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圖解!真賬實操教你學稅務處理
- 朱菲菲
- 3573字
- 2019-01-04 15:26:33
你不得不知的“營改增”
“營改增”是我國稅法中變動最大的部分,這一措施解決了不少納稅企業的經營難題,讓很多企業在這一政策下獲益。所以,企業要了解“營改增”的相關事宜以及“營改增”后稅務處理的變化情況。
“營改增”涉及的范圍和稅率
“營改增”是營業稅改征增值稅的簡稱,主要涉及的范圍是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交通運輸業包括:陸路運輸、水路運輸、航空運輸和管道運輸;現代服務業包括:研發和技術服務、信息技術服務、文化創意服務、物流輔助服務、有形動產租賃服務和鑒證咨詢服務等。到2016年年底,“營改增”的范圍進一步擴大,涉及大部分行業和地區,比如,建筑業、金融業、物流業和銷售服務業等。
“營改增”后,增值稅增加了6%(服務業)和11%(交通運輸業)這兩檔低稅率。在實際的納稅工作中,交通運輸業的增值稅稅率水平基本在11%~15%之間,而現代服務業的增值稅稅率水平基本在6%~10%之間。
除此之外,廣告代理業也在“營改增”的范圍內,適用稅率為6%。主要是利用圖書、報紙、雜志、廣播、電視、電影、幻燈、路牌、招貼、櫥窗、霓虹燈、燈箱和互聯網等各種形式作為客戶的商品、經營服務項目、文體節目、通告及聲明等委托事項進行宣傳并提供相關服務的業務活動,包括廣告的策劃、設計、制作、發布、播映、宣傳和展示等。
“營改增”的特點和應納稅額計算規則
“營改增”的最大特點是減少重復征稅。這樣可以促使社會形成更好的良性循環,有利于企業降低稅負,是一種減稅政策。
當前經濟形勢下,全面實施“營改增”可以促進有效投資帶動供給,以供給帶動需求。對企業來說,減少稅負就能有效提高盈利能力,就有可能進一步推進轉型發展。
“營改增”避免了營業稅重復征稅、不能抵扣和不能退稅等弊端,實現了增值稅“道道征稅,層層抵扣”的目的。而“營改增”后,企業的應納稅額有不同的計算規則,比如,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的應納稅額計算規則有明顯的不同,如表1-10所示。
表1-10

