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主導型經濟中的城鄉收入差距研究
中國式分權實踐中形成的“增長型激勵”和“政府主導”的經濟特征導致地方政府把經濟增長作為首要施政目標,不僅可以直接參與經濟活動,而且可以制定各種經濟發展政策來引導私人經濟活動,更為重要的是政府推動的制度創新構成經濟增長的根源。本書基于中國經濟的“政府主導”這一特征事實研究城鄉收入差距問題。首先對政府主導經濟的理論基礎、地方政府的經濟活動以及城鄉收入差距的經典文獻進行梳理,明晰中國經濟“政府主導”的理論邏輯和城鄉收入差距的研究脈絡。其次對中國分權化治理實踐、“政府主導”的經濟特征、城鄉收入差距變遷的事實及其區域異質性進行分析,進一步審視了政府主導型經濟中城鄉收入差距變遷的原因和作用機制。再次基于政府主導的特征事實,選取市場化進程、地方政府對外商直接投資的競爭、城鎮化進程中的人口流動、產業結構變遷四個視角系統考察了政府主導型經濟中城鄉收入差距變遷的理論機制和經驗證據,并對制度質量、分權激勵影響城鄉收入差距的理論機制和經驗證據進行考量。最后,梳理本書的主要研究結論,提出縮小城鄉收入差距、實現城鄉共享發展的制度變革與重構措施。
·13.5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