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業(yè)礦產原料
- 丁浩等
- 5061字
- 2019-01-04 18:34:06
第四節(jié) 生產鈉鹽的礦產原料
鈉鹽是一個比較廣泛的名稱,包括內容也較廣,在此僅闡述硫酸鈉和硫化鈉產品生產的有關原料。鈉鹽在化學工業(yè)上是十分重要生產原料,廣泛用于造紙、玻璃、洗滌、印染、油漆、橡膠、人造纖維、醫(yī)藥等部門,目前其生產原料主要來自鹽湖和鹽類礦床中的芒硝、無水芒硝、鈣芒硝和白鈉鎂礬等。這類礦床在我國主要分布在內蒙古、甘肅、青海等地,資源頗豐,可滿足市場需要。
一、芒硝mirabilite
芒硝的化學分子式為Na2SO4·10H2O,晶體呈板狀和針狀,集合體呈粒狀、塊狀、皮殼狀和被膜狀,無色透明,有時微帶黃、綠色,玻璃光澤,味苦,易溶于水,干燥空氣中失水成白色粉末狀無水芒硝,莫氏硬度為1.5~2.0,相對密度為1.48。
芒硝主要用于化學工業(yè),制造硫化鈉、硫酸鈉和元明粉(無水芒硝)。硫化鈉又稱硫化堿,主要用于制硫化染料、有機藥品、紙漿、皮革、人造絲、橡膠,并用于選礦、冶金和有機合成工業(yè)。硫酸鈉用于制紙漿、玻璃、水玻璃、紡織、瓷釉、洗滌劑、緩瀉劑和鋇鹽中毒的解毒劑。元明粉是高純度的硫酸鈉,是一種中藥材,能清熱瀉火。
芒硝是輕工、化工工業(yè)原料。在化學工業(yè)中主要用來制取無水硫酸鈉和制造硫化堿,還可用來制取泡花堿、硫酸鋇等。它們廣泛地被應用于化工、輕工、紡織、建材、醫(yī)藥等20多個行業(yè)。在中國,目前芒硝主要用于洗滌劑和硫化堿工業(yè),其次是用于紙漿、人造纖維、玻璃工業(yè)。
硫酸鈉的用途十分廣泛,主要用于紙漿、洗滌劑、玻璃、染料和紡織等工業(yè)部門,也用作水玻璃、群青和其他化工產品的原料。此外,還用于有色金屬選礦、皮革、醫(yī)藥、瓷釉、合成纖維、油墨、橡膠及復合肥料等工業(yè)及水泥、混凝土的添加劑。
硫化堿又稱硫化鈉,在國民經濟中用途也很廣泛,主要用于造紙、皮革、選礦、硫化染料制造、紡織印染等行業(yè),及工業(yè)廢水處理中用來除汞、鋁等。
芒硝礦業(yè)簡史 中國芒硝開發(fā)利用歷史久遠。早在2000年以前,中國勞動人民就已發(fā)現芒硝的性質和用途,并將其用于醫(yī)藥和制革。秦漢時期,中國最早的醫(yī)學專著《神農本草經》中記載的41種藥用礦物中就有芒硝(當時稱為樸硝)。很多醫(yī)學著作中,如陶弘景的《名醫(yī)別錄》、蘇頌的《力經本草》、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對芒硝的產地、識別方法以及藥用價值均有較詳細的論述。
中國雖然很早就認識并利用芒硝,然而在20世紀40年代以前,僅有山西運城等幾個少數鹽湖進行開采。直到50年代以后,有關地質部門才陸續(xù)在內蒙古、新疆、青海、甘肅、四川、湖北、湖南、廣東、陜西、江蘇、安徽等省(區(qū))對芒硝礦床開展了普查、勘探工作。
