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章 歷史時期西北地區農業環境變遷研究

西北地區農業生產與環境變遷密切相關,千百年來創造的燦爛農耕文明是人們與大自然抗爭以及適應的過程取得的。西北地區的地貌輪廓大約在晚新生代前后 ( 約350萬—260萬年前) 基本形成。直到新石器時代(約6000年前),西北地區除原始荒漠外,巨大區域呈現原始草原和森林風貌。地理、地質學家的長期研究證明,在最近800萬年前后,隨著青藏高原隆升和東亞季風形成,我國西北地區開始逐步向干冷方向發展,粉塵堆積 (相當于現代黃土堆積的前身) 開始發育,生態景觀在多次旋回的基礎上總體以森林草原—草原疏林為主。在距今260萬年前后地球進一步變冷,北半球冰川增大,青藏高原強烈抬升,西北地區進一步變干,黃土開始堆積,沙漠進一步擴大,至此西北地區的地表輪廓大致定型。歷史時期西北地區農業環境變遷除氣候變化、自然災害和自身變化因素影響之外,大部分或多或少都有人文因素影響的痕跡。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黎川县| 镇沅| 墨江| 门源| 恭城| 东乡| 云霄县| 富裕县| 平凉市| 和政县| 恩平市| 武义县| 山西省| 舟曲县| 门源| 驻马店市| 营口市| 阿克苏市| 蒙自县| 大冶市| 庆阳市| 卢龙县| 扬中市| 那曲县| 滨海县| 定陶县| 江津市| 富宁县| 庆阳市| 嘉善县| 南岸区| 西安市| 大安市| 武汉市| 潍坊市| 衡东县| 武夷山市| 炉霍县| 昭平县| 巫山县| 阜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