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節 財務主體——由誰做?

財務活動究竟由誰做,涉及財務主體。財務主體界定是一個很嚴肅的問題,這是因為:第一,只有科學地界定財務主體,才能明確財務對象,正確運用財務手段,完善財務內容體系;第二,財務主體若界定不清甚至不實,就會導致財務目標的模糊乃至混亂。

一 財務學科體系

要科學界定財務主體,必須對財務學科結構進行剖析。

(一)中西財務學科對比

西方財務學的起源雖然可以追溯到15世紀,但正式形成于企業組織形式發生重大變革的20世紀初期。20世紀50年代之后,隨著資本結構理論和資產組合理論(財務理論的兩大基石)的相繼創立,隨著杠桿原理的廣泛應用,隨著財務觀念的推陳出新,形成了相對完整的財務理論框架和方法體系。80年代以來,隨著資本市場的迅猛發展,財務對象不斷充實,財務目標不斷優化,財務環境不斷完善,財務方法不斷創新,財務理論不斷升華,以資金及其運動為研究對象的財務學科大廈逐漸形成。

目前西方財務學大致有金融學、投資學和財務管理學三個分支。金融學主要研究貨幣、銀行與非銀行金融機構、金融工具、金融市場、金融體制和金融政策有關問題,主要涉及宏觀領域的資本流通;投資學主要研究專業投資機構的現實投資的理性選擇問題以及價值增值問題,主要涉及中觀領域的資本流通;財務管理學主要研究實體組織的投資與籌資問題以及資產組合決策與資本結構決策問題,主要涉及微觀領域的資本流通。

我國財務學建立和發展較晚。新中國成立后,我國沿襲采用蘇聯計劃經濟體制框架下的財務體制。改革開放后,我國開始引進西方發達國家的財務體制。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我國逐步建立起具有中國特色的財務體制。

英文finance,在我國通常譯為財務或財務學,有時也譯為金融或金融學,有時甚至譯為財政或財政學,緣由是西方財務學將金融學、投資學和財務管理學作為一個大一統的學科體系。但是,在中國人觀念中,財務往往與企業、會計相聯系,金融往往與銀行、證券、保險相聯系,財政往往與政府、非營利組織相聯系。

為什么西方財務學科的范圍會如此之廣?事實上,財務作為以資金及其運動為載體的社會經濟現象,作用于經濟社會中的每個人、每個企業或單位、每個產業或行業、每個國家或地區,乃至整個國際。其作用的空間有宏觀的,有微觀的;作用的時間有連續的,有間歇的;作用的程度有共性的,有個性的;作用的方式有直接的,有間接的。從某種意義上講,只要資金滲透到哪里,財務問題就會波及哪里。無時不要財務,無事不是財務,無處不話財務;無官不懂財務,無商不倚財務,無民不做財務。這么說雖然有失偏頗,但足以詮釋財務的重要性、牽涉面、影響力和普遍化。

(二)我國的財務學科體系

為什么我國財務學科的視閾又如此特殊?這涉及財務學科的劃分問題。我們習慣上將財務分為常義財務和廣義財務。

1.常義財務

常義財務指企業財務,主要研究從企業(工商企業及其他盈利單位)層面如何組織資金運動以及相關的理論、微觀制度設計和管理方法問題。企業財務在國外也稱為企業金融,主要涉及企業的投資和籌資活動。由于企業目標是生存、發展和盈利,企業是股東的企業,企業財務的最終目標是實現股東財富的最大化。

企業財務屬于私人財務。私人財務包括企業財務和個人財務。個人財務主要是指居民及家庭理財。隨著城鄉居民收入的不斷提高,人們理財意識的不斷增強,社會信用制度的不斷完善,個人財務在不遠的將來一定會堂而皇之地登上歷史舞臺。

2.廣義財務

廣義財務除企業財務外,還包括政府財務和市場財務兩個層次。

(1)政府財務。政府財務是通常所說的財政,主要研究從政府(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層面如何組織財政收支以及與資金籌措和使用的相關理論、宏觀制度安排和公共選擇問題。財政收入主要來自稅收;財政支出主要用于行政、外交、國防、公共安全、國家安全、文教科衛、社會保障、環境保護、“三農”等。政府財務主要服務于公眾需要和社會整體利益,也稱公共財政,其最終目標是提供公共產品,滿足社會公眾利益的最大化。當然,政府財務除公共財政外,還有公共金融。隨著政府職能的轉變,公共金融的重要性日漸加強。

