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節 金融科技是凈化經濟環境的殺手锏

印度發布的廢鈔令本意在于打擊腐敗和假幣,但結果卻差強人意。

2016年11月8日,印度總理莫迪突然宣布,500盧比和1000盧比面值的鈔票從當日午夜起退出流通,即這兩類紙幣不再是合法貨幣。莫迪稱,此舉是為了打擊印度的黑色經濟。廢鈔令導致印度86%的現金頓時無法流通,居民被迫將500盧比和1000盧比面值的鈔票存入銀行。

同時,政府為了鼓勵與支持智能支付或稱電子支付,要求銀行提高ATM機上提取現金的手續費率。一些商業銀行ATM機上可免手續費取款5次,但這之后每次取款手續費將達到20盧比;如果是在一家未開戶的銀行A T M機上取款,免費取款次數僅有3次,之后每次取款也將收取20盧比手續費。

印度政府大力廢除大面額鈔票,提高現金提取手續費率,進而推行電子智能支付的思路與政策目標是完全正確的,折射出印度政府緊跟互聯網金融或金融科技步伐的主導思想與政策導向。

在印度推行金融科技的先天條件比較充分。印度的官方語言為英語,與美歐在文化科技上較容易接軌。印度的計算機科技水平在世界處在領先地位,推行金融科技有人才儲備與科技實力。雖然印度人口眾多且經濟落后,但是通過互聯網,特別是以移動互聯網為平臺來拓展經濟與金融科技的融合,這或許是實現經濟“超越”的最佳途徑。加之,印度現任總理莫迪是一個勇于接受新事物并致力于打擊貪污腐敗的領導人,推進貨幣電子化,利用智能支付手段查處腐敗黑金交易就成為其殺手锏。

這也是筆者此前闡述過的,數字貨幣、電子貨幣、智能支付的發展,其最大受益者是政府的原因。只要以數字貨幣全面代替現金交易,任何人、任何組織、任何團體的所有財富交易都將在網絡上留下數字痕跡,這些數字痕跡是可追尋、可查證、可分析、可挖掘的。任何腐敗、洗錢黑金交易都將無處遁形。

政府是數字貨幣時代最大受益者,政府應該最有推進金融科技發展的積極性。敏銳的北歐國家政府是推進電子貨幣、智能支付最積極的國家。沒有想到的是亞洲的印度率先在金融科技上發力了。當然,按照莫迪的話語,此舉是為了打擊印度的黑色經濟。

然而,任何事情包括金融科技都不可揠苗助長。印度官員為了推行智能支付手段的使用可謂煞費苦心,然而,結果卻并不盡如人意。提高獲得現金的難度并不一定能促進電子支付的使用,反而可能令經濟發展受阻,因為印度大多數經濟活動是“非正式的”。當一個國家的地下經濟產業鏈成為整個經濟拉動力的組成部分時,雖然金融科技的智能支付手段能夠徹底剎住這種交易,但是必然會給經濟帶來陣痛。如果能夠保持定力,忍耐住這種陣痛的話,那么整個經濟將走向陽光化,整個國家產業將邁上公平公開之路,一個良性社會經濟形態就產生了。

這告訴我們,以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智能化等為基礎技術的金融科技在促進一國經濟公平化、政治陽光化,鏟除地下黑金產業鏈條上作用巨大。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與樞紐,金融科技是經濟陽光化、公平化,消除經濟毒瘤的殺手锏。

金融科技能夠徹底凈化整個經濟發展環境,促進真正意義的公開、公正、透明、法制的市場經濟發展,并能夠產生凈化政治環境,促進建立透明、干凈的政府等作用,這個意義太重大了。

雖然印度在推進智能支付上有點揠苗助長或操之過急,一時導致印度北部地區超過90%的ATM機上沒有現金。南部地區的狀況也不容樂觀,約65%的ATM機無法取出現金。ATM機現金枯竭的問題跟廢鈔令有直接關系,許多ATM機還在升級中?,F在民眾已經開始囤積2000盧比面值的紙幣,貨幣供需方存在巨大的失衡。盡管如此,仍然必須肯定印度政府的做法與方向。

