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弗莫爾門下
2024-12-03 11:44:15

從長安到羅馬

我曾經很好奇,曾經的米國首腦訪問我們時,第一站為什么選擇西安,如果按照他們所謂的海洋文化藍色文明,他似乎更應該選擇上海或其他沿海城市。
后來我讀到一本丹布朗的書《失落的密符》,里面用大量篇幅,指出在只有上百年歷史的米國國會大廈及其周邊,卻充滿了上千年前古羅馬帝國的符號性象征。
看到這些,我似乎明白了,在米國所宣揚的普世價值之下,其骨子里卻仍然充滿了帝王思想,始終不忘古羅馬帝國的榮光。
由此也就不難理解,他為何要去古長安了。
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內。
他們只尊重強者,由于古長安的存在,他們很在乎我們這個民族,尤其是看到我們重新崛起時。
我們早已認為帝制皇權已成過去。我們的強大并不是為了君臨天下,但因為他們骨子里始終不忘稱王稱霸的古羅馬帝國,所以便推己及人,把我們的崛起當成了對他們的威脅。
沒想到我們已經快要淡忘的古長安,在他們眼里仍然是如古羅馬帝國一樣的輝煌存在,遠跨萬里也要前來一睹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