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風險規制的法律限度與秩序重構
環境風險的不確定性決定了傳統法律的消極危險應對模式無法有效回應風險,亟須確立可接受性的、符合工具與價值合理性的環境風險規制法律限度體系。立足于我國環境風險的總體實踐與規范現狀,應當基于權力與權利的衡平、權利與義務的衡平、環境利益的衡平,綜合考慮安全、成本、效率等權衡要素,形塑環境風險規制的可接受性法律限度。本書力圖通過“硬法”和“軟法”的二元結構重塑主體權利限度,從靜態和動態兩個方面建構體系維度和限度規范,基于法制結構、限度趨向、限度定位構建評價指標體系,并以法治構造推進環境風險規制的秩序化。
·21.5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