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元文化視野中的美國族裔詩歌研究
- 王卓
- 3360字
- 2019-01-04 13:24:51
序
收到王卓完成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多元文化視野中的美國族裔詩歌研究》的書稿,翻閱之中,不禁回想起最初同她的交往。王卓在開始這項課題研究之前,我們還是初識,對她并不熟悉。但是,她對于學術研究的執著堅定,評說美國詩歌的開闊視野,潛心做學問的高遠志向,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在最初的交往中,我發現王卓有許多優點,她不僅思維敏捷,學術素養高,思考和研究問題有自己的獨特方法,而且為人謙虛低調,認真聽取我的看法,同時也闡述自己的思想,同我進行交流。正是這種學術交流,導致她到我這兒做訪問學者直至后來攻讀博士學位。她經過近五年的努力,圓滿地完成了她對國家社科基金課題美國少數族裔詩歌的研究,并得到優秀的鑒定成績。現在收到她提交給出版社的書稿,請我作序,自然感到十分高興。
在閱讀王卓《多元文化視野中的美國族裔詩歌研究》的全稿之前,我已經讀過這部著作的部分初稿,深感作者有志于研究美國少數族裔詩歌的雄心壯志,同時也感到這項課題的難度很大,要做好它十分不易。完全可以說,對多元文化視野中的美國少數族裔詩歌進行系統研究是一項艱巨的學術工程,沒有厚實的學術基礎、理論素養和堅韌毅力難以完成。美國少數族裔詩歌中的少數只是就種族而言,而就詩歌創作而言,少數族裔作家群體龐大,作品數量眾多,有關研究涉及種族、政治、經濟、文化、倫理等領域,各種問題相互交織,錯綜復雜。美國少數族裔詩歌指的是除美國白人之外美國多個民族創作的總和,因此美國少數族裔詩歌并非美國文學中的少數,而是整個美國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美國少數族裔詩歌的種族文化差異性決定了其文學的復雜性,自身特色鮮明,魅力無限,因此一直吸引著國內外眾多學者的關注,是美國文學研究中的熱門領域。同時,美國少數族裔詩歌數量龐大,思想內容和藝術技巧十分復雜,研究存在很大難度,目前國內還鮮有從總體上研究美國少數族裔詩歌的學術專著。王卓現在完成的《多元文化視野中的美國族裔詩歌研究》這本著作,就要付梓出版了,彌補了我國在這個領域中的研究缺憾,的確讓人高興,可喜可賀。
美國少數族裔詩人眾多,創作了大量優秀作品,其中有不少詩人在美國詩壇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這些詩人有著杰出的藝術才能,盡管飽受不同文化的熏陶,但是他們往往忠于傳統,從民族文化中吸取思想和藝術營養,推動著美國詩歌向前發展。美國少數族裔詩人敢于創新,其不斷發展變化的詩學理念和創作實踐,也造成美國少數族裔詩歌異常復雜的現實。因此從什么視角以及采取什么方法展開研究,這是作者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作者在對美國少數族裔詩歌充分了解的基礎上,發現了美國少數族裔詩歌的最本質特征,這就是多元文化。美國是一個多種族、多族群的國家,但是美國任何族群的成員都只能是一個公民,即美國公民。美國堅持以公民權總代一切的政治體制,不同族裔集團的人們在同一公民權利的基礎上生存、交流和發展,進而為種族的通婚和文化的趨同創造條件。20世紀下半葉以來,文化趨同似乎成為美國的文化主流。例如,始于1981年美國唯英語運動,不僅導致美國23個州先后制定和頒布了英語為官方語言的法律或法令,而且還導致美國政府終止施行30多年的雙語教育政策。盡管美國唯英語運動試圖通過語言的統一實現文化的趨同,但是無法改變美國文化多元的現實。在美國文學領域,文化不僅沒有趨同,相反表現出更加多元的特點。也正是美國文化的多元,才導致美國文學的豐富多彩。就美國詩歌而論,少數族裔詩歌對多元文化更具包容性,顯示出詩歌的多元文化魅力。作者從多元文化的視角審視美國少數族裔詩歌,用多元文化總攬少數族裔詩歌的發展,概括少數族裔詩歌的特征并給予科學評價。作者這種概觀和細讀美國少數族裔詩歌的策略和方法,體現了作者巧妙處理美國少數族裔詩歌研究中一系列復雜問題的智慧和能力。
