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代風險社會:基于哲學存在論與復雜系統論的研究
- 郭洪水
- 1072字
- 2019-01-04 13:28:02
第五節 風險社會的根源與應對
如果說我們確實迎來了風險社會,那么哪些力量塑造了風險社會呢?在時間上,風險社會的眾多誘因集中地萌生在近代,特別是工業革命以來的歷史時期。這一時期,技術與資本是塑造風險社會的兩個基本因素。科學化的技術與融合金融、傳媒等社會體制的資本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強大的系統性力量,對自然展開了“強行拆遷”。近代以來,技術力量急速膨脹。特別是通過三次科技革命,技術與科學深刻地結合在一起,更是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快速更新。技術升級之快是人們應接不暇的;技術改變自然的程度之深刻,是人們難以預料的;技術創造的無數人工產品之新奇,是令人眼花繚亂的。在人類面對的現實和認知層面,技術都前所未有地創造出眾多不確定性,這些不確定性作為一個風險之網籠罩了全人類。
技術能獲得這種大發展,一個基本的制度支持是資本主義。技術和資本主義都是在近兩個世紀獲得快速發展,這不是偶然的。資本的擴張需要科學技術的支持,也同時為技術擴張提供各種條件。技術與資本主導的社會發展創造了嶄新的生活,極大地推進了人類文明的進程,人類進入歷史上最強大的時期。不過,這個過程也帶來了諸多人類缺少認知和應對經驗的風險,科技創新和資本社會的運行加劇了“風險異化為危險”的進程。技術和資本塑造了當今風險社會并導致風險的持續擴散。
風險在當代異化為危險,這警示我們,人們如不能有效應對風險,人類將面臨生死存亡的挑戰。在此我們也可以理解,為什么當前“世界末日論”比較盛行,它凸顯了當前日益嚴重的全球性風險對人的威脅,人們需要某種預警機制,以便喚起全人類的危機意識,從而及時應對和化解這些威脅。社會心理學家邁克爾·舒梅為此提供了一個案例:
假設你是三百萬年前站在非洲平原上的一個直立人,如果耳邊聽到了野草搖曳的聲音,你會想到什么?如果你想到,這是一頭危險的動物,而不是普通的風聲,那你確實犯了錯誤,這是“誤報”。然而,這一錯誤并不會對你有任何危害;換一個角度,如果你把草的動靜聲認為是風,而不認為是一頭饑餓的獅子的話,這是“漏報”。那這個錯誤就可能很嚴重了,試想如果獅子是真的,而你沒當一回事,會帶來什么后果。在原始社會,生存危機極其嚴重,往往一個小失誤就有可能面臨死亡境地。因此,進化使得人類演化出一種能力,把未來的可能災難想成是真實的,寧肯誤報不能漏報。這種預警能力對人類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厘清當代風險社會的根源與擴散機制,并探索風險治理的有效路徑,是十分重要的。風險社會中的人必須學會“與狼共舞”,同時不被狼吃掉。也許正如狄更斯在《雙城記》中所說: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糟糕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