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徐禎卿
作品粉絲 1213 人
全部作品
明代文言軼事小說。明徐禎卿撰。一卷四十余條。現(xiàn)存廣百川學海本、顧氏明朝四十家小說本、歷代小史本、紀錄匯編本、續(xù)說郛本、五朝小說本、說庫本、勝朝遺事初編本等。此書記朱元璋元末翦除群雄統(tǒng)一天下以及洪武建元初年的野聞趣事。《四庫全書總目》云:“所記皆明太祖初年之事,亦多互見他書,陶珽《續(xù)說郛》、黃虞稷《千頃堂書目》皆載此書,題吳郡徐楨(禎)卿著。然《明史》楨(禎)卿本傳及《藝文志》俱不載。
徐禎卿 ·國學 ·9113字
詩論專著。明徐禎卿撰。成書年代未詳。書一卷,二十四則,專論漢魏古詩。其主要內容為創(chuàng)作論,基本觀點是重情貴實。認為詩人受外界客觀事物的觸發(fā)而產生的感情活動是詩歌創(chuàng)作的源頭,有了這個源頭,才能由“情”而產生“氣”,由“氣”而生“聲”,由“聲”而生“詞”,由“詞”而生“韻”。這就把詩人的感情活動放到詩歌創(chuàng)作的中心地位。同時,“情”與“氣”、“詞”等表達得好不好,又需要借助“思”、“力”、“才”、“質”等因素來加以輔助和協(xié)調。《談藝錄》的許多觀點與前七子的領袖李夢陽、何景明相同,如倡導復古,認為“魏詩,門戶也;漢詩,堂奧也”,主張“法經而植旨,繩古以崇辭”。但是,《談藝錄》亦有自己的獨到見解。例如,該書論詩特別強調情:“情者,心之精也。情無定位,觸感而興;既動于中,必形于聲。故喜則為笑啞,憂則為吁戲,怒則為叱咤。然引而成音,氣實為佐;引音成詞,文實與功。
徐禎卿 ·國學 ·4034字
詩文集。明徐禎卿撰。六卷,其集版別較多,但本集系作者自定,所以精華盡在,流傳較廣。卷首有李夢陽序、顧璘序。卷一至卷四為詩,卷五、卷六為文。卷末一般附刊《談藝錄》一卷。禎卿字昌轂,一字昌國,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弘治十八年進士,官國子監(jiān)博士。少與唐寅、文征明、祝枝山號“吳中四才子”,登第后與李夢陽、何景明游,并稱“前七子。”收詩歌和散文等。該集收賦10篇:《反反騷賦》、《放言賦》、《丑女賦》、《述征賦》、《懷歸賦》等。其賦多為抒懷言志之作。顧璘評介他的賦是“詞旨沉郁,遂闖晉宋之藩。”是貼切之喻。是集為《四庫全書》所收,另有明正德庚辰刊本、明嘉靖戊子刊本。
徐禎卿 ·國學 ·2.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lián)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yè)執(zhí)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lián)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