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山人漫稿
八卷。明孫一元撰。孫一元。字太初,號太白山人。自稱秦(陜西)人,實為宗室安化王宗人,王姓因不軌誅,故變姓名避難。他蹤跡詭異,常以鐵笛鶴瓢自隨,遍游名勝,足跡幾乎遍及天下。正德十三年(1518)卜居烏程(今浙江吳興),與劉麟、龍霓等人結社唱和,時稱“苕溪五隱?!敝小短咨饺寺濉?。由吳興張氏初刻于正德年間。前有正德十三年(1518)鄭善夫序,后有方豪后序,題為《太白山人詩》,凡五卷。嘉靖年間多次翻刻,有萬歷二十五年(1597)張睿卿刻本,共八卷。本集為崇禎十二年(1639)周道仁根據以前各本重新刊刻,共八卷,并有補遺、附錄各一卷。孫一元性好吟詠,歌行頗有淋漓豪宕之氣,如《致道觀看七星檜樹歌》,開首就有動人心魄的力量,接著運用蒼勁的筆鋒描寫古松的形象。其絕、律中也有一些風神俊逸之作,讀來頗感親切。但其詩錘煉尚有不足,略嫌粗糙。陳田《明詩紀事》評論道:“山人詩,激宕處亦摹杜,而煉句煉字,時出入于王摩詰、孟襄陽,岑嘉州諸公間,長歌氣魄稍弱,律詩因是一時之秀?!庇忻魅f歷年間刻本及《四庫全書》本行世。
·2.9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