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率、質量與企業出口行為
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對外貿易的快速發展為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發揮了重要作用。但自金融危機以來,隨著人口紅利的逐漸喪失、世界市場持續低迷、國際經濟格局調整等內外因的相互作用下,中國經濟增長持續下行、企業利潤率和投資下降,主要經濟指標的聯動性發生背離。在此背景下,亟需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激發微觀經濟主體的活力,加強中國經濟持續穩定發展的新動力。十九大報告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指出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是提高企業供給質量。但企業生產率、產品質量的提升對企業出口行為產生了何種影響?是否會提高企業出口參與的可能性?是否會引致企業進行產品轉換以優化企業的產品結構?是否會改變企業的產品組合?本書將在企業異質性貿易模型框架下,試圖探討生產率、質量提升對企業出口參與、產品轉換以及產品組合行為的影響,以期為中國高質量發展提供經驗證據。本書基于企業異質性貿易理論,結合中國的實際,不僅系統地考察了生產率、質量對企業出口參與以及企業產品轉換行為的影響,而且通過構建企業目的地層面質量指標,深入分析了生產率、質量對企業產品組合行為的影響。全面系統地考察生產率、質量與企業出口行為之間的關系,進而揭示生產率、質量提升對中國制造業企業出口行為的影響。本書視角獨特,理論扎實,資料豐富,結論新穎。
·9.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