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意識主要是指見之于政治思想、政治觀點以及對政治現象的態度和評價中的思想傾向與意識狀況。根據黨員政治意識的強弱高低,就可以判斷他對于政黨、政治的看法、立場和思想傾向,也就可以判斷其政治價值觀和政治覺悟性。政治意識具有廣義和狹義兩種含義,從廣義看,政治意識是一個國家或某個既定組織的成員對于政治及其相關范疇的體認、感知和覺悟。從狹義看,政治意識特指一個政黨的成員和組織基于政黨的屬性和活動而具備的根本的政治性的心理認知與情感認同,表現為信奉和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恪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約束自身實踐行為的思想意識和思想覺悟。政治意識實際上屬于政治文化中的政治心理傾向,不同于意識形態,從內涵上來看,包括政治認知、政治情感和政治態度三個方面;從外延上來看,包括政治信仰認同意識和黨的意識兩個層面。
第一節 習近平談政治意識
在改革開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任務進入到新階段、中國的發展面臨新形勢和新任務的時刻,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正式明確提出“政治意識”這一命題,顯然具有深刻的社會背景、思想背景和實踐背景。習近平早在2011年中央黨校的講話中就提到了黨校學員和干部的“政治意識”問題。他指出:加強黨性修養,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創業意識,提高堅持和貫徹民主集中制的自覺性,加強團結協作,樹立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的良好形象。[1]
2013年1月29日,習近平到武警部隊視察,并通過視頻系統向正在青海、甘肅、四川等地執行任務的武警部隊官兵表示慰問,勉勵大家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使命意識、責任意識,扎實有效地做好維護社會穩定工作,為地方繁榮發展和長治久安做出新的更大貢獻。[2]
2013年7月12日,習近平在河北省調研指導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時強調:要結合活動加強思想政治建設,用嚴格的尺子衡量自己,用很高的標準要求自己,用無私無畏的勇氣對照、檢查、改進、提高自己,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自覺在大局下想問題、做工作。[3]
2013年11月7日,習近平在視察國防科學技術大學時強調:要毫不動搖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根本原則和制度,加強軍魂教育,強化官兵政治意識、政權意識,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動性、針對性、實效性,做到始終同黨中央、中央軍委保持高度一致,堅決聽從黨中央、中央軍委指揮。[4]
2014年10月30日,習近平在全軍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抓好全軍政治機關和政治干部隊伍建設,強化政治意識、陣地意識、大局意識,努力學軍事、學指揮、學科技,努力建設對黨絕對忠誠、聚焦打仗有力、作風形象良好的政治機關和政治干部隊伍。[5]
2016年1月5日,習近平在視察第13集團軍時強調:要把部隊各級黨委班子和團以上領導干部搞堅強,堅持以身作則、以上率下,自覺強化政治意識、看齊意識、帶頭意識,自覺堅定政治信念、站穩政治立場、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做政治上的明白人。[6]
2016年1月29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指出,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加強黨的領導關鍵是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只有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才能使我們黨更加團結統一、堅強有力,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2016年6月27日,習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十五次會議上強調:地方是推進改革的重要力量。各級黨委要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改革部署,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增強改革定力,聚集改革資源,激發創新活力,抓實目標任務、精準落地、探索創新、跟蹤問效、機制保障,更加富有成效地抓好改革工作。[7]
2016年7月1日,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再次指出:全黨同志要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切實做到對黨忠誠、為黨分憂、為黨擔責、為黨盡責。[8]
2016年11月1日,習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十九次會議上強調:要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定不移抓好各項重大改革舉措,既抓重要領域、重要任務、重要試點,又抓關鍵主體、關鍵環節、關鍵節點,以重點帶動全局,把各項改革任務落到實處。[9]
2016年12月5日,習近平在紀念萬里同志誕辰10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中國共產黨人的堅強黨性,是我們黨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提高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的重要保證。我們一定要自覺堅持和維護黨的領導,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自覺站在黨和人民立場上,做到對黨忠誠、為黨分憂、為黨擔責、為黨盡責,經受住歷史和人民檢驗。[10]
2016年12月26日至27日,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的民主生活會上強調:要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持以黨的旗幟為旗幟、以黨的方向為方向、以黨的意志為意志,當政治上的明白人。對黨忠誠,關鍵是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四個意識”不是空洞的口號,不能只停留在口頭表態上,要切實落實到行動上。大家要以黨的基本路線為根本遵循,認真領會和正確把握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多從人類發展大潮流、世界變化大格局、中國發展大歷史來認識和把握黨的基本路線,深刻領會為什么基本路線要長期堅持。[11]