(2)市場財務。市場財務是通常所說的金融,主要研究從市場(主要指金融市場)層面如何組織資金運動以及相關的理論、市場機制規范和管理方法問題。金融市場是社會資金集散地,是連接資金所有者(供給者、盈余者)和資金使用者(需求者、短缺者)的紐帶,是引導社會閑散資金流入生產領域或者動員低效使用資金流入高效生產部門的橋梁。市場財務主要服務于社會資源的優化配置,為市場參與者提供不同類別金融服務和不同風險的金融工具,其最終目標是實現市場參與者報酬的最大化。

可見,從廣義上講,與西方財務學科的范圍相比,我國財務學科的研究領域并無實質性差異,只是社會制度、文化習俗、思維方式、考察重點和研究視角有所不同罷了。

(三)財務學與金融學

本書所指財務是指常義財務,即企業財務。有兩個問題需要澄清:一是財務活動、企業財務活動、公司財務活動三者之間不能畫等號,其財務活動主體、財務活動對象的級次依次遞減;二是企業財務與市場財務乃至政府財務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因此,企業財務活動理論和實務中不免會或多或少帶有金融學和財政學的痕跡。

財務與金融,目前屬于社會科學中兩個最熱門的學科專業,兩者既有一定區別,也有很大聯系。

1.區別與聯系

財務(企業財務)隸屬于“管理學—工商管理—會計學或企業管理”,為管理學三級學科;金融(市場財務)隸屬于“經濟學—應用經濟學”,為經濟學二級學科。因此,財務與金融的區別,可以大致遵從管理學與經濟學的區別。管理學與經濟學的區別涉及研究起點、研究假設、研究視角、研究目的、研究思路、研究對象、研究內容、研究方法等,但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第一,管理學注重正確地做事;經濟學強調做正確的事。第二,管理學追求效率;經濟學講究效果。

同樣,財務與金融的聯系可以粗略表現為管理學與經濟學的聯系。管理學和經濟學的共同點有:第一,都是研究稀缺資源配置和使用的顯學;第二,都是與現實結合緊密從而被譽為社會科學的皇冠;第三,管理學在社會科學中實用性最強,經濟學在社會科學中科學性最強。更何況,財務學是管理學中最璀璨的寶石;金融學是經濟學中最富饒的礦藏。因此,財務和金融的關系是寶石和礦藏、魚和水的關系。

2.對立統一

財務與金融的對立統一表現在:

(1)有的經濟事項,這邊看是財務,那邊看是金融,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峰”。如借款(企業)=貸款(銀行),企業的借款是籌資,是財務;銀行的貸款是投資,是金融。又如發股(企業)=買股(證券公司或基金公司),企業的發股是籌資,是財務;證券公司或基金公司的買股是投資,是金融。企業發債和基金公司買債同理。再如創業籌資(企業)=風險投資(創業投資公司),創業籌資以自主創業為目的,解決創業企業籌資,在政策取向上更多地考慮資金需求者的利益,是財務;風險投資以風險管理為導向,涉及創業投資公司投資,在政策取向上更多地考慮資金供給者的利益,是金融。

(2)財務中有金融。企業財務活動有經營性和金融性筆者將企業財務活動分為經營性活動和金融性活動。經營性活動與商品市場(產品市場、原材料市場、技術市場、勞務市場等)有關,不同于“現金流量表”的“經營活動”;金融性活動與資本市場(信貸市場、證券市場等)有關。財務管理要求將可以增加股東財富的經營性資產與利用閑散資金的金融性資產分開考察,也要求將有著本質區別的經營性負債與金融性負債分開處理。本書的許多創新性術語均來源于此。之分。企業除了采購、生產、銷售等正常經營性活動外,有借款、發債、信貸投資(貸款)、證券投資(買股、買債)等金融性活動。因此,難怪有人說財務是工商企業金融,有的干脆將企業財務稱為企業金融。

金融離不開財務。如金融企業的許多經營活動,如信貸籌資(借款)、證券籌資(發股、發債)、項目投資(固定資產)等,必須依賴財務手段,如財務戰略、治理、預測、決策、預算、控制、評價等才能實現,并最終要反映到財務報表中。因此,難怪有人說金融是金融企業財務。

