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凡事只要有規(guī)矩來約束,那謀生就不算太難,只要有門手藝,人勤快,日子就應(yīng)該過得挺好。但想免于災(zāi)禍就難了,這不是單靠謹言慎行就能周全的,若世道沒了規(guī)矩,禍患便是隨機降臨,對那些缺乏自保之力的人來說,一味躲避根本無濟于事,除了處處小心,還得看老天爺臉色。所以南容這人不簡單,除了為人穩(wěn)重,肯定還有通透世事的智慧,能預(yù)判局勢,一見苗頭不對,可以立馬撥腿就走,并且還有條件保證自己走到哪里都能生活,應(yīng)了孔子說的“亂邦不居"。
孔子自己的女兒許給了公冶長,公冶長家境應(yīng)該不太好,否則也不會坐冤獄,孔子是看重他的德行,這是看心。南容是貴族,家境好,人又穩(wěn)重,而孔子的哥哥有腿疾,家里不富裕,所以孔子把侄女嫁給他,這是既看心又看跡。也有注釋說孔子是圣人,完全是因為年紀等條件合不合適來考慮的,而不是刻意避嫌。我覺的這就是儒家的問題,為了讓圣人形像符合自己宣講的道德標準,什么事都要強行去圓。圣人也是人,孔子自己的家庭生活也不是那么的幸福。
對于我來說,這兩樣沒一樣做的到,手藝沒有,拔腿走人既不能走,也沒那本事。只有躲進小樓成一統(tǒng),管他冬夏與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