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之路
- 郝時遠
- 449字
- 2019-01-04 17:02:03
前言 從延安走來
在世界上,國民結構為多民族、多族裔(移民)的國家比比皆是。但是,像中國在憲法中申明“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則并不多見。為什么中國會形成統一的多民族古老國家?這是一個十分獨特的歷史故事;如何治理一個現代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也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現實問題。自秦漢建立統一的中原王朝至清朝覆滅,在兩千多年的幾十個朝代更迭中,中國延續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古代歷史;在近代遭受了當時世界上帝國主義列強的侵略,在一個世紀之久的存亡絕續危難中,中國維護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現代格局。這種歷史經歷在世界范圍內十分罕見,這是了解中國,尤其是理解“中國特色”不可或缺的基本前提。統一象征著穩定、牢固的國家體制,多民族意味著存在長期、復雜的民族關系。在這樣一個民族多樣的統一國家中實現現代的繁榮發展,必須具備有效處理和正確解決民族問題的國家治理能力。當代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道路抉擇、制度設計、政策指向,并非出自高文典冊的廟堂之中,而是源自黃土高原窯洞的燭光之下。所以,“延安的經驗在中共歷史上是極其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