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陳瑞華
作品粉絲 15 人
全部作品
本書是北京大學出版社人權叢書的系列研究成果,屬于運用實證調查方法研究中國刑事辯護律師執業狀況和問題的著作。本書由兩部分組成:一是修改過的六份研究報告;二是附錄部分,包括調查問卷及問卷分析報告。本書的最大特點是在設計出調查問卷的基礎上,就刑事辯護律師的執業狀況問題在近700名律師中進行了廣泛和深入的調查;在總結和分析調查問卷的基礎上,對律師刑事辯護活動遇到的六大主要問題作出了研究和分析,并得出了一系列新的結論。
陳瑞華 ·訴訟法 ·18.2萬字
陳瑞華教授近年來專注于刑事辯護的專題研究,相關成果在律師領域取得了極大反響。本書是對刑事辯護理論問題的深度探討,結合2012年《刑事訴訟法》的修訂,對無罪辯護、罪輕辯護、量刑辯護、程序性辯護、證據辯護等辯護類型進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很多有價值的刑事訴訟和辯護理論。本書適合全國廣大的律師讀者閱讀(全國幾十家省級律協,除了西藏、新疆等極個別律協,作者都給他們做過培訓,在律師界有廣泛的影響),也適合刑訴法領域老師和學生閱讀。
陳瑞華 ·訴訟法 ·26萬字
本書在對司法權的性質進行全面反思的基礎上,討論了司法裁判的行政模式、審判委員會制度以及檢察監督制度,對這些司法制度的深層問題進行了分析。本書從“坦白從寬、抗拒從嚴”的刑事政策入手,對長期存在的“義務本位主義”刑事訴訟模式進行了理論總結,討論了這一模式對中國刑事訴訟制度的廣泛影響。針對中國刑事訴訟程序所面臨的實施困境,本書還討論了回避和管轄變更、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案卷移送、事實審重構、法院變更起訴罪名、留有余地的裁判方式等問題,提出了一些富有解釋力的理論思路。最后,本書結合近年來引起廣泛關注的律師法難以實施的問題,對中國“立法推動主義”的制度變革道路作出了評價,并對那種自生自發的“司法推動主義”的制度試驗模式進行了展望。本書倡導一種“以世界眼光研究中國問題”的研究思路,強調既要避免過于主觀的法學移植主義,又要克服那種動輒提出立法建議的法對策主義,主張將制度層面的問題轉化為理論問題,從而作出學術上的貢獻。
陳瑞華 ·訴訟法 ·31.9萬字
《刑事程序的法理》一書集中了陳瑞華教授近二十年來學術研究的成果,是一部研究刑事訴訟理論的奠基之作。該書對刑事訴訟法學的范疇和體系、訴訟價值理論、訴訟構造理論、訴訟形態理論、程序性制裁理論、刑事訴訟基本原則、合作性司法理論、辯護理論作出了全面而深入的討論。該書的基本特點有三:一是注重刑事訴訟研究的概念化,提出了一系列理論命題。作者經過多年的學術耕耘,提出了多個得到法學界承認的概念和命題,如針對程序性違法現象,提出了系統的“程序性制裁理論”;根據中國刑事司法改革的情況,提出了“案卷筆錄中心主義”“新間接審理主義”“徹底的事實審”等理論命題;根據中國協商性司法改革的進展,提出了“私力合作模式”和“公力合作模式”的理論;針對刑事辯護制度的改革經驗,提出了“獨立辯護理論”“有效辯護理論”和“協同性辯護理論”;等等。這些概念和理論命題的提出,大大豐富了刑事訴訟的基本理論,對這一學科的長遠發展具有奠基作用。二是運用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注重“從經驗到理論”,強調理論來自于制度和實踐,但又要到實踐中得到驗證。作者摒棄了“從西方到西方”的研究路徑,注重研究中國問題,從中國的法制經驗中發現規律,提煉出理論命題。三是具有問題意識,將諸多制度問題上升到理論問題。不拘泥于制度的建構和對策的提出,而是提出了一系列具有解釋力的理論。
陳瑞華 ·理論法學 ·60萬字
本書是一部以程序性違法的法律后果問題為研究對象的學術專著。作者運用經驗實證研究方法,對違反刑事訴訟程序的成因以及治理程序性違法行為的主要方式進行深入的反思和評論。作者討論了實體法律責任制度的缺陷,論證了程序性制裁制度的正當性和理論基礎,分析了現行的程序性制裁制度的主要不足,并就程序性制裁制度的完落以及與程序性制裁有關的程序性裁判、程序性辯護、程序性上訴等制度的重構,提出了系統的理論設想。
陳瑞華 ·綜合學科 ·29.9萬字
本書研究了刑事訴訟法學中的基本理論問題,呈現了這一學科的歷史沿革、發展現狀和未來前景。該書分13個部分,共33章,在對刑事訴訟法學的學科發展史進行回顧的基礎上,對這一學科的研究方法進行了反思。該書全面展示了較成體系的五大理論,即訴訟價值理論、訴訟構造理論、程序性制裁理論、訴訟模式理論和司法裁判理論,并運用這些理論,討論了刑事訴訟中的辯護問題、強制措施問題、量刑程序問題和被告人訴訟地位問題。最后,該書還對刑事訴訟程序的生成機制與刑事訴訟法的實施和變遷問題進行了反思性評論。“中國的問題,世界的眼光”。作者注重從中國的法制經驗中提煉出普遍的法律理論,這也是中國法學發展的必由之路。該書通篇都體現了這一研究旨趣。
陳瑞華 ·訴訟法 ·93.4萬字
陳瑞華老師在超過十年的時間里,專注于刑事辯護的研究,致力于推動中國刑事辯護制度和實踐的發展。本書即是陳老師關于刑事辯護的十年潛心力作。本書結合大量案例,分析了刑事辯護的經驗、智慧與未來發展的趨勢,權威講解了中國式的刑事辯護:刑辯如何展開?法官如何說服?風險如何防范?并總結了申請、閱卷、調查取證、質證等的藝術,提出了很多有價值的刑事辯護理論,比如專業化過程理論、戰略威懾理論、階梯理論、黃金救援期理論等。
陳瑞華 ·訴訟法 ·22.2萬字
本書在介紹企業合規不起訴制度的同時,針對這一制度在試驗中遇到的諸多難題,對若干個有爭議的問題作出了理論解釋,提出了可供參考的制度改進思路。
陳瑞華 ·理論法學 ·28.8萬字
作者擇取羅馬法中關于刑事訴訟法的近三十個格言,圍繞;(2)格言表達或引申出的法律思想;(3)格言代表的思想和中國當代中國法律實踐的結合。本書的目的都在于通過這些格言的闡述,使讀者了解刑事訴訟法的原則和精神。
陳瑞華 ·法律法規 ·13.7萬字
本教材是國內知名法學學者陳瑞華教授的第一本教科書。本教科書的特點在于,以個人獨著的形式體現了作者多年來在刑事訴訟法領域的研究成果,使教科書具有了高端學術含量,體現了思想性、前沿性、實踐性。本教材汲取同類教材特別是國外優秀教材的經驗和精華,同時具有中國當下的問題意識,整合基礎理論與前沿問題融為一體,最大限度地反映刑事訴訟法學的最新研究成果。本教材不僅適合法學本科、研究生學習,也非常適合公檢法系統和從事刑事領域工作的律師學習之用。本教材根據2012年新的《刑事訴訟法》撰寫,相信面市后會是市面上最新、最權威的刑事證據法教材。
陳瑞華 ·訴訟法 ·32.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