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真釋疑》研究
《清真釋疑》是回族先賢留給后人的一份珍貴的文化遺產。作者以儒家經典為主要資料來源,以儒生們最熟悉的語言為工具,以比較、描述和批判為主要方法,用問答形式解答了大約20個問題,內容涉及宗教信仰、宗教功修、飲食習慣、衣著與儀表等。《〈清真釋疑〉研究》對《清真釋疑》產生的歷史背景、作者生平、著述原因、論述方法以及版本做了比較深入的研究,對原著進行了點校、對原文進行了分段、斷句、標點和今譯;對一些人名、地名、書名以及生詞做了注釋;對作者的思想進行了梳理和分析,補充了前人研究中存在的一些疏漏,糾正了一些學術錯誤,第一次將《清真釋疑》這部清代文獻完整地展現在讀者面前。
·14.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