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開頭,跪求點評+喜歡傳統(tǒng)武俠的來
“且看,那楊浩騎馬穿過竹林,轉(zhuǎn)身搭弓,嗖,只看那山賊一個接著一個從馬上滾了下去。”先生拿著醒木向桌子上啪的一摔,“各位請聽下回分解!”各位茶且兒紛紛站起向先生鼓掌喝彩,先生從凳子上站起來向茶且兒抱拳鞠躬,便向臺下走去。
走出茶樓便是陽浦關(guān)最繁華的街道,這陽浦關(guān)乃是北方四關(guān)中最繁華的關(guān)隘,南臨浦江,漕運發(fā)達,沿岸百姓靠著浦江灌溉田地,百姓富足,向國家交完糧食還能留一大部分到第二年開春,自古說過了浦江,便到自由城,這陽浦關(guān)雖是繁華,但也魚龍混雜。王法管不住這里,陽浦太守廣交天下英豪,身上也就多了一些江湖俠氣,一些俠客也都靠著朋友的引薦在陽浦關(guān)落腳。
先生走進酒樓,“小二,二兩黃酒,半斤牛肉,一碟花生米。”小二給先生抬凳,先生夾起一片牛肉,慢慢品嘗,端起酒碗抿了一口黃酒,看著街道,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一時間竟愣了一會兒。“老先生,老先生,”一位食客端著酒碗站在先生身旁,先生連忙回頭,“走神了”先生輕笑。“老先生,您那本英烈七俠傳說的可太好了,不知先生認為這天下第一應(yīng)是哪位大俠。”食客坐在先生旁邊閑聊,“我當認為是那大俠,呂康”另一位食客聞聲趕來,“我認為是七俠,楊浩”坐在先生旁邊的食客說。先生聽著幾人的爭辯,笑了起來,“各位,在下多謝您的捧場,但天下第一是誰已經(jīng)不重要了,他們的時代已經(jīng)過去了,您且聽我說,莫要再爭辯了。”端起酒碗一飲而盡。
先生結(jié)賬走出酒樓,走進街道,熱鬧的街道似乎容不下這位先生,他是那樣的孤獨,來往的人有認識的便向先生問好,先生一一回禮,轉(zhuǎn)角走進一座小院子,老先生走進院子,坐在木椅上看起了月亮,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只是怔怔的看著,一片葉子飄飄悠悠的落在身上,他才回過神來。先生起身進屋拿起寶劍,在庭院里舞了起來,劍出鞘只聽啪的一聲,出鞘的寶劍在先生手里舞的,將在地上的落葉隨劍而起,先生的劍法漸漸溫柔起來,那落葉也慢慢的在空中飄著,突然先生的劍勢又強硬起來,先生向前一刺,只見落葉已被劍尖刺碎,又一抬腕向前一斬,看那落葉都已四分五裂,先生的眼神從溫柔到最后越來越兇狠,落葉就像敵人一樣,都被先生一劍一劍刺碎,先生的腳步也從最開始的輕盈到越來越癲狂,殺意越來越堅決,最后一招回轉(zhuǎn),落葉開始圍著先生,只看先生將手腕一正向前一斬,那落葉竟從中間被分開,先生將劍轉(zhuǎn)了一圈在劍鞘上一劃,借著月光隱隱的看見劍身竟泛起陣陣綠光,青江二字慢慢浮現(xiàn)出來。
這一天一稚子躲在門后偷偷聽先生說書,他沒錢進茶館,小二也好心便讓他在門外聽書,只是掌柜出來時,就遠遠的躲起來就好,其實掌柜也知道這孩子在門口聽書也不出去,就讓他在門口聽,除非來了非常重要的茶且掌柜會出去,其余時間都在屋里聽書,孩子在門口聽的如癡如醉幻想可以像書中的人物一樣,快意江湖,聽著聽著,日落西山,老先生醒木一拍,收拾包袱走出茶館,;“先生可否教我說書?”孩子在先生身后大喊,“去去,你怎么還沒走,”小二急忙跑出來向先生賠不是,“先生可否教我說書?”孩子繼續(xù)向先生喊去,“你這小孩,我好心讓你在門口聽書,你還想怎樣?”小二指著孩子大罵,“住嘴,”掌柜走出來讓小二回屋伺候茶且,“先生收下這孩子吧,我看他挺愛聽書的,”掌柜向先生說,先生看著眼前的孩子,心里不是滋味,“你隨我走吧!”
一老一少走在大街上,孩子就跟在先生身后一句話也不說,二人走進酒樓,“二兩黃酒,一斤牛肉,三個饃,”先生對身邊的小二說,“為何要學(xué)?”先生端著酒碗對孩子說,“混口飯吃,這年頭兵荒馬亂,想和先生一起混口飯吃,”孩子吃著饃回答先生。“沒家?”“沒家,”“沒爹沒娘?”“死了,讓山賊殺了。”先生看著眼前吃著饃的孩子,暗自神傷,“吃吧!吃吧!”
“吃飽了,跟我一起回家,”先生端起酒碗喝了最后一口酒,向門外走去,孩子在身后跟著,進了院子,“你給我磕個頭,叫我一聲師父,以后你便是我徒弟了。”先生在院子里說,孩子立馬跪下磕了個頭“師父。”先生讓他去洗澡然后換上一身新衣服,,先生躺在院子中的木椅上,孩子走到先生面前“師父,”先生在石桌上拿起《英烈七俠傳》給了孩子,“先看,后聽,再學(xué),”先生看著月亮說,“師父,您姓什么?我怕日后別人問起來不知道自己的家門,”
“楊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