只要印度能夠挺過一時困難,并且堅持下去,那么,等民眾養成習慣后,印度的金融科技定將會迎來燦爛的春天。

同時提醒智能支付以及移動支付發達的國家包括中國在內,印度金融科技市場潛力巨大,應該著手盡快介入,占領印度智能支付市場。這個機會或不能錯過。

· 金融領域將最快實現AI的商業價值

從英國科學家斯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 king)再度警告世人機器人百年內將控制人類,到美國201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安格斯·迪頓(Angus Deaton)警告稱,機器人和自動化的增長,可能會消滅全球各地數以百萬計的就業機會,再到谷歌AlphaGo擊敗世界頂級圍棋選手李世石及圍棋Master擊敗柯潔、聶衛平等全球頂級棋手……機器人特別是人工智能機器人的廣泛應用,正在帶來前所未有的大變革。這種大變革或比預想的要來得早、來得快。

無利不起早。人工智能將會在回報率最高的領域率先發力。人工智能機器人說到底是一種資本,資本的屬性就是哪里回報率最高就往哪里奔去。那么,人工智能會在哪里尋找第一個突破口呢?

集企業家、科學家于一身,特別是作為最早研究人工智能的頂級專家李開復預言:金融將是最快實現人工智能(AI)商業價值的領域之一。

李開復在人工智能技術以及商業應用上最有發言權。1988年,李開復開發的“奧賽羅”人機對弈系統,擊敗人類的黑白棋世界冠軍而名噪一時。李開復還曾幫助IBM組織深藍團隊。當年,李開復“發掘”了擊敗國際象棋世界冠軍卡斯帕羅夫的電腦“深藍”設計者許峰雄并將其引薦給IBM。李開復和許峰雄都是卡內基·梅隆大學校友。后來李開復回到中國開設創新工廠,將科技研究與實踐和商業應用緊密結合起來。對于目前火熱的人工智能研究與應用,李開復的觀察角度與常人或有本質區別。

李開復認為,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及產業的應用,人工智能會產生巨大的經濟價值。其中,金融領域將會是人工智能(AI)最快產生商業價值的領域之一。這不無道理,主要是基于以下原因做出的判斷:以量化交易為例,現在很多人買賣股票,并不是基于經驗和感性的分析,而是通過分析數據做出投資判斷,而這一部分的工作在未來基本會被機器所取代。因為沒有人能夠像機器人一樣分析數字,機器人篩選項目的錯誤率不見得比一個投資團隊更高,因此,在金融領域,人工智能是可以獲得直接的商業回報的。

這不由令人想起2016年年初,困難重重的德銀、高盛、摩根大通以及日本一些機構,都開始斥巨資研發智能投顧。到2016年第四季度,有消息說,美國公司智能投顧分析的準確率高達70%,而日本高達80%。此后,筆者撰文指出,連金融業最高端的職業金融分析師都可能被人工智能所代替,那么整個金融行業就沒有不可能被人工智能替代的崗位。金融行業包括銀行業受到的沖擊越來越大,而且比預想的要快很多?,F在看來這個判斷是非常正確的。

人工智能率先發力于金融行業,當然是沖著金融業遠遠高于社會平均回報率的高回報而來的。如果智能投顧研發成功的話,那么將會給研發者帶來立竿見影的現金高回報。雖然研發階段一次性投入較大,但基本是一勞永逸的。美國金融機構測算過,智能投顧要比聘用金融分析師成本低許多。這種誘惑力太大了。

這對中國的啟發最大。中國是互聯網金融的發源地,但是面對互聯網金融2.0版的金融科技,中國的領先優勢正逐漸喪失。而一些機構卻在炒作智能投顧的概念,而其本身連智能投顧是什么都沒有搞明白。

