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西安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已經有一百萬年的“高齡”。早在遠古時期,就已經有藍田古人類在這里活動。到了距今7000年前,仰韶文化誕生在了這處美麗的地方,而城垣的雛形也逐漸形成。中國進入封建社會之后,從西周開始,西安作為中國的政治文化中心長達1100多年,有13個朝代在此建都,歷史文化名城實至名歸。
西周時期,西安被稱為“豐鎬”。當時,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別建造了豐京和鎬京,而豐鎬的得名便是取自“豐京”和“鎬京”的第一個字。武王伐紂之后,商代結束,周王朝正式登上歷史舞臺,而西安也開始了都城之旅,成為了周王朝的都城。
秦朝時期,誕生了被譽為“世界八大奇跡”的兵馬俑,它的發現把西安這座城市烘托得更加厚重。兵馬俑位于如今的西安市臨潼區,《帶著文化游名城——老西安記憶》中對于兵馬俑也有詳細的介紹,可以帶您進行深入的了解。
公元前202年,劉邦在和項羽的爭奪中取得最后的勝利,成功建立西漢王朝,而西安又一次成為上天的寵兒,被選為都城,在很長時間內都是全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在歷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隋唐時期,經過長期的建造,長安城中的建筑已經極具規模,把封建社會巔峰時期的宏偉氣魄充分體現出來,布局整齊、東西對稱,這在中國建筑史、城市史上產生了巨大影響。
五代時期,西安數次更名。元朝時,馬可·波羅曾游歷至此,對西安贊譽有加。明朝時期,京兆正式被更名為西安,而現在的西安格局也處處透露著明朝的時代氣息。清朝時,西安城內并沒有多大的變動,設置依舊,只是在城東北和城東南分別修建了滿族和漢軍駐防城。據說,庚子之變時,慈禧和光緒曾逃到西安,居住時間長達一年。
民國時期,中國共產黨在陜北地區建立起蘇維埃政權,西安則成為國民黨的重要前線。1936年底,在這里發生了著名的西安事變,成為全國走向抗日民族戰爭的轉折點。1949年,西安解放。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后,西安被定為陜西省省會。
這就是西安的歷史,一個充滿深厚文化底蘊的城市,您想要對這座城市有更深的了解嗎?《帶著文化游名城——老西安記憶》會帶著您走進西安,讓您對西安有個全方位的了解。值得一提的是,本書帶有強烈的趣味性,在每章下還分有很多小節,每個小節的題目以問題的方式為您呈現,如“西安最早的原始居民是誰?”“禪經寺為何會有閻王殿的稱號?”“臘月二十三這天為何要送亮?”“貴妃雞翅與楊貴妃有何關系?”“老子真的在終南山上講過《道德經》嗎?”“韓信真的被埋葬在灞橋附近嗎?”等,這些問題,書中會通過故事性的描述為您一一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