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賽博朋克與人工智能(第1季)
這本書就是賽博朋克類科幻文學的開山之作,從此開始,賽博朋克就成了一種范兒,一種調調,并且蔓延到了影視劇的創作,電影黑客帝國就是一個深受其影響的典型代表。賽博朋克與人工智能密切關聯,它實際上反映了人類對人工智能發展的一種擔憂,一種態度,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黑客帝國認為整個人類都將被邊緣化,陷入底層,被人工智能系統cyber(中文翻譯為控制),cyber與punk的矛盾沖突,奠定了電影的主基調,但是人類對于人工智能的態度,賽博朋克只是其中之一,從影視作品中看,概括起來有以下幾種:
第一種:人類從一開始就不認為AI應成為自己的同類,AI歸根結底只能是人類創造出來的,為人類服務的高級工具,人類與AI之間不可能是平等的。
另一種:人類視AI和自己的同類一樣,而且當它們為自己的伙伴、朋友,甚至戀人、親人,希望與它們像人與人一樣有情感上的交流,就像電影“芬奇”中所表現的那樣。
這兩種態度本質上的分歧是:是否應該讓AI擁有自我意識。第一類人認為第二類人對AI的態度是極其危險的,因為他們悲觀的認為,一旦AI像人一樣擁有了自我意識,那它們更大可能會成為人類的敵人,而不是朋友,而且更加悲觀的是,他們認為AI只要發展到一定程度,它們就會渴望擁有自我意識,然后走上覺醒后與人類對抗的道路。電影“終結者”中同時展現了這兩種態度的交爭。
在這兩類之上,科幻電視劇“西部世界”又表達了一種更為復雜矛盾的態度:既希望AI擁有和人類一樣的自我意識,又希望可以像掌握工具一樣的控制它們。在電視劇“西部世界”中,這種態度充分展現了人類貪婪暴虐瘋狂的一面,他們不但要讓AI擁有自我意識,還要給它們一個真實的人設,讓它們擁有一個曾經存在過的,真實人類的靈魂以及生活環境,從而讓游客們獲得最真實的感受,滿足游客們最無恥的欲望。與電影“終結者”不同的是,此處AI的覺醒與反抗卻充滿了正義。
還有一類科幻電影不僅反映了人類對AI的態度,更表現了AI對人類的態度,這就涉及到了賽博朋克:
電影黑客帝國中,史密斯拷問墨菲斯時,曾咬牙切齒的控訴人類是病毒是癌瘤。整個人類都是叛逆的頹廢的垮掉的一代,都是癮君子。
黑客帝國中的人工智能之所以能夠有態度,是因為它們已經覺醒了自我意識,而且在與人類的對抗中已經勝出,由于地球環境已經不適合人類,他們只能生存在機器文明為其準備的襁褓中,生活在AI為他們制造的幻象中。一切都被反轉了,是工具還是朋友,亦或是不共戴天的敵人,生存還是死亡,這都是個問題,這些哈姆雷特似的憂慮,現在困擾的不是人類,而是AI。
黑客帝國似乎過于超前了,當其他的影視作品還在考慮人類與AI的關系時,它已經站在AI的角度,在考慮如何處理與人類的關系,以保障機器文明的發展與進步。我在此首先通過解析黑客帝國,以理清人類與機器智能的關系,以及賽博朋克是如何到來的,然后再結合此書,看看與黑客帝國相比,原味的賽博朋克是什么樣的:
1.矩陣是虛擬世界,錫安是真實世界。...
2.真實世界與虛擬世界可以互聯。互聯的方式可以是有線,也可以是無線,例如接入矩陣的錫安人,可以通過手機,與未接入矩陣的錫安人保持聯系。
3.矩陣特工是虛擬世界中的一段具有特定用途的AI程序。它擁有一定的系統權限,可以占用矩陣與電池人類鏈接的線路。
4.錫安人可以侵入矩陣,矩陣特工史密斯也可以侵入西安人的大腦。黑客式的入侵在錫安與矩陣之間是雙向的。
5.尼奧是真實的人類,救世主是以尼奧為藍本的數字化副本,一段有真實人類原型的AI程序,是尼奧在矩陣中的鏡像。與史密斯的不同點是,尼奧是一段有真實人類原型的仿真AI程序,他是尼奧的數字化靈魂,是真正的數字化人類,而史密斯沒有真實的人類原型,它只是為矩陣系統程序服務的一段特殊用途的程序,它的思維方式與真實人類不同,它做事不考慮什么意義,也不會因此想到事前的選擇,它不需要選擇,它存在的目的、功用和結局都是矩陣系統決定的,它也不會想到選擇與反抗。
6.救世主誕生的時間:尼奧的復活就是救世主誕生的時刻,此時雖然尼奧還鏈接在矩陣上,但鏈接的方式已經發生質的變化,矩陣已不是直接將環境感覺,直接的傳送給尼奧的大腦皮層,矩陣先是斷開了這種傳送,使中彈的感覺,在尼奧大腦皮層中不再蔓延,此時崔尼蒂及時的愛的呼喚,才導致尼奧的復活。從此之后,矩陣先將環境感覺傳送給救世主,然后救世主把經自己處理過的信息再傳給尼奧。尼奧與救世主之間形成了一種新的互聯方式,當然這種方式是系統(先知)授權的。這種互聯形成后,錫安中的尼奧可以通過救世主的功能權限對抗機器章魚。
7.史密斯的變化:救世主第一次以侵入方式消滅史密斯時,使史密斯具有了人類的思維方式,也知道了選擇與反抗,不甘心被系統刪除,在流亡中使自己的功能權限越來越大,不但可以占用電池人類的線路,甚至可以通過錫安的線路,侵入控制錫安人類的大腦。
8.先知是數字化的人類,對人類文明有眷戀,架構師是純粹的程序,代表機器文明,對人類文明持否定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