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體論:原初生成與現代嬗變
《中國文體論:原初生成與現代嬗變》運用語境還原、原典精析、史論融通、中日比較等方法,深度反思中國文體論原初生成與現代嬗變中的諸多問題。首先從概念層面考察從先秦兩漢時期主導性的“文”和“文章”觀到漢末魏時期出現的“文體”觀的演進過程,比較“文章”觀與“文體”觀的不同內涵,分析古代文體論生成、發展的文學動因和文化語境,揭示“文體”概念和文體論產生的文學史意義。進而追蹤中國文體論從傳統向現代嬗變的軌跡,在中日交流、古今之變和西學東漸等多重歷史文化背景下,揭示以“語言形式”為核心內涵的中國現代文體觀的形成歷史,具體分析中國傳統文體觀的日本接受以及日本近代文體觀、西方文類學和語體學對中國現代文體觀形成過程的不同影響,深入探究中、日、西“文體”觀傳播、影響、嬗變、轉換的內在動力、機制和規律。《中國文體論:原初生成與現代嬗變》還以經過重釋的古代文體論為學理基礎,對七言詩體起源發展問題以及“通變”“風骨”“奇正”等重要文論范疇作了更為契合歷史語境的闡發。
·27.6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