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全部帖子 發帖
好看的歷史文一本
這是一本我覺得很不錯的歷史文,特別是在看過眾多寫詩會出風頭,戰役獻奇謀,發明賺大錢的套路歷史三件套的小說中更顯出眾。這本小說主角擁有我的世界的能力,卻與我之前看過的我的世界文不同,在一個有眾多武俠的宋朝被人視作得道真人,卻不過于離譜,也不超脫世外,而是活出了獨屬于主角的清新有趣的日常,是我看過最好看的歷史文之一
我們都欠秦始皇一個道歉
最近偶然間刷到一個視頻。 秦始皇,他真的是一個暴君嗎? 有人說他焚書坑儒,可他焚燒的都是一些愚昧的書。坑殺的都是一些禍國的戰略分子。他使用兵馬俑代替了活人活葬。他修建長城,為后世提供了萬里屏障。例如紂王。看過一本課外書。上面說著紂王的昏庸歷史,大多數都是在紂王滅國之后才寫的,真實的歷史應該是別人趁虛而入攻打商朝之后,為了更加師出有名編撰的歷史。
讀歷史 漲知識
漢朝時期,民族融合空前發展,對外交流頻繁,國力和經濟較為強盛。且文化的統一,為中華民族兩千年的社會發展奠定了基礎,為中華文明的延續和挺立千秋做出了巨大貢獻。《兩漢風云——前后漢通俗演義》全套連環畫共31冊,以史實為背景,以石夫、鄒越非、耀偉、王輝、傅萌、慶拾等實力派畫家為班底,用連環畫的方式將兩漢四百余年波瀾壯闊的歷史呈現于讀者面前,內容詳實豐富,繪畫細膩,場面宏大,是喜愛歷史題材連環畫讀者們的最佳選擇。 24場戰役,旌旗獵獵、戰馬嘶鳴,或有“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吶喊 24場較量,廟堂之上,短兵相,統一注定寫了中國人的血液里! 這里有一看就上癮的兩漢四百年 更有你想不到的人性解讀 幫你少走彎路 ★角度特別 24場戰役 一次講透兩漢四百年風云變遷 ★通俗并不膚淺 不追熱,沒有八卦 內容深刻,全面透徹
作者嚴格尊重歷史事實,充分吸收最新歷史研究成果,讓深邃的目光穿越時空,以宏大浩蕩的氣魄,充滿激情的筆墨,刻畫了一大批個性鮮明、呼之欲出的歷史人物,描繪了一幅波瀾壯闊的巨幅歷史畫卷,展示了嬴秦家族五百年的奮斗史和秦王國、秦帝國的興亡歷程,并以悲憫之情懷,展示在巨大的歷史波濤中上至王侯將相,下至萬千庶民所表現的欲望、激情、壯懷、勇力等諸種真實的人性。 作者人生經歷豐富,思想深刻,文筆老到而充滿激情 兩千七百年前,華夏民族進入了凡有血氣、皆有爭心的大爭之世,謙謙上古貴族君子風的春秋時代落下帷幕,攻掠征伐、尸橫遍野的戰國時代隆重登場。時為西北邊陲蕞爾小國的秦國飽受六國摧殘撻伐,而今已在滅國邊緣。秦獻公身死戰場,年紀輕輕的仲公子渠梁 在危難時刻即位,他深藏屈辱,在六國夾攻下茍延殘喘,發誓變法崛起。秦孝公渠梁廣招天下賢能之士,天不亡秦,曾在魏國并不得志的衛鞅輾轉來到秦國,并憑借一身才學和對天下局勢的清醒認識而得到秦孝公重用。衛鞅在秦國掀起了影響深遠且飽受爭議的變法,一代強秦由此崛起……
子憑父貴
還在為自己讀書讀不進而苦惱嗎?來看這本書吧,誰說穿越回古代就一定要自己科舉做官?
喜歡歷史穿越的書友??過來
《我在秦朝當神棍》的作者是人酥,該書是一本歷史穿越類小說.下面來給書友介紹一下 故事背景講述了齊王建不戰而降,秦始皇統一六國之際,主角李水穿越到秦朝,重生在一個叫槐谷子的方士身上?;惫茸右驘挼掖问?,已引起秦始皇的懷疑,而此時距離焚書坑儒也不遠了,李水面臨著生死大考驗. -李水為了活命,決定改變命運。他憑借現代知識,在秦朝搞發明創造,如利用蒸餾法、制作石磨等,同時還與各方人物斗智斗勇,包括與方士們的明爭暗斗、應對朝廷官員的猜忌等,逐漸在秦朝站穩腳跟,并對歷史的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這本書語言風格輕松幽默,以一種詼諧的方式展現了秦朝的歷史風貌和人物形象,將現代元素與古代背景巧妙融合,讓人在閱讀過程中既能感受到歷史的厚重,又能享受到輕松愉快的閱讀體驗.
