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眾籌之巔:互聯網浪潮下的創業和金融
- 盛佳 楊倩 楊東 黃朝科
- 1816字
- 2019-01-04 15:54:00
序
股權眾籌是時代發展的必然選擇
馬慶泉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孟加拉鄉村銀行總裁尤努斯教授提出普惠金融的概念,他認為,每個人都應該享有獲得金融服務機會的權利。只有當每個人擁有金融服務的機會,才能讓每個人有機會參與經濟的發展,才能讓每個人有機會享有財務自由和精神自由,才能實現社會的共同富裕,建立和諧美好的世界。
股權眾籌就是基于互聯網,能夠最大限度地實現普惠金融的一種嶄新的金融業態。作為一種徹底脫媒、直接融資的形式,可以說,它既是投資銀行業務前端的延伸,也是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新業務領域,也必將成為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
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使得股權眾籌成為最符合“普惠金融”理念的股權籌資方式,具有最廣泛的潛在用戶群。普惠金融不同于政策性金融,也有別于其他普遍金融服務,它不是政府扶貧,而是既要履行社會責任又要遵循商業可持續原則的新型金融服務。股權眾籌業務是通過互聯網平臺進行的股權融資活動,相對于IPO股票發行,股權眾籌不需要券商承銷;相對于新三板掛牌,股權眾籌不需要主辦券商和做市商。傳統投行業務對于項目要求較高,而對于中小微企業來說,由股權眾籌來承擔融資職能,延伸了傳統投行的業務領域。正因為如此,股權眾籌業務為專業性的私募PE投資、創業投資公司提供了獨特的業務渠道;被投企業的發展,會為PE投資、創業投資帶來更多的機會和回報。
我們知道,一個企業的不同發展階段,對資金的需求是不同的,而每個階段的融資方式也相應有所不同。大量未達到掛牌和IPO條件的中小企業一直以來都面臨融資難、融資貴的難題。雖然這些企業的融資需求非常強烈,但券商對規模小或盈利能力較差的企業不感興趣,比如當前就普遍發生很多企業申請新三板掛牌卻被券商拒之門外的現象。中小企業的股權融資道路不通,債權融資道路同樣艱難。而近兩年被爆炒的P2P,其實融資成本也非常高,超過很多企業的承受能力。在這樣的背景下,股權眾籌應運而生,風險控制能力好、想企業之所想、急企業之所急的股權眾籌平臺,必將受到中小企業的熱烈歡迎。可以說,在國家“互聯網+”和雙創的戰略驅動下,創新的股權融資是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內生需要而產生的新生事物,是金融發展的必然要求。
英美等歐美國家對股權眾籌都非常重視,并把放寬準入、支持發展、適度監管提上了立法日程。例如美國頒布的《喬布斯法案》及其補充條款,對募集規模、募集方式與信息披露都做了具體的規定,例如所謂的微型IPO,允許小微企業通過股權眾籌可以募集5000萬美元的融資。近幾年來,英國已經形成了一個良好的眾籌投資市場,這對年輕企業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2012年至2014年之間,英國的股權眾籌增長了410%,價值約8400萬英鎊(約1.29億美元)。據非營利組織Nesta介紹,超過一半的公司通過這種眾籌方式募集資金,并在募集成功之后增加了就業機會。
歐美國家的實踐和立法監管,對我國股權眾籌的發展都有借鑒作用。誠然,任何一種金融業態的誕生,新的融資工具的出現,都會伴生相應的風險,這是一枚硬幣的兩面,是宏觀風險收益對稱論的體現。股權眾籌作為新興的融資模式,在提高公眾參與度、拓展投資者投資途徑、為融資方開辟了新的融資通道的同時,也會隱含一些需要防范的風險。只要我們未雨綢繆,做好防范,是可以使這個新生事物健康發展的。
股權眾籌是一種股權投資,天生就具有股權投資周期長、流動性差、風險度高等特征,其投資理念、風險控制與其他形式的金融產品有其性質上的區別,應該說,廣大普通投資者對股權眾籌還比較陌生。因此,需要加強股權眾籌知識的普及和投資者教育。這有利于合格投資者強化風險意識,避免參與社會上的非法集資,并理性參與到正當的股權眾籌投資中來。目前,股權眾籌在我國還處于產生和發展的初期階段。市場上有不少形形色色的其他類型的融資項目,搭順風車,也都戴上了眾籌的桂冠,這里面隱藏著許多問題和風險。因此,亟待厘清概念和范圍,使股權眾籌這個新生事物能夠發揮它應有的積極作用。
本書作者之一的楊倩是互聯網金融的最早參與者,也是在中國最早介紹股權眾籌并進行實務操作的專家之一。她出版過幾本關于股權眾籌的專著,在這個領域里有相當的影響力。值這本新著出版之際,她約我寫一點文字,不敢說是作序,權當對她新著出版的祝賀吧。
(馬慶泉:香山財富論壇副理事長,北京香山財富投資管理公司董事長,經濟學博士、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博士生導師。歷任廣發證券總裁,嘉實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廣發基金董事長,中國證券業協會秘書長、副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