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國第四部:陽謀春秋(全3冊)
呂不韋入秦,以非凡政治才能幾次化解秦國王室權力交接危機,推行呂氏新政,后以文信侯之身領國攝政,輔助少年繼位的嬴政站穩根基。秦國國力空前強大。范雎舉薦蔡澤為相,自己辭官隱退,南下游歷時結識呂不韋。呂不韋北上邯鄲,巧遇充當人質的秦國公子嬴異人而生從政雄心,最終決意棄商入秦,呂氏傳奇由此展開。呂不韋以雄厚資財入咸陽周旋,使公子異人成為太子嫡子;趙國平原君率軍追殺,呂不韋得百名義士血戰掩護,與嬴異人脫險歸秦。秦昭王病逝,老太子嬴柱(孝文王)繼位一年又病逝;異人繼位(秦莊襄王),任用呂不韋為丞相推行新政。莊襄王在位三年病逝,十三歲的少子嬴政繼位。呂不韋以“仲父”身份與太后共同攝政。期間,呂不韋兩次主持交接大局、穩定朝野、拓展國土,聲望大增,但與太后趙姬之曖昧糾葛卻惹來王族元老非議。呂不韋以非常手段解脫自己,使胡人嫪毐與趙姬私通,趙姬以攝政太后權力封嫪毐為長信侯,專權淫亂宮闈,蓄謀政變奪位,釀成秦國歷史上的最大丑聞。少年嬴政與呂不韋聯合,一舉鏟除嫪毐叛亂勢力,貶黜軟禁太后。嬴政二十一歲親政,呂不韋召集門客作《呂氏春秋》確立王道治國方略。嬴政堅持商鞅法制,與呂不韋政見嚴重對立。呂不韋決意公布《呂氏春秋》,欲以朝野公議決定治國方略。秦王嬴政面臨巨大壓力,秦國又一次面臨轉折危機。
·72.9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