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匯率管理機制研究:風險溢價視角下的匯率調控時機選擇
本書對匯率政策調整及風險溢價的相關研究進行了綜述,發現雖然已有文獻從匯率平價及資本市場波動的角度考察匯率政策調整突破的以前大量研究僅從均衡視角對匯率幣值調整的討論,但是從風險溢價視角切入對匯率政策調整時序的研究并不多;在進一步考察了人民幣相對于美元風險溢價的波動是否具有區制轉換效應,并探討了在不同區制狀態下的宏觀因素是否存在差異,為從預期與貨幣政策相協調下的匯率調控時機選擇提供了事實基礎;在匯率的水平調控上,從影響預期的形成機制出發,發現了匯率風險溢價、風險因素和美元指數共同構成了國內外市場對人民幣匯率預期差拐點出現的誘因,同時匯率調控的影響使得偏離套利均衡的溢價存在一定的持續性。匯率水平調整必須綜合考慮預期的變化,作到擇時而動。而如何將匯率的市場化波動與貨幣政策協調搭配的討論,可以突破對蒙代爾-弗萊明的“不可能三角”的選擇約束,為優化貨幣政策的調整以及如何與匯率政策相協調提供了依據,也為貨幣政策的實施有效性創造了空間,這都是符合我國現階段的匯率管理現實背景的積極討論。
·9.6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