中國應該迅速覺醒過來,在互聯網金融的基礎上,迅速開始探索智能投顧等金融科技領域。在這方面要有一批像李開復這樣導師級的科學家領銜,同時,還要依靠阿里巴巴、百度、騰訊等大型互聯網企業,共同發力,特別是人工智能研發實力強的百度應該迅速介入智能投顧研發。

傳統金融機構自行研發智能投顧,在技術、人才、基礎數據等方面都沒有比較優勢,“性價比”太低。因此,大型金融機構包括銀行等應與大型互聯網企業合作。

總之,金融科技特別是人工智能對金融業的沖擊已經不可避免,所有金融企業以及金融從業者都應該感到前所未有的危機,都應該有兵臨城下的強烈緊迫感。

· 中國金融科技的科技含量有待提高

2016年10月,畢馬威與H2 Ventures的報告顯示,全球前五大金融科技創新企業中有四家來自中國,螞蟻金服排名全球第一。隨著中國創新公司數量迅速上升,英國可能失去全球領先金融科技中心的地位。

全球排名前五的金融科技創新企業中有四家都來自中國,反映了中國金融科技“無可爭議”的增長。名列榜首的是總部位于杭州的互聯網支付服務提供商——螞蟻金服。

上述研究機構是從金融科技公司的融資機制以及融資規模,金融科技公司的發展狀況包括金融工具科技含量,互聯網、大數據化進展,還有市場占比等指標,在全球進行排名的。在這樣的模式排名中,中國金融科技乃至中國金融科技公司在全球一定會排在前列。

就拿阿里巴巴來說,其很早就推出了支付工具。在支付寶推出時僅僅是為網購過程中的買賣雙方做個擔保而已,根本沒有想到后來的金融屬性,更沒有想到成為今天互聯網金融或者金融科技的開創者。包括2010年阿里巴巴成立的小貸公司,當初也僅僅是為解決阿里巴巴網購平臺上買賣雙方的融資問題,也沒有想到會演變成今天的互聯網銀行。而就在阿里巴巴萌生無意識的金融屬性工具時,歐美卻在華爾街、倫敦玩弄被前美國總統布什批評為“創造一些連自己都說不清楚的莫名其妙的”金融產品。

真正讓中國乃至全球矚目的金融科技,是以2013年6月余額寶的誕生,以及后來P2P的非理性發展為標志。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金融科技確實比歐美誕生得早,引領全球是名副其實的。

但是,我們也必須清醒地看到,中國金融科技在發展過程中所處領域的科技含量有待提高,在依靠更高科學技術支撐的金融科技領域,中國已經顯出滯后之態。同時,中國金融科技繼續向深度、廣度邁進的制度性環境并不樂觀。

中國的金融科技,其實叫作互聯網金融更為貼切。因為,中國金融科技在全球雖然誕生最早,但基本完全依靠互聯網平臺,包括網絡支付、P2P、互聯網銀行、網絡理財、網絡金融資產業務等,基本是以金融產品運作渠道上的變化,以及處在金融消費領域,服務于第三產業上的變化為主。

而真正意義上的金融科技在歐美已經有所實踐,歐美已經走在了中國前列。“FinTech”一詞本身是由金融“Finance”與科技“Technology”兩個詞合成而來,也就是用技術來提高金融服務的效率。以金融科技的一個重要應用領域智能投顧為例,在美國,類似富達(Fidelity)這樣重視科技的公司很早以前就已經將資產配置服務和人工智能業務深入結合,很多客戶的理財師已經不再是具體的某個人,而是智能投顧。智能投顧會根據客戶的風險偏好、資產規模等因素為客戶制訂理財方案。而在中國,智能投顧業務才剛剛起步,雖然目前很多財富管理機構均已開始部署智能投顧業務,但是鑒于中美財富管理市場的巨大差異,例如中國投資者更期待與理財師面對面交流,投資理念普及程度相對更低,財富管理機構想要在智能投顧藍海中分一杯羹還需時日。