《多元文化視野中的美國少數族裔詩歌研究》共分三編,三十二章,對美國少數族裔詩歌進行全面梳理,在對不同族裔的代表詩人進行解讀分析的過程中,揭示美國族裔詩歌在多元文化歷史話語體系中的發展流變、內在規律、詩學理念以及基本特點。在緒論里,作者通過重點解剖美國印第安詩歌、黑人詩歌、猶太詩歌、華裔詩歌等,對美國少數族裔詩歌體現出來的多元文化進行歸納總結,對多元文化同少數族裔文學的關系進行探討。
在第一編“原始與現代的對話:美國印第安詩歌”里,作者以美國印第安詩歌為研究對象,在對印第安詩歌的總體把握的基礎上,歸納總結印第安詩歌的總體特征,如印第安詩歌中的生態書寫、土地倫理等。在這一編里,作者選擇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印第安詩人,作為研究的突破口。作者不僅深入討論了莫馬迪詩歌的多元文化維度和杰拉德·維茲諾的俳句文化,而且還對波拉·甘·艾倫詩歌中的母系宇宙、西蒙·奧提斯詩歌的療傷功能等進行了研究。作者正是通過對印第安詩歌的具體解剖,揭示出美國多元文化中印第安詩歌的基本特點。
在第二編“邊緣文化與中心詩學的對話:美國猶太詩歌”里,作者重點通過對美國猶太詩歌的研究揭示美國少數族裔詩歌在多元文化中的發展。美國猶太詩歌的發展不僅體現了美國文化的復雜性,而且也說明少數族裔詩歌在多元文化的沖擊下既能融入美國文化又能保持自我特色。作者緊緊抓住猶太詩學,通過對查理斯·雷茲尼科夫、朱可夫斯基、魯凱澤、里奇等詩人創作的分析,提綱挈領,條分縷析,闡釋當代美國猶太詩歌與美國現代詩歌的對話,揭示猶太詩歌在邊緣文化與中心詩學的對話中所經歷的發展道路。
在第三編“政治與詩學的對話:美國非裔詩歌”里,作者把美國非裔詩歌運動與思潮同重要詩人的分析緊密結合在一起,闡釋美國非裔詩歌是怎樣在美國多元文化的浪潮中保持自身文化特色和創新發展的。在美國文學中,非裔詩人多,成就大,影響廣泛。非裔詩歌不僅是推動美國詩歌發展的強大動力,而且還對美國的政治文化生活產生了深刻影響。美國非裔詩歌十分復雜,要對其進行總結并非易事。但是作者駕輕就熟,在細讀文本的基礎上發現了早期非裔詩歌文化協商的特點,首先從對詩人惠特莉和弗朗西斯·哈珀的分析入手,進而對哈萊姆文藝復興和黑人藝術運動進行總結,討論美國非裔詩歌中的文化協商問題。同時,作者還在多元文化的前提下,把非裔詩歌同政治聯系起來,探討政治與詩學的關系問題,如詩歌與政治、詩歌與宗教、詩歌與種族意識、詩歌與婦女主義等。在這一編里,作者把種族、政治、性別、倫理等看成文化的延伸,打開了研究美國非裔詩歌的新思路。
作者在研究既復雜又龐大的美國少數族裔詩歌時,雖然論及眾多族裔,但是其焦點仍然集中在美國印第安詩歌、美國猶太詩歌和美國非裔詩歌三個族裔上。在美國眾多的少數族裔群體中,這三個族裔的詩歌成就最大,影響深遠,最能說明美國少數族裔詩歌的總體特征。正如作者所說:“這三個族裔的詩歌各自以自己的方式形塑了美國詩歌的整體樣貌。”作者通過對這三個族裔的詩歌創作的研究,對美國少數族裔詩歌的發展歷史進行了總結,認為這三個族裔詩歌分別代表了與主流文化不同的三種關系,即原始與現代、邊緣文化與中心詩學、政治與詩學之間的關系。正是在這一總結的基礎上,作者揭示出美國少數族裔詩歌從原始走向現代、從邊緣文化趨向中心詩學、從政治主導走向政治與詩學融合的三種不同發展軌跡。
《多元文化視野中的美國少數族裔詩歌研究》一書不落窠臼,自有特色。作者對美國少數族裔詩歌創作的研究以作家作品為基礎,以詩學理論為旨歸,學術視野十分開闊。對美國少數族裔詩歌的研究既有總體把握,理論歸納;又有對具體詩人和作品的范例解剖,透徹分析,書中涉及詩人數以百計,重點論述詩人五十余人。作者從印第安詩歌開始,對美國少數族裔詩歌如何在多元文化背景中生存發展、借鑒革新、演變融合、保留個性的歷史進行全面梳理、評價和總結,能夠讓讀者從整體上充分認識和理解美國少數族裔詩歌的歷史經驗、詩學價值和現實意義。在某種意義上說,這部著作就是一部美國少數族裔詩歌發展史。
王卓文學基礎扎實,為人謙虛,用功勤奮,學風淳樸,毅力堅韌,以一人之力,圓滿完成了對多元文化視角下的美國少數族裔詩歌的研究。她的這部著作的出版,將在美國少數族裔詩歌研究中產生重要影響,為我國美國文學研究家們提供重要參考。我相信,王卓不會就此止步,而會把這部著作的出版作為自己的新起點,繼續努力,為我國美國文學研究再作貢獻。
2013年4月10日于吉隆坡
2015年10月10日修改于首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