(3)社會經濟運行,同時離不開財務和金融,兩者在一定形式下并存,在一定條件下結合,在一定范圍內相互影響。如在宏觀經濟運行中,企業發股對金融市場的影響,是財務對金融的作用體現。又如在微觀經濟運行中,央行提高利率對企業成本的影響,是金融對財務的作用體現。

二 財務主體界定

現代企業制度不僅造就了所有者、經營者、作業者的多元財務主體,而且構建了這些財務主體自上而下層層委托、自下而上層層代理的委托—代理關系,反映了公司財務是一個由所有者財務、經營者財務、作業者財務組成的財務治理和財務管理系統。

(一)財務層次:所有者財務、經營者財務、作業者財務

1.所有者財務

所有者財務主體是所有者(股東),所有者財務的對象是信托財產,所有者財務的基礎是公司財務治理結構的第一層委托代理關系(股東與董事會),所有者財務的核心是股東(大會)與董事會的財權配置,所有者財務的本質是一種治理型財務。兩權分離后,股東在將自己的財產交給董事會代理后,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不受侵害,必然會想方設法對董事會進行激勵和監督,這是所有者財務的產生基礎。既然所有者財務的必要性毋庸置疑,那么所有者財務主體應當擁有完整的權、責、利,如股利分配權、股份轉讓權、股份優先認購權、剩余財產訴求權、投票表決權、質詢監督權、經營者選擇權等。

謝志華(2000)在所有者財務基礎上,提出了出資者財務。這一主張,首先,解決了出資者(法人可以充任)可以作為派生或中間所有者,與終極或原始所有者(國家和自然人)區別開來。其次,解決了由出資者對董事會進行激勵和監督,更直接、更便易。最后,解決了債權人與股東一樣,成為企業的同位出資者。如國有資產經營公司對企業的股權投資,國家是所有者財務的主體,國有資產經營公司是出資者財務的主體。

2.經營者財務

經營者財務主體是經營者(董事會與經理層),經營者財務的對象是法人財產,經營者財務的基礎是公司財務治理結構的第二層委托代理關系(董事會與經理層、董事長與總經理)和公司財務管理結構的第一層委托代理關系(總經理與部門經理),經營者財務的核心是董事會與經理層、總經理與部門經理的財權配置,經營者財務的責任是對股東的資本增值責任和對債權人的還本付息責任的綜合考察,經營者財務的本質是一種治理與管理結合型財務。經營者的財務著眼點是決策、組織和協調。財務決策主要涉及企業的全局性、系統性、戰略性問題;財務組織主要涉及內部,即組織企業各部門職責分工、業務聯系,目的是減少內部摩擦,使各項工作和諧有序,提高運營效率;財務協調主要涉及外部,即協調企業與股東、債權人、政府、業務關聯企業、社會監督部門、中介機構等關系,目的是樹立良好的市場形象。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國際慣例,在董事長與總經理之間,設立CEO(Chief Executive Officer)。CEO作為舶來品,最初被譯成“首席執行官”,現在大多被譯成“行政總裁”,是企業高管層核心人物,是企業實際的掌舵人,是企業真正的“一把手”,是企業名副其實的“老板”。CEO制度之所以成為國際通行的公司治理方式,是因為它與現代企業制度非常契合。這種制度實際是將董事長和總經理的一部分決策權過渡到CEO手中,填補了董事長與總經理因決策權界限劃分而引起的權力真空,實現了股東權益代言人與職業經理人兩種身份的合二為一,銜接了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引起的斷裂。因此,此處所指經營者包括董事會(董事長代表)、CEO和經理層(總經理代表),從而經營者財務分為董事會財務(含董事長財務)、CEO財務和經理層財務(含總經理財務)三個層次。

3.作業者財務

作業者財務的主體是作業者(財務經理和其他相關部門經理),作業者財務的對象是經營財產,作業者財務的基礎是公司財務管理結構的第二層委托代理關系(財務經理與財務人員、銷售經理與銷售人員等),作業者財務的核心是部門經理與部門雇員的財權配置,作業者財務的本質是一種管理型財務。例如,財務經理的職責主要是日常財務管理,比經營者財務更具體、更富有可操作性。財務經理財務的主要內容包括:處理與銀行的關系、現金管理、籌資管理、信用管理,進行利潤分配、財務預測、財務計劃和財務分析等。