同時,面對中國互聯網金融大潮,一些傳統利益集團限制、打壓的態勢已經開始顯現。總之,中國金融科技的制度性環境并不樂觀,需要引起格外重視與關注。

總之,一定要清醒地認識到,繼續給金融科技創造寬松環境已經刻不容緩,中國金融科技行業向更高層次的智能金融科技邁進已經是當務之急。否則,中國金融科技的全球領先地位將不保。

· 美國科技企業全面逆襲

截至2016年8月1日收盤,美國電商巨頭亞馬遜市值首次超過老牌石油公司??松梨?,與蘋果、谷歌母公司字母表(Alphabet)和微軟三家科技企業一起位列市值排行榜前四。2017年7月26日,亞馬遜市值達到5032億美元,首次突破5000億美元大關,這背后,云計算是重要驅動力。外媒評論稱,這表明華爾街對科技公司,尤其是對亞馬遜的態度——在他們眼中,這是一個集合了零售和云計算等各種業務的重要“顛覆者”。

從市值看,美國IT科技企業已經全面逆襲,成為“霸主”。

當然,亞馬遜市值超過??松梨冢@與石油、天然氣、化工等行業全球市場低迷有關,更與傳統企業憑借相對壟斷地位創新能力不足、故步自封有關。

反觀科技企業,以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為核心的新經濟,包括電子商務、IT通信、社交網絡與搜索技術、軟件開發等,這些行業創新動力十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席卷整個經濟社會的各個領域。

美國科技企業成功逆襲,給全世界都帶來啟發。全球經濟發展到今天,依靠資源能源推動和大投資拉動,放水貨幣刺激需求端的經濟推動增長模式已經走到了盡頭。任何時期都沒有像今天一樣對科技發展如此高度依賴,對創新驅動有如饑似渴的需求。我們可以從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后觀察一下美國的經濟情況。

美國科技企業全面逆襲對美國經濟增長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是護佑美國經濟獨占世界鰲頭的法寶。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于美國,華爾街是導火索。當時,雷曼兄弟破產倒閉引發整個華爾街金融企業大地震,波及三大汽車制造公司等傳統企業。但這里面卻有一個現象值得注意,即美國的科技企業基本安然無恙,幾乎沒有受到任何沖擊。金融危機雖然爆發于美國,但這為后來美國經濟第一個從危機中走了出來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句話,科技立國、創新驅動是美國始終保持全球經濟領頭羊地位的秘訣,是美國經濟能夠成功抵御金融危機沖擊,迅速修復的法寶。

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就任后第二年的年度經濟報告中指出,凱恩斯主義時代已經過時,現在是創新經濟理論開創者熊彼得的時代,這樣才能讓美國成功渡過金融危機的難關。

激發創新活力的因素很多,包括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等。但最關鍵的因素有兩個:一是市場,二是政府。一個公平公開、法制健全、充滿活力、要素自由流動與配置的市場機制對創新異常重要。從政府角度看,主要是給創新創造一個十分寬松的環境。

借用美聯儲前主席艾倫·格林斯潘的一句話:“自主創新在于提出別人沒有想過的東西,問題是,如果一個社會對你能想些什么、討論些什么都有限制的話,要在傳統框架之外思考問題以達到創新,是非常難做到的。”在自由市場的框架內,政府可以通過鼓勵新思想和確保技術的有效利用,來扶持技術快速進步。

對于中國來說,在以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智能化等為核心的新經濟中我們沒有落伍,但繼續超越前行隱約感覺瓶頸已現。這個新經濟蛋糕很大、財富潛力巨大,中國應該抓住,所有投資者都不能坐失良機。只要能夠緊緊抓住新經濟機會,或許未來你的公司市值會躍居前幾位,個人財富狀況也可大幅改善。

