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鎮水資源產權市場建設與管理研究
- 夏騁翔 李克娟等
- 1127字
- 2019-01-04 13:22:03
本書涉及的有關“水”的主要概念的界定與說明
(1)水資源:指可利用或有可能被利用的水源。這個水源,應具有足夠的數量和可用的質量,并能夠在某一地點為滿足某種用途而可被利用(197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定義)。按照這一定義,這樣的水源的形式主要包括地表水(江河湖泊、人工水庫)、地下水,凈化處理的循環再生水也可以滿足某種用途而作為水源被利用,也屬于水資源。水資源就像自然界的空氣一樣,具有生命必需性與非排他性,但卻存在分布的時空不均勻性與利害雙重性。
(2)城鎮水資源:根據我國城鎮水資源的消費形式而引出的概念,指城鎮及居民、企業可利用的水資源。城鎮的生產、生活消費的水資源一般都不是原水,而是原水經過一定程度的加工凈化后,通過城市基礎設施工程建設形成的水管網,配送到生產部門和居民社區,被消費利用,水管網的建設、維護與管理的費用要由水用戶根據水用量承擔,這樣水資源就有了商品的特性,故城鎮水資源又稱“水商品資源”(參見“水商品”詞條)。習慣上稱為自來水(參見“自來水”詞條)。
(3)水商品:屬于水資源。作為水資源的使用,由于從水源得到的水資源不能達到直接被利用的程度(主要指地表水),或難以直接得到(比如地下水),需要一定程度的加工處理,并且都要通過管網配送給使用者有償使用,水資源具有了商品的性質,這樣的一類水資源稱為水商品資源,簡稱水商品。城鎮生產生活使用的水資源都是這一形式,因此城鎮水資源又可以稱為水商品,自來水是其最具象的表達形式。再生水也屬于水商品,由于我國再生水的生產量還很低,故水商品(不含再生水)與自來水可以通用。對于瓶裝水,雖然也是商品,但其資源性已喪失,因此不屬于我們研究的水商品范疇(參看“城鎮水資源”詞條)。
(4)自來水:達到了我國飲用水標準的水商品,通過管網配送體系配送,是水商品(資源)的具象表達形式。自來水不包括水商品資源中的再生水。
(5)商品水:一般情況下與水商品通用。使用“水商品”強調水的資源稀缺性,涉及水資源的產權問題;使用“商品水”強調水的商品性,涉及水資源的自然屬性。
(6)水資源產權:由于水資源的特點,水資源產權(水權)都是指其用益權而非所有權(它不同于企業股權屬于所有權)。本書為城鎮水資源產權(水權)市場建設與管理,中心思想是探討城鎮水權的市場交易問題。為避免與“水企業的股權”相混淆,書中表述為“水資源產權(水權)”。
(7)水資源產權管理:現有的城鎮水資源市場是一個“薄市場”,不存在產權(水權)管理問題,城鎮水資源市場自由交換功能差,更多地屬于配給制,不存在真正的城鎮水權及其市場。建立這樣的市場并對其進行管理是我們研究的目標,為了避免與“水企業的產權(股權)管理”相混淆,書中表述為“水資源產權(水權)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