上述三者的關系是:經營者財務對所有者財務負責,作業者財務對經營者財務負責。三者的基本要素和關系,如表1-1和圖1-2所示。

表1-1 所有者財務、經營者財務和作業者財務基本要素

圖1-2 所有者財務、經營者財務和作業者財務關系

所有者財務是治理型財務,作業者財務是管理型財務,經營者財務是治理與管理結合型財務,況且,經營者財務可以排除所有者財務的直接干預,也可以監督作業者財務的正常操作。因此,公司財務應當由經營者財務主導。

(二)財務主體:經營者

既然公司財務由經營者財務主導,那么可以推斷,公司財務主體是經營者。經營者是一個龐大、紛繁的概念體系,需要加以梳理。

1.經營者層次

界定企業經營者需從以下幾個層面進行分析:

(1)最廣義經營者。相當于企業全部生產者,包括一般雇員和基層(含)以上管理者。生產者是與消費者相對應的另一方當事人,是指以營利為目的,向消費者銷售其生產的商品或者提供其生產勞務的自然人(公民和非法人企業)和法人(法人企業和其他法人經濟單位)。

(2)廣義經營者。相當于企業中層(含)以上管理者,來源于:第一,治理層經營者,包括執行董事和監事。第二,管理層經營者,包括高層管理者即經理層(總經理及各副總經理)和中層管理者即部門經理層(財務部門和其他業務部門經理)。

上述執行董事,也稱積極董事,是指在公司中擔任重要崗位或領導職務的董事會成員。關于董事的劃分,國際上通常有三種方法:一是將董事分為獨立董事和非獨立董事。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采用。二是將董事分為外部董事和內部董事。美國采用,外部董事相當于獨立董事,內部董事相當于非獨立董事。三是將董事分為執行董事和非執行董事。英國采用,非執行董事相當于獨立董事,執行董事相當于非獨立董事。

(3)常義經營者。相當于企業高管。高管是決定企業經營成敗的一群關鍵人物,是實現財務目標的執行者,分為兩類:第一,治理層的執行董事;第二,管理層的經理層。企業高管在經營管理過程中負責計劃、組織、領導(指揮、協調)、控制和創新,主導交易談判、決定資源分配、傳播財務信息、應對突發事件。

(4)狹義經營者。相當于企業CEO。迄今為止,能夠擔任企業CEO的,不是董事長,就是總經理。董事長擔任CEO的,對應的是“強董事長,弱總經理”的包辦型和咨詢型董事會,一般出現在公司發展初期,董事長與總經理初次共事,未能建立基本信任關系。總經理擔任CEO的,對應的是“弱董事長,強總經理”的看守型和監督型董事會,一般在公司穩定發展時期,董事長與總經理通過長期磨合,彼此相互了解。

(5)最狹義經營者。相當于企業家。企業家泛指冒險性的經營者和職業化的創業者。現有經濟理論和企業理論認為,企業家是企業經營風險承擔者,是企業控制權掌握者,是企業剩余索取者,等等。綜觀現代企業,企業家大致分為兩類:第一,作為企業所有者的企業家;第二,受雇于企業所有者的職業企業家。

經營者與企業家至少有四個區別:一是含義不同。經營者不一定是企業家,但企業家一定是經營者。據有關統計,在整個CEO隊伍中,能夠稱得上企業家的不足10%,能夠稱得上優秀企業家的不足1%,能夠稱得上成功企業家的更是鳳毛麟角。二是素質結構不同。企業家的創新意識、冒險精神、經營管理(財務決策、市場開拓)能力更高更強更優。三是個人需求不同。企業家需求層次更高,不僅追求更高的經濟收入和生活條件,而且追求更高的社會地位和政治資本。四是社會貢獻不同。企業家是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百姓福祉作出巨大貢獻的弄潮兒。

可見,企業家不是一個靜態的職業分類,而是一個動態的職業選擇;不是一個實體概念,而是一個職能范疇。有人打了一個粗略的比喻,經營者之于企業家,猶如工匠之于藝術家。石工匠的作品再精美,也僅是對石頭的深加工,沒有生命價值。藝術家通過對石頭的分析與思考,把自己的思想和理念融入作品中,使作品不僅富有時代感,而且能夠流傳百世。