· 美國金融業正迎來智能化浪潮

當下,美國的金融科技正走到風口,迎來第三波計算機智能化浪潮。

以智能投顧為例,自動化投資服務使用算法管理和分配投資者資產,因為不需要使用人工來進行操作,這些資產管理公司的收費比傳統分析師要低。而這一趨勢也逼迫大型資產管理公司不得不采取對策。

2017年1月10日,總部位于芝加哥的金融科技公司Next Capital宣布和美國恒康金融服務公司(John Hancock Financial)展開策略性合作。Next Capital將為恒康金融服務公司提供自動化金融咨詢,并為該公司的養老金計劃(401K)參與者提供電子服務。恒康擁有近270萬名客戶,管理資產規模達1500億美元,這項交易背后的動機,便是來自于智能投顧平臺對這些數據和賬戶的處理能力。

Next Capital聯合創始人Robert Foregger表示,金融服務產業正在迎來第三波計算機化浪潮,當前美國401K和零售市場都正在經歷從傳統服務到電子策略建議和財富管理的轉變。

許多人預測智能化將在10年后對人類構成較大沖擊。不過,現在看來這個時間可能要大大提前了。根據咨詢機構A.T.Kearney預計,機器人投顧將在未來3~5年里成為主流,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68%,4年后其管理的資產規模更可能會達到2.2萬億美元。

試想,僅在美國3~5年里就能擁有2.2萬億美元的資產規模,這塊超級蛋糕必將引發金融科技公司蜂擁而至,斥巨資開發研究,由此會大大加快金融智能化的速度。

值得注意的是,在將要改變整個金融經濟產業的人工智能研究開發上,歐美日率先發力,走在了前列。毫不夸張地說,歐美日已經抓住工業4.0的先機。

相對于美國、日本來說,新興市場國家的反應要遲鈍很多。作為新興市場大國的中國,還沒有看到哪個金融企業實實在在涉足人工智能產業的研究與開發,也沒有看到哪個科技企業開始研究金融智能化,唯一有點聲響的是百度聲稱將在智能化上發力。相反,炒作人工智能化概念的卻不少。

必須認識到,人工智能是綜合性科技融合的結果,其威力要比任何單一的科技成果都大。人工智能是建立在大數據與云計算基礎上的,智能投資顧問準確率高低決定于兩個因素:一是大數據的完整程度,即覆蓋面要足夠寬廣,對歷史行情數據走勢、各種分析結果等數據都要收集全面?;谶@樣要求獲得的數據才是大數據,而不是局部的、單一的小數據;基于這樣的大數據之上的機器人自動抓取分析的結果才有更高的準確率。二是計算能力,有了大數據后,還要有對大數據進行計算、分析、挖掘的能力,這是各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也決定著智能投顧的“專業水平”。

大數據是基礎設施,應該提升到國家層面來建設。將交易數據、社交數據、搜索數據、瀏覽數據等建設好,需要政府主導,并進行企業化運作與實施。這將是未來一個國家的核心競爭力。

金融業智能化浪潮洶涌而來,對企業特別是傳統企業沖擊最大。立即全面介入智能化浪潮,不僅是一個企業的事情,更關系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未來。因此,每一個人都應該有充分的思想準備,進行努力的學習和自我提升,唯有如此方能在智能化時代掌握主動。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业县| 舞钢市| 上蔡县| 伊春市| 阳江市| 历史| 铅山县| 治县。| 罗源县| 信丰县| 莆田市| 柳河县| 林甸县| 甘德县| 阳东县| 柘城县| 五常市| 织金县| 大渡口区| 枞阳县| 介休市| 墨玉县| 周至县| 渝北区| 瑞昌市| 涟水县| 元氏县| 平乐县| 商都县| 文水县| 惠来县| 禄丰县| 黄浦区| 勐海县| 双江| 和政县| 淮滨县| 慈利县| 织金县| 越西县| 商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