2017年1月6日,習近平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七次全會上強調:黨的高級干部要做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的表率,始終把握正確政治方向,堅持政治立場和政治原則,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堅守正道、弘揚正氣,堅持原則、敢抓敢管。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最終要落腳在看齊上。黨的高級干部要自覺經常同黨中央對表,校準自己的思想和行動。各級領導干部要自覺站在黨和國家大局上想問題、辦事情,把黨中央的大政方針不折不扣落實到位。[12]
2017年2月13日,習近平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強調: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保證全黨令行禁止,是黨和國家前途命運所系,是全國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堅持黨的領導,首先是堅持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全黨必須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每一個黨的組織、每一名黨員干部,無論處在哪個領域、哪個層級、哪個部門和單位,都要服從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確保黨中央令行禁止。[13]
2017年6月30日,習近平在視察駐香港部隊時強調:要強化政治意識、政權意識、大局意識,增強維護“一國兩制”的責任擔當。要枕戈待旦,常備不懈,扎實做好軍事斗爭準備,發揮定海神針作用。要保持部隊高度集中統一,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高度重視做好依法治軍工作,鍛造具有鐵一般信仰、鐵一般信念、鐵一般紀律、鐵一般擔當的過硬部隊。[14]
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必須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自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完善堅持黨的領導的體制機制,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提高黨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確保黨始終總攬全局、協調各方。
第二節 政治意識是黨內政治認同的核心
政治意識不僅是人類生活在政治領域的體現,也是執政黨的政治主張和執政理念,始終處于政治領域的核心地位。政治意識是基于政治認知和偏好(價值判斷)的政治信念、政治立場、政治態度以及受政治信念、立場和態度支配的政治行為定式等。政治意識既可以沉淀于政治心理,成為政治文化的一部分,也可以作為一種外在的政治思想、政治觀點和意識形態而存在。
一、政治意識是政治活動的內在精神力量
政治意識是個人政治價值觀念的具體表現,是通過各種途徑獲得的政治知識加工而形成的政治觀念。作為自覺的政治思想觀念,政治意識不僅通過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等對人們的活動進行規范和約束,而且通過對人的政治活動的全過程和全方位的滲透,構成支配人的政治活動的內在精神力量。政治生活關心的是人類主觀能動性在政治生活領域如何發揮出更有效的作用,進而推進政治發展,終極目標是如何促進政治進步的問題。政治意識構成政治系統的基礎和環境,是政治的隱性結構,作為一種無形的精神力量,驅動和指導政治主體的政治行為,進而影響社會的政治面貌,促進或制約政治發展。[15]政治意識引領政治生活,必須遵循政治意識多元化與指導意識一元化的原則。在日益多元化的社會中,政治意識多元化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
我們黨是靠革命理想和鐵的紀律組織起來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沒有強烈的政治意識,黨的團結統一就是一句空話。不講政治,就會與黨的性質和宗旨相背離,就會與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相抵觸,對黨和人民事業有百害而無一利。從歷史上看,凡是黨內政治意識強的時期,黨和人民的事業就會順利發展;反之,政治意識一旦薄弱,黨和人民的事業就會遭受挫折。因此,政治意識這根弦永遠不能松,要牢牢記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實在行動上。
中國共產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講政治是最鮮明的特點和優勢。毛澤東同志強調“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鄧小平同志指出“到什么時候都得講政治”,就是這個道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從嚴治黨的一系列重要論述中,政治問題始終是根本性的大問題,政治上的要求始終擺在首要位置,講政治、增強政治意識是貫穿始終的思想主線。
對于各級領導干部來說,政治意識是必備的品格,是提高駕馭全局能力的前提。增強政治意識,就是要始終做到政治方向不偏、政治信仰不變、政治立場不移,確保對黨和人民的絕對忠誠。黨員干部只有保持政治上清醒與堅定,才能承擔起組織賦予的使命,更好地帶領團隊圓滿地完成重任。如果不善于從政治上識別問題和解決問題,就難當大任,難受重托。這是因為,如果政治敏銳性不強,關鍵時刻就會出現政治上的搖擺,甚至會犯大錯誤。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無論在任何時候都不能頭腦糊涂,特別是在一些大是大非問題上,必須有著清醒的認識和判斷,切實增強政治堅定性、政治敏銳性、政治鑒別力和政治執行力,始終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黨的集中統一。
二、政治意識是馬克思主義信仰的集中體現
從階級性考察,任何政治意識都是一定階級或社會集團利益的反映,它通過描繪美好的愿景、提出明確的奮斗目標,形成一種社會價值導向,讓社會成員接受、認同該政治意識所要求的共同信念,達到價值觀念和政治思想上的一致,從而使得統治階級實現社會控制和社會治理的目標。一旦政治意識分裂,一個國家的民族精神解體,政黨政治和國家制度就會瓦解。馬克斯·韋伯認為,被統治者除了對權力的外在服從外,還應當內在地對權力統治具有發自內心的不可動搖的信任和深厚待久的忠誠。如果缺失這種忠誠和信仰基礎,那么權力的統治只是一種赤裸裸的暴力,服從也只是一種被動的屈從。暴力雖然能帶來一時的安定,但卻無法獲得社會的長治久安。歷史和現實告訴我們,越是能夠在最大程度上代表全社會各階級、各階層社會成員利益的政治意識,越是能夠獲得廣大人民群眾的認同和支持,也就越能維護和鞏固本階級的政治統治。反之,則會遭到反對,甚至釀成政治統治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