本書所指的經營者,是常義的經營者,與企業高管基本相同。

2.經營者職責

職責與權利的關系非常明晰:第一,職責與權利同時產生、存續和消滅。不存在只有權利,沒有職責;反之亦然。第二,職責與權利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權利,也沒有絕對的職責。第三,職責與權利呈正相關。權利越大,職責越多;反之亦然。盡管經營者層次各有千秋,但其職責與權利的類型基本相同,只是強度有所差異。

(1)經營者的權利。經營者權利由有關法規如《公司法》、公司章程等規定,如我國《價格法》賦予了經營者四種權利:第一,調節價格的權利。經營者享有自主制定屬于市場調節價格的權利。第二,制定價格的權利。經營者享有在政府指導價規定的幅度內制定價格的權利。第三,制定新產品試銷價格的權利。經營者享有制定屬于政府指導價、政府定價產品范圍內新產品試銷價格的權利,特定產品除外。第四,有檢舉、控告侵犯其依法自主定價權利。經營者進行價格活動除享有上述依法制定價格的權利,同時還享有檢舉、控告侵犯其依法自主定價權利行為的權利,這是經營者定價自主權的重要法律保障。

(2)經營者的義務。經營者的義務相對于消費者權利而言。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了經營者應當承擔十種義務。第一,履行法律規定或合同的約定義務。第二,聽取意見和接受監督的義務。第三,提供安全商品或服務的義務。第四,提供真實情況的義務。第五,標明名稱和標記的義務。第六,出具購貨憑證和服務單據的義務。第七,保證質量的義務。第八,承擔“三包”責任及其他責任的義務。第九,不得用格式合同等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第十,尊重消費者人格的義務。

(3)經營者的職責。企業經營者職責很多,按柳傳志的觀點是:建班子,定戰略,帶隊伍。第一,建班子。沒有好班子、光靠一把手不行。一把手決策往往受到其單一思維及其定式的嚴重制約。對一個公司而言,樹立老板權威固然重要,但建設一個暢所欲言、交流思想、群策群力的公司班子更為重要。建班子要解決三個關鍵問題:一是選擇德才兼備、以德為主的人才進入領導班子;二是明確班子成員的責、權、利;三是建立決策意見協調機制。第二,定戰略。有了領導班子后,要對經營業務進行清理。哪些正在創造價值,哪些正在吞噬利潤;哪些是有潛質的利潤增長點,哪些是公司的核心競爭力;等等。面對這些問題,公司經營業務該如何調整就是公司戰略。有了戰略,公司上下才能心往一處想,力往一處使,集中人力、物力和財力把有限資源用得恰到好處。制定企業戰略,經營者要重點關注三個問題:一是市場定位。企業“應該做什么”,而不是“能夠做什么”,一定要“有所為有所不為”。二是行動目標。企業只有認清“走向何方”,才有動力壓力,才能走得更遠更好。三是競爭優勢。企業必須分析外部環境和內部條件,培育企業核心競爭力,才能立于不敗之地。第三,帶隊伍。說到底取決于三個要素:一是激勵體系。激勵體系是公司治理的一個永恒支點。如果沒有利用好,戰略目標會成為例行公事,毫無生機。二是用人方式。用人的關鍵是尊重和信任。只有員工認識到自己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信任,才能有效發揮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三是企業文化。企業文化不是刻畫在紙上的條條框框,而是存在于公司的工作氣氛、辦事風格、創新精神、人際關系,只有讓員工身臨其境,才能鍛煉出一支能征善戰的隊伍。

主站蜘蛛池模板: 砚山县| 安宁市| 临洮县| 无锡市| 东明县| 河源市| 梁河县| 青铜峡市| 兰溪市| 上杭县| 安阳县| 都昌县| 无为县| 扬州市| 安丘市| 襄汾县| 定襄县| 南郑县| 张掖市| 古田县| 昌图县| 凯里市| 林州市| 怀来县| 汉源县| 靖安县| 大名县| 恩施市| 乌兰浩特市| 天津市| 镇原县| 东丰县| 衢州市| 项城市| 南汇区| 横山县| 永安市| 顺昌县| 沙洋县| 蕲春县| 安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