重建了帝國,也失去回歸中土的幻想。作者以一己之長訴之史筆,以期用通俗演義的形式講述中國歷史,來幫助國人從歷史的啟迪中尋找救亡圖存的道路。
蔡東藩 ·歷史 ·4.1萬字
本書是一部關于末代皇帝溥儀的皇妃文繡的歷史小說。全書講述了文繡跌宕起伏而又傳奇的一生。在大廈將傾、風雨飄搖的清王朝末期,一名貴族家的格格,因為一張照片而被選入宮成為皇妃,經歷了種種人生的挫折和磨難后,毅然與末代皇帝溥儀離婚,重歸普通女子的身份并走完自己的一生。歷史風云與兒女本色、家國之思與愛恨情仇交織在一起,構成了本書最大的特色。
徐金云 ·歷史 ·10.9萬字
本書是一部不可不讀的清代歷史小說,主要講述起于滿清,終于宣統帝遜位,共294年的歷史。對喜歡清代歷史的讀者來說,本書不可錯過。滿清入關后,成為繼蒙古人之后的第二個外來政權,近代中國版圖大致確定。當西方世界因工業革命而瞬息萬變之時,處于停滯狀態的清帝國閉關鎖國。鴉片戰爭將中國史拉到近代史范疇之中。接著的半個世紀,清帝國處于內憂外患。后雖有洋務、維新等變法改革實行,卻因守舊派勢力的阻撓而告終。義和團的排外運動導致八國聯軍的入侵,庚子賠款后清帝國已無力再振。武昌一役,不僅結束了清帝國的國脈,也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帝制時代。
《姜氏秘史》是明中葉的一部筆記類雜史,由弋陽人姜清所作,主要記載了建文四年間及靖難之役時史事。本書是根據故案文集搜輯遺聞,編年紀載所成。靖難之役后,朱棣革除建文年號,不為其修《實錄》,只將其事跡綴于《太祖實錄》。之后,言辭頗多詆侮,并禁止民間一切關于政變的史書的撰寫。姜清于故案文集搜輯遺文,為補建文無《實錄》之缺,仿照《明實錄》體例撰寫《姜氏秘史》,是有明以來首部記建文史事的編年體史書。所匯錄建文朝史料詳細全面,多為官修史書。
姜清 ·歷史 ·6.8萬字
這是一本揭示人性深處之惡與愛的小說。一個動物園飼養員穿越到古代,經過險惡,九死一生,大起大落,追逐夢想。包括流落諸侯血雨腥風,以及和公主公子們的恨愛情仇,最終他如何在蠻夷和諸侯競爭中立足,能不能實現夢想。
張守春 ·歷史 ·10.4萬字
《良渚》是虞敏華創作的長篇小說。三千年前的一場大雨,掩蓋了許多記憶……而20世紀初良渚的一次平常農事,泥土里翻出的玉琮,戰火紛飛的年代里流落在外的國寶,一條條線索指引史逸民走近五千多年前的良渚古國。可是隨著他的早逝,良渚古國的大門又緩緩關閉……未竟的事業終由后人承繼,簡靈兒、史遙、楚汐、周家齊……不同行業、不同身份的人,仿佛都受到了玉琮的召喚,為良渚文化所吸引,在這片土地上,探訪歷史的意義,重現良渚文明的華光。
虞敏華 ·歷史 ·16.4萬字
本書記述平羅縣的地域文化、社會風情特色,內容包括史海尋根、山川遺跡、鐵血忠勇、古學書香、人物擷英、民風古韻、特產豐饒、飲食飄香、古今詩詞、碑刻題記、民間傳說等。
蔣文齡 ·歷史 ·15.1萬字
歷史上將星如云,各顯風流。顯赫戰功之外,有人留下罵名,有人卻讓千古驚艷。“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數千年來,類似的鐵血誓言,背后故事無盡,讓后世華夏兒郎熱血沸騰、銘記五內。
桃花仙人種南瓜 ·歷史 ·4.7萬字
本書主要敘述以平清盛為首的平氏家族的故事。前6卷描寫了平氏家族的榮華鼎盛和驕奢霸道;后7卷著重描述了源平兩大武士集團大戰的經過,渲染了平氏家族終被消滅的悲慘結局。全書引用了相當多數量的中國典籍。曾由日本的琵琶法師進行了生動的演繹。作者主要是圍繞在平家的兩個時期(平清盛時期與平宗盛時期),保元之亂和平治之亂之后進行描寫,通篇以史書編年體為主,其中作者加入了對許多事件的看法,形成了以作者尋找平氏衰亡原因為主要線索的結構。本書為精裝版本,內附彩圖插頁。
(日)佚名 ·歷史 ·14.4萬字
大秦橫掃六合,鐵騎無敵于天下,寧有種乎?以法為俠?以武為俠?個體整體,誰更正義?因法治而興,因廢法而亡,其興也速,其亡也忽……幾位法家導興亡,多少游俠說是非,雖付笑談,難掩辛酸……
曾畏冰 ·歷史 ·17.2萬字
王莽是個頗有爭議的歷史人物,作者參閱大量的史籍文獻,以嚴肅的史觀,從全新的角度,用形象的文字,繪制出一個個生動具體的故事,客觀展現了王莽這位理想主義者的生平王莽究竟是竊國大盜,還是維新闖將,見仁見智;看罷此書,相信史實可能要比武斷的結論,更有說服力。
秦四晃 ·歷史 ·10.5萬字