不容錯過的三國小說。
主角劉備手下第一謀臣軍師,號稱三國無雙,封無雙猴。人物刻畫生動形象,劇情也比較有趣,金手指也比較有新意,而且已經600多張,量大管飽。
大明忠貞侯秦良玉,唯一一個進入將相列傳里的巾幗英雄
秦良玉,明朝四川忠州人,也就是現在的重慶忠縣。秦良玉雖是女兒身,但從小就膽智過人,而且弓馬嫻熟。她父親秦葵是明朝的歲貢生,受到父親的影響學識方面也沒有落下。 秦良玉的丈夫叫馬千乘,是當地的土司,秦良玉嫁給馬千乘后,對于一個不愛紅裝愛武裝的女豪杰,秦良玉幫助丈夫訓練軍隊,并組建了以后赫赫有名的白桿軍。 “蜀錦征袍自翦成,桃花馬上請長纓。 世間多少奇男子,誰肯沙場萬里行!” 這是崇禎皇帝夸獎忠貞侯秦良玉的詩,在中國歷史上,歷朝歷代修史,有名氣的女性,都是記錄在列女傳里面,然而民族英雄秦良玉則是被記載在將相列傳里,為什么說她是民族英雄?因為她帶領漢人抵抗過清兵。 在平定了貴州播州土司楊應龍的叛亂兩年之后,丈夫馬千乘被太監邱乘云誣告,馬千乘病死在云陽的監獄。秦良玉也沒有因此而仇恨朝廷,由于馬千乘病死,兒子才幾歲,秦良玉就暫代馬千乘的職位以及土司的領導地位,并建立了白桿軍。 光宗年間,清軍入侵遼東,并且包圍了沈陽,朝廷隨即詔令秦良玉出兵援助。秦良玉派兄長秦邦屏,弟弟秦民屏率領幾千人馬為先鋒部隊前往。秦邦屏、秦民屏與清軍血戰,由于寡不敵眾,兄長秦邦屏戰死沙場,秦民屏突圍而出。 兄長秦邦屏戰死,受到朝廷一些奸臣的使壞,應得的撫恤卻沒有落實下來,秦良玉不忍忠臣也落得這樣的下場,于是上言秦邦屏的死狀,請求從優撫恤,幸好兵部尚書張鶴鳴向朝廷進言說,秦邦屏在渾河血戰斬獲敵人首級數千,殺敵有功。朱由校聽明實情后,為了厚待秦良玉家的家人,加贈秦邦屏都督僉事,子孫世襲,突圍出來的秦民屏則是官進都司僉書。 后來四川發生了奢崇明在重慶舉發的叛亂,秦良玉正好回鄉為抵御清兵來募兵。于是帥兵參加了這次平叛戰爭。秦良玉率領本部兵馬一路殺進成都城外,與奢崇明決戰,奢崇明不敵敗走,秦良玉則解了成都之圍。朝廷隨即加封秦良玉為夫人,并授她兒子馬祥麟為宣慰使,弟弟秦民屏為副總兵。秦良玉乘勝追擊奢崇明,奢崇明多次敗給秦良玉,最后見大勢已去自殺而死,秦良玉徹底平定奢崇明四川之亂。 崇禎年間,清軍大舉進攻,皇太極攻破永平四城,進圍京都。崇禎下詔讓秦良玉率侄子秦翼明奉詔勤王,這時的秦良玉已經五十多歲了,領詔后,將家中資產充作軍餉,領兵進京?;实壑煊蓹z得知后,賦詩四首表彰秦良玉的功勞。文中首頁的是其中一首,另外三首詩是。 (一) “學就西川八陣圖,鴛鴦袖里握兵符。 由來巾幗甘心受,何必將軍是丈夫?!?(二) “露宿風餐誓不辭,飲將鮮血代胭脂。 凱歌馬上清平曲,不是昭君出塞時?!?(三) “憑將箕帚掃匈奴,一派歡聲動地呼。 試看他年麟閣上,丹青先畫美人圖。” 崇禎十三年,也就是公元1640年,張獻忠聯合羅汝才再次造反,讓羅汝才率兵攻打夔州。秦良玉聽聞后隨即率軍前去鎮壓,這時的秦良玉已經六十幾歲了,羅汝才聽聞是秦良玉帶兵,膽寒不戰而走。秦良玉乘機追殺羅汝才,在馬家寨一戰中大敗羅汝才,并斬首六百級?;钭搅_汝才幾員大將,還奪了羅汝才的帥旗,羅汝才軍逐漸走向衰落。 由于時任四川巡撫的邵捷春消極防守,被張獻忠先后在觀音巖、三黃嶺處大破明軍,這時四川最能戰的一個是張令,一個就是秦良玉。張獻忠率領大軍度過長江后,張令戰死。張令原本是和秦良玉大軍成掎角之勢,在張令受襲戰死,而且張獻忠畏懼秦良玉,把大軍都壓在了秦良玉的陣地上,沒有后援,也沒得到支援的秦良玉戰敗。 