另外,除了新增的6%和11%兩檔低稅率外,在一些行業中也采用特定的征收稅率,比如,建筑業一般納稅人征收11%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可選擇簡易計稅方法征收3%的增值稅;房地產開發企業征收11%的增值稅,個人將購買不足兩年的住房對外銷售,按照5%的征收率全額繳納增值稅,個人將購買兩年(含)以上的住房對外銷售則免征增值稅;生活服務業征收稅率為6%,免稅項目有托兒所、幼兒園提供的保育和教育服務及養老機構提供的養老服務等;金融業征收稅率為6%,免稅項目有金融機構農戶小額貸款、國家助學貸款、國債、地方政府債、人民銀行對金融機構的貸款等的利息收入。
“營改增”后,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的確定
《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實施辦法》第四十五條對增值稅納稅義務、扣繳義務發生時間進行了明確的規定。下面介紹具體內容,并對其中部分內容進行相應解讀。
內容一:納稅人發生應稅行為并收訖銷售款項或取得索取銷售款項憑據的當天;先開具發票的,為開具發票的當天。收訖銷售款項,是指納稅人銷售服務、無形資產、不動產過程中或者完成后收到款項。取得索取銷售款項憑據的當天,是指書面合同確定的付款日期;未簽訂書面合同或書面合同未確定付款日期的,為應稅服務、無形資產轉讓完成的當天或者不動產權屬變更的當天。
解讀:針對“收訖銷售款項,是指納稅人銷售服務、無形資產、不動產過程中或者完成后收到款項”,確認應稅行為納稅義務發生時間應以發生應稅行為為前提;除了提供建筑服務、租賃服務等采取預收款方式外,在發生應稅行為之前取得的款項不屬于收訖銷售款項,不能按照該時間確認納稅義務發生。
納稅人發生應稅行為,由于增值稅實行憑專用發票抵扣稅款的方法,購買方在取得銷售方開具的專用發票后,即使還沒有向銷售方支付相關款項,仍然可以按照有關規定憑專用發票抵扣進項稅額。因此,如果再以收訖銷售款項或取得索取銷售款項憑據的當天作為銷售方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就會造成增值稅的征收與抵扣脫節,即銷售方還沒有申報納稅,購買方就已經提前抵扣了稅款。
內容二:納稅人提供建筑服務、租賃服務采取預收款方式的,其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收到預收款的當天。
解讀:針對“提供建筑服務、租賃服務采取的預售款方式,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收到預收款當天”。比如,某試點納稅人出租一輛小轎車,租金為5000元/月,但出租轎車的車主預收了租用轎車的人一年的租金,共計60000元,則出租轎車的人應在收到60000元租金的當天確認納稅義務發生,并按60000元確認收入和所應繳納的稅款。
內容三:納稅人從事金融商品轉讓的,為金融商品所有權轉移的當天。
內容四:納稅人發生本辦法第十四條規定情形的,其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服務、無形資產能讓完成的當天或者不動產權屬變更的當天。
解讀:針對“其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服務、無形資產轉讓完成的當天或者不動產權屬變更的當天”。除以公益活動為目的或以社會公眾為對象外,向其他單位或個人無償提供服務的以及向其他單位或個人無償轉讓無形資產或不動產的,應視同發生應稅行為繳納增值稅。由于無償提供應稅服務、無償轉讓無形資產或不動產不存在收訖銷售款或取得索取銷售款項憑證的情況,因此,其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確定為應稅行為完成的當天。
內容五:增值稅扣繳義務發生時間為納稅人增值稅納稅義務發生的當天。
改革前的業務改革后如何開具發票
2016年5月1日“營改增”試點全面推開,但企業的業務并不會因為這一變化而前后斷開,“營改增”發票如何銜接,改革前的業務如何在改革后開具發票成了企業關注的熱點。
(1)普通發票可使用至2016年6月30日
小規模納稅人在地稅機關領取的普通發票,2016年4月30日未使用完畢的,可繼續使用至2016年6月30日;2016年6月30日仍未使用完畢的,7月1日起需到地稅機關辦理發票繳銷手續。
(2)已申報營業稅未開具發票的,可于2016年年底前補開增值稅普票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有關稅收征收管理事項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6年第23號)的規定,自2016年5月1日起,地稅機關不再向試點納稅人發放發票,但已經領取的地稅機關印制的發票可繼續使用至2016年6月30日。
企業在地稅機關已申報營業稅未開具發票的,且2016年5月1日后需要補開發票的,可于2016年12月31日前開具增值稅普通發票(稅務總局另有規定的除外),但對于房地產企業在時間上的規定有所放寬。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發布〈房地產開發企業銷售自行開發的房地產項目增值稅征收管理暫行辦法〉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6年第18號)的規定,小規模納稅人銷售自行開發的房地產項目,2016年4月30日前收取并已向主管地稅機關申報繳納營業稅的預收款,未開具營業稅發票的,可以開具增值稅普通發票,不得申請代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沒有開具增值稅普通發票的時間限制。
(3)建筑業“總分包”營業稅發票在期限內可抵扣
2016年5月1日,建筑業全面納入“營改增”的試點范圍。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發布〈納稅人跨縣(市、區)提供建筑服務增值稅征收管理暫行辦法〉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6年第17號)的規定,納稅人跨縣(市、區)提供建筑服務的,按以下公式計算應預繳稅款。適用一般計稅方法計稅的,應預繳稅款=(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支付的分包款)÷(1+11%)×2%;適用簡易計稅方法計稅的,應預繳稅款=(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支付的分包款)÷(1+3%)×3%。
納稅人按照上述規定從取得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中扣除支付的分包款,前提應當取得符合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合法有效憑證,否則不得扣除分包費。這些憑證有:一、從分包方取得的2016年4月30日前開具的建筑業營業稅發票,在2016年6月30日前可作為預繳稅款的扣除憑證,過期無效;二、從分包方取得的2016年5月1日后開具的,備注欄注明建筑服務發生地所在縣(市、區)項目名稱的增值稅發票;三、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其他憑證。
(4)“營改增”后個人出租房屋仍可到地稅機關開票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委托地稅機關代征稅款和代開增值稅發票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6年第19號)的規定,“營改增”后由地稅機關繼續受理其他個人出租不動產的申報繳稅和代開增值稅發票業務,以方便納稅人辦稅。
這里的其他個人是指自然人,即“營改增”后,個人出租房屋和以前一樣,可以到房屋所在地地稅機關代開房租發票,不過拿到手的不再是地稅發票,而是由國家稅務總局監制的增值稅普通發票或增值稅專用發票。發票的左上角有“代開”字樣,“銷售方”欄中將有代開單位的相關信息,備注欄中有出租方的個人信息和房屋的詳細地址。
“營改增”后稅率易錯的37種應稅行為
“營改增”后,國家對部分行業的特定業務在納稅上作了特別的規定,比如有形動產融資性售后回租,不按“有形動產租賃服務”17%納稅,而按“貸款服務”6%納稅,且“貸款服務”屬于不可抵扣范圍。而稅率易錯的應稅行為達到37種,下面通過表1-11了解這些應稅行為。
表1-11

續表

續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