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能源行業財稅政策及稅費水平的國際比較
- 史丹等
- 739字
- 2019-01-04 13:18:03
第二章 石油行業財稅政策與改革
石油行業關系到國民經濟穩定和國家安全,石油行業的財稅制度既有國內一般行業的特征,又有其本身的特征。財稅成本與加工和原油共同組成石油價格,財稅成本的合理性,直接關系到石油價格,繼而關系到整個國民經濟發展和全社會居民福利。作為居民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石油價格過低會導致粗放的石油消費,給環境和可持續發展帶來壓力;作為最重要的生產成本之一,石油價格過高又會威脅中國制造和中國工業的全球競爭力。
據國土資源部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年底,全國已探明油氣田共920個,其中油田673個,石油累計探明地質儲量為341億噸,建立了東北、新疆、鄂爾多斯、四川、渤海灣、南海等多個大油氣區,30個油氣生產基地。我國的石油資源分布不均,產量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山地、沙漠及黃土塬等地帶,開發勘探的難度比較大,對技術要求及成本費用的要求較高。石油資源在海域、東部及中西部地區、渤海灣盆地及松遼盆地的探明程度都達到了50%以上,處于勘探的中高程度,但待探明的石油資源還是很豐富的。據第三次全國石油資源評價結果,海洋石油資源量占全國石油資源總量的23%,勘探開發前景廣闊。石油行業的勘探開發需要進行大量的投資,2012年我國油氣礦產勘查投資786.11億元,90%左右來自社會資金。
石油行業壟斷程度高,從上游的勘探開采到下游的油品銷售,基本集中于四大企業手中。相對于大部分工業和制造業,油氣行業一直保持著較高的收益。尤其是上游領域,我國油氣開采領域10多年來毛利率一直保持在40%以上(除2009年初金融危機之外),而整個石化化工產業鏈上下游環節毛利率大多在5%—15%(Wind資訊,2014)。與之相對的一組數據是,上市公司年報中披露出中石油、中石化獲得高達政府上百億元的補貼,被媒體戲稱為“補貼王”。這也從側面反映出石油行業的財稅政策仍需進一步理順。
- 政府會計制度詳解與實務:條文解讀+實務應用+案例講解
- 稅務會計(微課版)
- 政府購買服務的理論與實踐研究
- 科研事業單位職務科技成果轉化實施、獎勵與納稅實務研究
- “營改增”后稅務稽查發展方向及應對研究
- 新編小型建筑施工企業財務管理一本通
- 立言:金融智庫實錄(第2輯)
- 金融與債務危機的國際政治經濟學分析:理論模型、實證檢驗及政策選擇(當代世界與中國國際戰略)
- 科技金融發展的理論與實踐:以陜西科技金融體系構建為例
- 財政與金融(第3版)
- 中國農產品期貨市場發展路徑研究
- 數字經濟發展趨勢與社會效應研究
- 企業合理避稅禁忌42例
- Microsoft Dynamics AX 2012 Financial Management
- 廣東地稅管理前沿:征管信息化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