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志(包羅萬象的奇書)
《博物志》是西晉博物學家張華原撰、后人搜輯而成的志怪小說集。張華學識淵博,憑借職務(wù)之便,廣泛收集資料,為成書奠定基礎(chǔ)。原書或有四百卷,因內(nèi)容“多浮妄”,被晉武帝要求刪減為十卷。今本共十卷,分類記載山川地理、飛禽走獸、人物傳記、神話古史、神仙方術(shù)等,涵蓋多領(lǐng)域知識。如講地理,有對五岳及黃河、長江的介紹,還有奇異地理現(xiàn)象;談動植物,描述形態(tài)、習性等,對人參等藥材也有記錄;書中也不乏神話傳說,像“牛郎織女”的故事便首次在此出現(xiàn)。它是繼《山海經(jīng)》后,中國又一部包羅萬象的奇書,為研究晉代前社會、禮儀風俗、藝術(shù)史及文獻學史提供重要史料,在一定程度上推動古代自然科學發(fā)展。
·1.9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