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緣分的開始(二)
- 最后的末班車
- 泓力
- 2633字
- 2014-05-26 22:21:59
二
塔羅牌預示:“面對家庭應放手,面對感情應冷靜,往往事情就在一瞬間發生。”
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仍在我家上演著。父母的吵罵,常常讓鄰里們不滿,為了不想插手父母的事,我也不再過問。在學校里,也不去想那些令我煩憂的事情,只是安心地讀書,也許是家庭的關系,我渴望在友情和愛情中得到溫暖。
在班上,霏霏是唯一一個值得我讓我談心的朋友。一張娃娃臉的她,一副藍色邊框的眼鏡,馬尾頭、藍色衣服、藍色的褲子、藍色的背包。她常常一身素裝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中。剛上大一那會,她是我們班里最酷的一個人。每天第一個到教室,下課第一個離開。誰也摸不透她在想什么。
記得第一次和她接觸,是在校園的一個花園,當時她正在看美國作家密西爾的《飄》。她看的非常專注,連我在她身邊坐下也不知道。還不時把精美的句子往筆記本里摘抄,要不是因為她信在我手里,真不忍心打擾她。那是我第一次和她聊天:
“霏霏,這是你的信,在圖書館找不到你,我想你一定會在這里。”
“謝謝。”她帶著微笑對我說。
這還是我第一次看見她笑呢。
“你在看密西爾的《飄》吧。”
“是啊。你看過啊?”
“看過,用了一個月的時間攻讀完的。這部小說還被拍成電影,不過,它省略了許多精彩的細節。讀小說就像看電影一樣,每一個精彩的地方,就會像電影一樣,浮現在腦海中。”
“看樣子,我們還有著相同的愛好。我有時讀小說,甚至忘了吃飯,有時我還會做筆記,把精美的句子,留在我的記憶里,看,這是我摘抄的句子。”
她把筆記本遞給我,那是一本泛黃的小冊子,每一頁都摘抄的滿滿,本子的尾頁有一首詩:
有人問我,為什么喜歡大海?
我告訴他,因為我喜歡藍色。
有人問我,為什么喜歡海豚?
我告訴他,因為它們生活在大海中。
有人問我,為什么偏愛藍色?
我告訴他,它代表沉著,給人已冷靜。
藍藍的天空,藍藍的我。
這應該是她自己寫的。和她聊天得之,她父母常年在深圳工作,從高中開始就一個人生活。音樂,小說,也成了她消遣的工具。她有著天才般的嗓子,聽她唱歌,再多的煩惱也會拋向腦后。她寫的小說,描寫的栩栩如生。我也是在那個時候,對文學,對音樂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她不僅喜歡音樂,文學,就連體育也常常是她的強項。打乒乓球,打羽毛球,踢毽子,游泳。我也常常不是她的對手。那時我發誓:“要好好珍惜我們的友誼,她是我一輩子的朋友。”
在這座僅有幾萬人口的城市,但流傳著這樣一個古老的傳說:‘從你在的地方一直往東走,沿著陡峭的石路走到山頂,在山上的一個小茶館里,找到屬于你姓的留言本,寫上你想說的話,上天就一定會幫你實現。’世隔幾十年,沒人能夠找到那家神秘的小茶樓。我,霏霏想去找找那神秘的茶樓,第二天騎著自行車往東走,去探尋那古老的傳說。
“我們是不是瘋了,這只是個傳說而已。”我邊騎邊說道。
“傳說不一定沒有,如果沒有就當散心吧。”
陽歷的八月已過,九月隨著一陣一陣涼風也悄悄來了。道路兩旁的梧桐樹,葉子已開始泛黃,只有那長在地上不起眼的小黃花,還開的茂盛。
“怎么連個路標也沒看見呢?”我東張西望著。
“看!這里寫著‘天堂路100號’”霏霏指著路標說。
我順著霏霏手指的方向看去,在兩棵樹的中間,一個黃色的小標志牌,走進一看,下面還有一行小字:“離幸福山還有500公里。”
“咦,怎么從來都不知道這么一條路啊,也沒聽過這么怪的山名。”
“這世上奇怪的事情多了,怎么可能什么都讓你知道啊。”霏霏拍拍我肩膀說。
“我好歹在這城市生活了十幾年了。”
“有人在這座城市生活了一輩子,還不是有不知道的地方。走吧,還有幾百公里的路。”霏霏說著又向前騎著。
我們在離幸福山不遠的一個停車場停了下來。我四處看了看,這里四面環山,人煙稀少,基本連個人影也沒有。
“幸福山,又叫迷霧山,一年四季,濃霧彌漫整個山峰,只有登上山頂才能看到光明。”霏霏看著石碑上的文字說著。
“但著又跟幸福山有什么關系嗎?”