后來,隨著石油普查勘探工作的大規(guī)模開展,相繼在四川常寧盆地發(fā)現了形成于震旦紀的世界上最古老的鈣芒硝占有很大比例的鹽礦床,在東部發(fā)現了大型的與石鹽共生的鈣芒硝礦床,在云南侏羅紀地層中發(fā)現了罕見的特大型鈣芒硝礦床。
在開發(fā)方面,世界上對鹽類礦床的開采已有千余年的歷史。自1658年德國化學家J.R.Glauber發(fā)現了芒硝后(后稱為格勞柏鹽),許多國家在鹽水中和固體鹽礦中陸續(xù)發(fā)現了芒硝。此后,在1880年,由于在造紙生產中發(fā)明了用硫酸鈉回收廢液中堿的生產工藝,硫酸鈉的工業(yè)生產也隨之興起,從此芒硝作為精制硫酸鈉的工業(yè)原料而進入工業(yè)市場。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由于合成洗滌劑的問世,無水硫酸鈉作為合成洗滌劑中三聚磷酸鈉的載體,其需求量劇增,并逐步超過了造紙工業(yè)的用量。
資源與特點 中國芒硝類礦產資源極為豐富,儲量居世界前列,其主要特點如下。
①資源豐富,礦石類型齊全,分布廣泛。中國探明的芒硝類礦產礦種有芒硝、鈣芒硝、無水芒硝,還有白鈉鎂礬和含硫酸鈉鹵水礦,和世界其他國家相比,礦種齊全且探明儲量極為豐富,產地分布廣泛。
②以大中型礦區(qū)為主。在中國芒硝礦區(qū)中,有80%以上為大中型礦區(qū),其儲量占總儲量的99%以上。儲量在10×108t以上的超大型礦床有青海茫崖大浪灘梁中芒硝礦、互助縣硝溝芒硝礦區(qū)、內蒙古達拉特旗芒硝礦和四川新津金華芒硝礦等。
③礦石品位較高,易開采。中國芒硝礦和鈣芒硝礦的質量一般均較佳。芒硝礦床(含一定量的無水芒硝)平均品位為40.75%,鈣芒硝礦平均品位為24.34%。四川鈣芒硝礦質量尤佳,平均品位達34.74%,因此礦石一般易水解和風化,大多屬易開采礦。芒硝礦一般為露采,伴生或共生的鈣芒硝礦和無水芒硝礦大多適合水采。
④北方以第四紀現代鹽湖芒硝礦為主,南方以第三紀及古代鈣芒硝為主。現代鹽湖芒硝礦呈固相或固、液相并存產出,主要分布于青海、內蒙古、西藏、新疆等省(區(qū)),合計保有儲量占全國芒硝礦的98.98%,為Na2SO4總量的48%;而鈣芒硝礦主要分布于青海、四川、湖南、云南四省,再加湖北、江蘇,這六省保有儲量占全國鈣芒硝總量的98.98%,占Na2SO4總量的50.6%。四川以鈣芒硝單一礦為主;湖南、湖北、云南多為與巖鹽伴生或共生礦。
質量標準 據國土資源部2002年12月發(fā)布的地質礦產行業(yè)標準DZ/T 0212—2002《鹽湖和鹽類礦產地質勘查規(guī)范》的規(guī)定,芒硝礦一般分為鹵水礦和固體礦,其工業(yè)要求見表2-16和表2-17。目前在行業(yè)中通常將芒硝分為3個品級,各個級別質量要求見表2-18所列。
表2-16 芒硝礦一般工業(yè)要求