邵捷春手里還有兩萬溪峒士兵,眼見秦良玉戰敗都不愿意去救援。秦良玉戰敗后前去求邵捷春,借他兩萬溪峒士兵前去破敵,自己愿意出一半的軍餉,邵捷春不同意,六十幾歲的老將只好嘆息而歸。當時搖天動、黃龍等十三家賊兵在四川橫行。張獻忠率兵再次進犯四川,秦良玉建議派兵守十三個關隘,時任四川巡按撫的陳士奇不采納她的意見,隨后秦良玉又找巡按劉之勃,劉之勃同意秦良玉的計策,但是卻無兵可派。 張獻忠攻下成都后,秦良玉回守石柱境,此時的張獻忠在四川各處招降當地的土司,唯獨不敢來石柱,這時的秦良玉已經七十多歲了,還讓張獻忠這樣的奸雄感到畏懼。 這時明朝江山已經易主,清軍入關,崇禎皇帝上吊而死,大明朝分下了兩個小朝廷,隆武帝朱聿鍵逃亡福建,并派使節專程前赴石柱,加封秦良玉為太保兼太子太保銜,封忠貞侯,而另一個近在西南的永歷帝朱由榔則加封秦良玉太子太傅,任以四川招討使,仍以鎮東將軍督兵平定川中諸賊。一直到清順治五年,也就是1648年秦良玉壽終而死,享年 75 歲。
第八章 唐元之戰
非常好看的一本小說,歡迎大家來品鑒品鑒,這個可是女作家喲,描寫的細節非常詳細,但也很羅嗦,而且還有一點趣。戰爭細節你只能看一下戰爭的,大概她不會描寫細節,但還是是一本值得你用心觀看,而且文筆非常好的一本小說
中國歷史——火燒圓明園
眾所周知圓明園在沒被燒之前 可以說是非常的美麗了 里面的文物也是有很多的 在這之后圓明園的美麗不復從在 文物流落在外 來看看圓明園的介紹吧 圓明園是中國清代大型皇家園林,位于北京市海淀區,始建于1707年(清康熙四十六年),由圓明園及其附園長春園和綺春園(后改名萬春園)組成,也叫圓明三園,有“萬園之園”之稱。 圓明園的建造始于清朝康熙年間,當時的皇帝康熙下令修建一座規模宏大的皇家園林,以表達對自然的熱愛和對文化的追求。經過多年的建設,圓明園逐漸成為了一個集園林、建筑、雕塑、繪畫等多種藝術形式于一體的綜合性文化景觀6。圓明園不僅匯集了江南若干名園勝景,還移植了西方園林建筑,集當時古今中外造園藝術之大成??滴跄┠旰陀赫觊g,圓明園開始興建。清雍正二年(1724年),圓明園的擴建工程正式開始。乾隆帝繼位后,又在圓明園內調整了園林的景觀,增添了建筑組群7。圓明園于1860年遭英法聯軍焚毀,文物被掠奪的數量粗略統計約有150萬件,上至先秦時代的青銅禮器,下至唐、宋、元、明、清歷代的名人書畫和各種奇珍異寶1。1988年6月29日,圓明園遺址向社會開放。 圓明園坐落在北京西北郊,與頤和園相鄰,由圓明園、長春園和綺春園組成,也叫圓明三園。圓明園是清朝著名的皇家園林之一,面積五千二百余畝,一百五十余景。建筑面積達16萬平方米,有“萬園之園”之稱。清朝皇室每到盛夏時節會來這里理政,故圓明園也稱“夏宮”。 1722年雍正即位后,拓展原賜園,并在園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內閣、六部、軍機處儲值房,御以“避喧聽政”。乾隆年間,圓明園進行了局部增建、改建,在東面新建了長春園,在東南鄰并入了萬春園,圓明三園的格局基本形成。嘉慶年間,綺春園進行了修繕和拓建,成為主要園居場所之一。道光年間,國力日衰,財力不足,道光皇帝寧愿撤萬壽、香山、玉泉“三山”的陳設,罷熱河避暑與木蘭圍獵,但仍對圓明三園有所改建。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