《兩晉演義》為《歷代通俗演義》之一,本書以章回體結構,通俗的文章,機智的點評,真實再現了中華文明歷史演進波瀾壯闊的進程,敘述了晉代的興亡。起自司馬炎代魏,終至劉宋代晉,經歷156年。西晉結束了將近百年的分裂局面。可是八王之亂,消耗國本,與漢人雜處的胡人趁機相繼發難,導致了西晉的覆亡。而東晉則在江東重建,蓄積能量,展開艱難的北伐重任,卻因內部權力爭奪而損耗了實力。大將劉裕脫穎而出,兩次北伐,收復長安,之后接連廢黜兩位皇帝,建國宋,東晉亡。本書通俗易懂,點評機智,是了解歷史的好幫手。
蔡東藩 ·歷史 ·3.4萬字
“西域的歌者、靈魂的詩人”紅柯作品典藏系列,李敬澤、賈平凹激賞之作。哥薩克一樣自由的靈魂,風一樣的駿馬,風一樣的西北漢子,襯以浩浩乎平沙無垠的大漠和天山、祁連那樣真正大山,講述東方的英雄,鑄就《西去的騎手》這部史詩級長篇。《西去的騎手》是紅柯代表作,講述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甘肅河州的熱血少年馬仲英不堪忍受家族勢力和軍閥的壓迫,揭竿而起,年僅十七歲,人稱“尕司令”。軍隊所到之處,一呼百應,所向披靡,后在與西北軍名將吉鴻昌的激戰中失利,損失慘重。馬仲英率余部死里逃生,歷經磨難,以暫編36師名義遠征新疆。與此同時,留日將領盛世才正在新疆崛起,面對馬仲英的猛烈進攻,善耍權謀的盛世才邀請蘇軍入境助戰,展開了一場悲壯慘烈的頭屯河大戰。馬仲英部隊以駿馬、戰刀、血肉之軀與之抗爭,哥薩克騎兵師全軍覆沒。蘇軍遂以空軍和裝甲部隊發起報復性進攻。塔克拉瑪干變成了死亡的海洋,坦克壓碎了最后一名西部騎手……
紅柯 ·歷史 ·14.9萬字
一個心懷蒼生,重情重義。一個善于偽裝,城府極深。他們是肝膽相照的摯友,也是立場不同的仇敵。王朝恩怨風云詭譎,機關算盡終是徒勞。唯有一心為公,方能山河始終。《大明機關術》姊妹篇,“墨武”IP系列作品,刷新“雙男主兄弟情”的古風權謀佳作!
蘇啟文 ·歷史 ·19.2萬字
《夏商合傳》,又名《夏商野史》,是明清時期演義類說史小說。《夏商合傳(一)》講的是禹王乃黃帝的玄孫,姓姒氏,鯀之子。身長九尺二寸。鯀治水無功,禹使續父業。禹傷父應帝命,去治水。禹始娶涂山氏之女,生子啟。禹受命后,便告別妻子,離家前去治水。在治水的過程中,真是上天入地,一路見妖殺妖,見怪降怪,克服了重重困難,歷經艱辛,終于治水成功。帝舜乃命禹為大司空之職,居九官之首。舜死后,禹受禪,聽從民心,即位陽城,都于安邑,國號有夏。
佚名 ·歷史 ·6萬字
解放前夕,我黨潛伏于敵方的功勛諜報人員林仲倫,奇獲絕密情報《東安城坊圖》,并交付助手:小情侶馮冠生和方秀蘭;方秀蘭身藏情報成功突圍;東安解放,方秀蘭因傷失去生育能力。等待他們的是什么呢?對黨忠誠的堅定信念能支撐他們走下去嗎?
狼神神 ·歷史 ·17.1萬字
《明史演義》內容翔實,深入淺出地為我們講述了明朝歷史。自平民皇帝朱元璋開國,終至明思宗殉國,經歷276年。朱元璋應運而興,不數年即驅逐元帝,統一華夏,好不容易將當時的外族趕出中土,卻又怕不斷的騷擾,只好將長城筑高筑厚。也唯有此時,出現一位七次下西洋的鄭和,帶著當時的最高科技,龐大船隊大大宣揚明帝國的勢力。蔡東藩的書演義重史輕文,盡管略輸文采,但卻提供了一部浩瀚而通俗的明代通史,為普及中國歷史知識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作者蔡東藩是清末民初的一位歷史學家和演義作家。在著述這部歷史演義時,蔡東藩在史料上遵其“以正史為經,務求確鑿,以軼聞為緯,不尚虛誣”的原則,十分注重歷史的真實性,對史料選擇和運用都經過一番審慎的考核。作品可讀性強,是歷史愛好者不可錯過的經典。
蔡東藩 ·歷史 ·4.2萬字
長篇歷史小說,這是一個發生于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始點——廣州黃埔古港的故事。故事發生在1757年,乾隆皇帝下令改四口通商為一口通商,從此廣州黃埔古港與十三行進入了對外貿易的繁盛時期。故事主人翁梁天龍是十三行杰出的粵商之一。他的人生經歷跌宕起伏;他的愛恨情仇波折重重。小說可看性強。
梅子 ·歷史 ·18.5萬字
本書主要講了經過五代十國后,趙匡胤黃袍加身,采用杯酒釋兵權將大權集中到自己手里。在強干弱枝的基本國策下,文人政治解決了前朝武人篡奪帝位的機會,也塑造了文化層面的人文帝國。卻也無法突破政治亂象,政局紛紛擾擾。本書以章回體結構,文章通俗,點評機智,真實再現了中華文明歷史演進波瀾壯闊的進程,敘述了宋代的興亡。塞北強鄰外患不斷,一場靖康之難而失去了半壁江山。靖康后,高宗趙構在天堂之下的蘇杭重建了帝國,也失去回歸中土的幻想。作者以一己之長訴之史筆,以期用通俗演義的形式講述中國歷史,來幫助國人從歷史的啟迪中尋找救亡圖存的道路。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