表2-17 芒硝礦石水溶系列有害組分最大允許含量

表2-18 不同品級芒硝礦質量要求

開發(fā)與保護 芒硝礦勘查首先要分清是鹵水礦還是固體礦,而鹵水礦還要分清是表面鹵水礦還是淺藏或深藏鹵水礦,它們之間所采用的勘查網度與方法有所差別。表面鹵水礦是按其出露面積與鹵水深度決定勘查網度和采樣數量,一般鹵水面積小于10km2的網度為2m×1m,采樣一般每深0.5~1m取1個樣。淺藏鹵水礦一般勘查網度為4km×2km,當水深大于1m時,可分上、中、下或上、下采取2~3個樣品。固體礦和深藏鹵水礦工程間距一般為2~3km,采用連續(xù)分層采樣,樣品長度0.5~2.0m。
芒硝礦基本分析項目為Na、Mg、Ca、Cl、、
、H2O、水不溶物等。在組合分析項目中要注意Li、B2O3、Sr等組分。在同一鹽湖中,樣品采集要限定在3~5d內完成。礦床多采用鉆井水溶法或露天開采。選礦與加工方法較多,通常多采用洗滌法、溶解結晶法和硝田日曬法等。精礦要及時包裝、儲運,防止受潮和污染。
產狀與產地 中國的芒硝礦不僅種類齊全,而且儲量極為豐富,它廣泛地分布于青海、四川、湖南、內蒙古、云南、西藏、湖北、江蘇、新疆、安徽、山西、甘肅、山東、陜西14個省(區(qū))。
青海是中國現代鹽湖芒硝礦產資源最豐富的省份。芒硝礦主要分布于海西州和大、小柴旦等地。其中芒崖鎮(zhèn)大浪灘梁中礦區(qū)和察汗斯拉圖芒硝礦屬特大型芒硝礦區(qū)。此外,在西寧市的北山寺、泮子山、互助縣硝溝及平安縣三十里鋪等地還蘊藏有豐富的鈣芒硝礦。該省芒硝、鈣芒硝礦保有儲量(Na2SO4)87.06×108t,占全國總保有儲量的近50%。
內蒙古自治區(qū)內鹽湖甚多,芒硝資源比較豐富,現已探明芒硝產地21處,保有儲量以礦石量計35.44×108t(折Na2SO412×108t),分布于鄂爾多斯,估計蘊藏量(Na2SO4)在30×108t以上。其余產地規(guī)模一般較小,儲量多為數十萬噸,少數產地200~600×104t。
新疆是現代鹽湖芒硝資源豐富的省區(qū)之一,已探明產地15處,其中4處以礦石量計保有1.29×108t和11處以Na2SO4計保有0.31×108t(合計折Na2SO4約1.4×108t),主要分布于達坂城鹽湖、艾丁湖、七角井鹽湖及白沙窩、吐魯番、羅布泊等地。此外在瑪納斯湖、艾比湖、阿爾泰庫巴色古爾湖等處也發(fā)現有大量芒硝礦,估計儲量(Na2SO4)在5×108t以上。
四川是鈣芒硝礦產資源最豐富的省,已探明礦區(qū)24個,保有礦石量153.2×108t(折Na2SO446×108t以上),主要分布于成都以西的新津、眉山、名山、彭山、洪雅以及丹棱、雅安等地。礦帶南北長170km,東西寬40~60km,面積約1000km2。
湖南古代鹽湖芒硝礦為鹽礦共生礦,資源較豐富,已探明礦區(qū)6處,主要分布于衡陽和澧縣,保有Na2SO4儲量7.1×108t。
云南探明鈣芒硝礦6處,主要分布于富民者北、祿豐黑井和阿陋井、祿勸硝井、武定小井等地,保有量以礦石量計30.6×108t(折Na2SO44×108t以上)。此外,在祿豐一平浪和祿豐阿陋井還探明有芒硝儲量0.1×108t。
湖北共探明與鹽礦伴生的鈣芒硝產地19處,主要分布于棗陽、應城、云夢、漢川、松滋-公安、天門等地,保有Na2SO4儲量7.5×108t。
除上述諸省區(qū)外,安徽、廣東、山西運城、云南安寧等地也有鈣芒硝資源,但儲量較少。
二、無水芒硝thenardite
無水芒硝(Na2SO4,圖2-7):不含水,斜方晶系,晶體呈雙錐狀或板狀。常表現為晶簇或粒狀集合體,有時呈致密結晶塊狀、皮殼狀;無色透明至白色,泥灰和鐵質將其染為灰色或褐色,玻璃光澤。

圖2-7 硫酸鈉
鑒定特征 硬度和密度高于芒硝,味微咸,易溶于水。
主要用途 其一般用來制硫化鈉、紙漿、玻璃、水玻璃、瓷釉,也用作緩瀉劑和鋇鹽中毒的解毒劑等。化工上用于制造硫化鈉、硅酸鈉等。實驗室用于洗去鋇鹽。工業(yè)上用作制取 NaOH和H2SO4的原料,也用于造紙、玻璃、印染、合成纖維、制革等。其在有機合成實驗室硫酸鈉是一種最為常用的后處理干燥劑。
組成與結構 主要成分為硫酸鈉,分子式為Na2SO4,斜方晶系,晶形呈雙錐體,常為塊狀或晶簇狀集合體。
物化性質 無色、白色,常因含泥質或氧化鐵而變成灰色或褐色;透明,玻璃光澤至油脂光澤;莫氏硬度為2.5~3.0;密度為2.68~2.69g/cm3;易溶于水,當40℃時溶解度為388g/L,味苦咸,帶熱感;易潮解,在室溫和潮濕空氣中易水化變成白色粉末狀的芒硝而失去光澤。
綜合利用 常與石鹽、芒硝共生,在選礦與加工中可回收與利用。
質量標準 無水芒硝與芒硝不但經常共生,而且往往因氣候關系而變換,所以國土資源部2002年12月發(fā)布的地質礦產行業(yè)標準中二者做同一處理,也就是講其一般工業(yè)要求與芒硝礦相同,詳見本章芒硝質量標準部分。目前市場上將無水芒硝分為4級,各個品級質量要求見表2-19所列。
表2-19 無水芒硝級別及其質量要求