“這不是寫著,登上山頂,會讓人感到無比的幸福。而且還是個歸隱的好去處。走吧。”霏霏說著拉著我向幸福山走去。
真沒想到,竟然還有這么陡的石階,這么難走的山路,幸好,每天早晨都要和霏霏一起跑步,不然,我中途就該斷氣。和石碑上說得一點也不假,濃霧籠罩了整座山,只能看見所在位置的一切。不過,奇怪的是,兩旁的樹和野花生長得蠻茂盛的。我們大概攀登了有一半的路程了,霏霏為了壯膽,一路上還哼著小曲。我可以確信的是,在這陡峭的石路上只有我們倆。就連彼此的心跳聲也能聽得到。
兩個小時的山路,我們終于到達了頂峰,一片綠油油的草地,草叢中還開滿了紫色的小野花。一條鋪滿鵝卵石的小路,一直通往一幢木制結構的房子。
“這里真是人間仙境啊!”我驚嘆道。
“我還是第一次看到這么美的地方。”霏霏也驚嘆道。
“這不會就是傳說中那個地方吧。”我看著滿山的景色說道。
“我也剛好想到這個問題呢。要不咱們去看看那座房子吧。”霏霏說著拉著我向前走著。
這是一幢很特別的小木屋。屋外栽滿了紫色的薰衣草。一只黑色的小貓咪懶洋洋蜷縮在花草叢中。最吸引我還是那掛在屋檐下那個‘晴天娃娃’蠻可愛的。走進屋里,正前方供奉著孔子的畫像。兩側是幾張用竹子做的桌子和幾把椅子。木屋的主人是一位七八十歲的老奶奶。一頭白發,卻一點也不嫌老。我們在右側的窗邊坐下,品著老奶奶泡的薰衣草茶。心情頓時舒暢許多。
“奶奶,這是不是就是傳說中的小茶樓?”我好奇地問道。
“幾十年了,從沒有人來到這里。我以為我會在這里孤老而死。沒想到在我有身之年還能再一次看到人。。而你們倆卻是這幾十年里,第一批游客啊!’老奶奶抱著那只小黑貓,坐在搖椅上說著。能來到這里說明你們有緣。這屋子里,有祖輩們留下來的留言本,把想說的話,寫在上面,說不定上天就能實現。”
在奶奶的指引下,我們找到了那帶著姓氏的留言本。每本的扉頁都寫著唐代詩人王維《桃源行》的詩句:“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很奇怪的是,本子雖然是舊的,但里面的卻是嶄新的。
“奶奶,這里從來都沒人留過言嗎?”我又好奇地問。
“我的祖輩們,他們都是復姓,只有那些紅色的留言本才有。”
我們在旁邊的書架上找到紅色的本子。每本的扉頁也寫著北宋文學家歐陽修《醉翁亭記》的句子:“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復姓的留言本幾乎每一本都有留言。甚至還有人在上面寫些打油詩。我和霏霏為了不讓對方知道寫些什么,所以就約好四年后的今天再來還愿。
在茶樓一待就是一整天。傍晚的幸福山被日落時那最后的陽光照射下,顯得格外美麗。我們坐在二樓的小陽臺上,吃著老奶奶做的家常菜,欣賞這美景。那晚的月亮很圓,在舒適的客房里,我們睡得很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