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節 研究內容、研究思路與研究方法

一 研究內容與創新之處

本書以制度的視角為切入點,系統梳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中制度創新的基本歷程、發展軌跡和基本走勢,探究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制度化的中國模式和中國經驗,系統探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生成邏輯、發展軌跡、運行規律和完善機制,為構建起真正有中國特色的制度主義理論和話語體系做出應有的理論貢獻。全書由正文和結語部分構成:正文第一章開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的制度視域。本章主要闡述了本書研究的價值意義、研究現狀、研究方法、主要內容、核心概念等。第二章馬克思主義制度理論的基本框架。從哲學本體論、方法論和基本立足點等角度梳理了唯物史觀的制度分析框架,對馬克思主義制度分析理論與西方制度主義進行了系統比較,為后面進一步研究尋找科學的觀點和方法論提供理論支撐。第三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創新的理論基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中的制度建設呈現典型的以建構性為主的特點,制度的建構以理論的建構作為前提和基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創新成果和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制度理論的發展,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創新提供了直接理論基礎。第四章中國社會主義制度創新的最初探索與重要奠基。中國共產黨人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對新型國家制度建設進行了初步的探索,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基礎性資源。新中國的建立和社會主義改造的完成,在中國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的總體框架,這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制度創新的一次歷史性突破。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對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完善和發展進行了積極的探索,為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創新和發展提供了寶貴經驗和理論準備。第五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創新的歷史飛躍。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中國共產黨人堅持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的主體框架,以極大的勇氣和魄力,全面推進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實踐創新、理論創新和制度創新。在一以貫之的接力探索中,最終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這一制度體系的形成實現了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制度創新的歷史性飛躍。第六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創新成果的邏輯結構。作為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制度創新成果的集中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一個整體系統,由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相互作用的制度子系統組成。本章從微觀制度要素結構、社會有機體的橫向結構、制度縱向運行層次和非正式制度四個層面較深入地研究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邏輯結構。第七章完善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方向與原則。實踐創新、理論創新永無止境,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中的制度創新也永無止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并不等于制度的成熟定型,制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一步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躲不開也繞不過。本章從制度理念方向、創新原則和運行機制等層次較深入地分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的完善發展相關理論問題。結語對全書作了總結和展望。本書的篇章結構是按照方法論和理論基礎、歷史進程以及邏輯結構三個大部分來安排的。除第一章和結語外,第二、三章是第一大部分,確立了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創新問題的方法論和理論基礎問題;第四、五章是歷史進程編,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中制度創新的兩大歷史階段為線索,系統梳理和較為深入地分析了中國共產黨的制度建設創新史,厘清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創新發展的歷史軌跡。第六、七章是邏輯結構和完善發展部分,深入分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的結構層次、運行邏輯和完善發展等問題。

本書的主要創新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對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視域中的制度理論進行了較為完整的梳理,對制度研究的兩大理論框架即馬克思主義制度理論和西方新制度主義做出了力求科學的比較分析,加深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研究的方法論基礎的認識;二是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制度創新的兩個大的歷史階段為線索,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創新的歷史進程和基本經驗進行了系統分析和總結概括,對中國共產黨90多年來的制度建設史進行了較為清晰的梳理;三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理論基礎和結構層次進行了多角度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研究的某些不足。

二 研究思路與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本書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中的制度創新為研究視域,運用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制度理論范式,在批判借鑒西方制度主義的理論方法的基礎上,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制度創新成果形成發展的理論基礎、歷史進程、基本經驗與邏輯結構進行較為系統深入的研究。在研究的整體思路上從分析馬克思主義制度理論和方法入手,綜合對比科學社會主義原則制度化的蘇聯經驗、教訓與啟示,概要分析中國共產黨新民主主義時期制度建設的初步經驗,最終將研究落腳于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問題的全面研究和整體把握上。馬克思唯物史觀制度理論框架,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制度創新的理論基礎與歷史進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的結構層次和運行邏輯等問題是本書研究的重點。

(二)研究方法

本書在馬克思主義的制度分析方法基礎上同時借鑒多學科研究方法。

1.綜合性研究方法。制度問題涉及社會結構的多個不同層面,因此對制度的研究具有很強的跨學科綜合性特點。本書涉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科學社會主義、哲學、經濟學、政治學等不同學科,在馬克思主義基本觀點和方法的指導下,對西方新制度經濟學、新制度政治學的制度主義方法加以批判分析,將其與馬克思主義研究、科學社會主義、中共黨史研究等相結合。

2.歷史邏輯與理論邏輯相一致的方法。馬克思主義對制度的研究,并不是將制度僅僅作為一種規則系統,而是始終將制度放置在人類社會實踐歷史發展的進程中來研究,這是科學把握制度問題的最基本立場。本書在研究中,采取對制度規則研究與對制度發展歷史研究相結合的方法,力求做到論史結合,以論為主。

3.理論聯系實際的方法。制度問題具有很強的現實性,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問題應該始終密切聯系社會主義建設實際與當代人類社會發展的實際境況,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道路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互促互進中全面展開。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西县| 台东县| 理塘县| 双辽市| 东台市| 浮山县| 汾西县| 泽普县| 开阳县| 政和县| 若尔盖县| 许昌市| 唐山市| 子洲县| 凤阳县| 伊吾县| 牙克石市| 噶尔县| 义乌市| 彝良县| 绥滨县| 普定县| 余干县| 女性| 新密市| 孙吴县| 鹤壁市| 江口县| 奇台县| 东光县| 黎川县| 玉山县| 安溪县| 绩溪县| 苍南县| 浮山县| 富蕴县| 申扎县| 习水县| 繁昌县| 兴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