開發(fā)與保護 基本上與芒硝礦相同,詳細內容參見本章芒硝開發(fā)與保護部分。
產狀與產地 在含硫酸鈉鹵水鹽湖中結晶沉淀而成,與芒硝、瀉利鹽、白鈉鎂礬、鈣芒硝、石膏、泡堿、石鹽等共生。結晶溫度高于芒硝,一般在33℃以上。如果溶液中存在氯化鈉和其他可溶性鹽類,則可在更低的溫度下沉淀。主要產地有新疆哈密七角井;內蒙古查干里門諾爾;山西運城;云南安寧。
三、鈣芒硝glauberite
鈣芒硝(Na2SO4·CaSO4),單斜晶系,常呈自形的菱形板狀和短柱狀以及半自形粒狀。集合體常為致密塊狀。
根據鈣芒硝(圖2-8)的產狀、組構及共生關系至少可以分為四種類型:①層狀鈣芒硝;②斑狀鈣芒硝;③與石鹽共生的鈣芒硝;④脈狀鈣芒硝。

圖2-8 鈣芒硝
組成與結構 主要成分為硫酸鈉和硫酸鈣,分子式為Na2SO4·CaCO3,單斜晶系,晶體呈菱面體,常為致密塊狀或腎狀集合體。
物化性質 灰色、黃色,有時因含鐵質而呈粉紅色;條痕白色,貝殼狀斷口;玻璃光澤。莫氏硬度為2.5~3.0;密度為2.70~2.85g/cm3;在水中緩慢溶解,并沉淀出石膏,溶液微具咸味。
綜合利用 常與石芒、石膏、芒硝等共生,在選礦與加工中可回收利用。
主要用途 主要用于生產元明粉,用于造紙、皮革、橡膠和醫(yī)藥生產上。
質量標準 據國土資源部2002年12月發(fā)布的地資礦產行業(yè)標準DZ/T 0212—2002《鹽湖和鹽類礦產地資質勘查規(guī)范》的規(guī)定,鈣芒硝礦按開采方式其一般工業(yè)要求見相關規(guī)定。水溶系列有害組分最大允許量同芒硝礦。
開發(fā)與保護 鈣芒硝礦床的開發(fā)與勘查和芒硝礦床基本相同,詳細內容可參閱本章“芒硝礦床的開發(fā)與利用”部分。
產狀與產地 主要產地有四川新津大嶺;云南武定小井。
四、白鈉鎂礬bloedite
白鈉鎂礬是一種含水的鈉鎂硫酸鹽礦物,亦是芒硝礦床(別稱硫酸鈉礦床)的主要礦物之一;無色透明,有時為白色、淺藍、淺紅、灰色、綠色或褐色;性脆;玻璃光澤;貝殼狀斷口。白鈉鎂礬主要產于內陸鹽湖沉積物中,通常與石鹽、芒硝、光鹵石、雜鹵石、瀉利鹽或鉀鹽鎂礬共生。
一般易溶于水,但通過蒸發(fā)器產生的白鈉鎂礬因形態(tài)穩(wěn)定因而難溶于水,在工業(yè)上會形成難以除去的白垢。
制備或來源 鉆井抽鹵和鹽團結白鈉鎂礬方法。
組成與結構 主要成分為硫酸鈉和硫酸鎂,分子式為Na2SO4·MgSO4·4H2O,單斜晶系,完好晶體呈短柱狀,但很少見到,通常為致密塊狀、粒狀與纖維狀集合體。
物化性質 無色,常因含雜質而呈藍綠色或淺紅色;玻璃光澤;莫氏硬度為2.5~3.0;密度為2.2~2.3g/cm3;易溶于水,味苦咸;在空氣中不易風化,受熱爆裂,生成白色薄膜。
綜合利用 常與芒硝、無水芒硝共生,或與石鹽、鉀鹽鎂礬、光鹵石等共生,可在礦石選礦和加工中回收利用。
主要用途 主要用于生產元明粉以及用于提取金屬鎂、生產鎂的化合物,用于化學工業(yè)與輕工業(yè)有關生產部門。
質量標準 據國土資源部2002年12月發(fā)布的地質礦產行業(yè)標準DZ/T 0212—2002《鹽湖和鹽類礦產地質勘查規(guī)范》的規(guī)定,白鈉鎂礬礦床的一般工業(yè)指標見表2-20所列。
水溶系列有害組分最大允許含量與芒硝、無水芒硝相同,見表2-19。
表2-20 白鈉鎂礬礦床一般工業(yè)指標

開發(fā)與保護 勘察工作和芒硝礦、無水芒硝礦基本相同,但白鈉鎂礬礦床多以露天開采為主,礦石可采用冷凍法、鹽析法和真空蒸發(fā)法進行選礦,將其與其他組分分離。選出精礦應及時包裝處理,妥善保存。
產狀與產地 山西運城;青海大柴旦;新疆哈密;湖北潛江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