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
- 諸葛玉堂
- 3558字
- 2019-01-04 02:22:18
推薦序(一)
父母的使命與智慧:教育孩子
與玉堂結識于華商書院——當前中國國學教育的第一書院。國學的教育,最先舉起這面旗幟的是時代的領袖們。最先覺醒的一群人是有責任感的教育者和現實中遇到諸多問題的企業家。其他很多人還在錯誤中堅持,在尋找中徘徊,自己的痛苦還在持續,錯誤的行動還在延續。也許,成年人自己學習不夠所帶來的問題只能自己承受。但讓人痛心不已的是,那些處在成長中的孩子們,因為成年人自己不學習、不覺悟,而讓孩子們受到了諸多的傷害,每每遇到,總是讓人痛心不已。
很多成年人都在追求著自己的成功,但對于把孩子培養成了什么樣的人這樣重要的問題,很多家長卻沒有用心思考過。實際上,孩子就是成年人的未來。如果忽視了這一點,讓孩子的成長出現了某種問題,僅此一項,就足可以讓成年人的一切成就變得毫無意義。
現在的問題是:大部分家長不是孩子教育方面的專家,卻又經常在教育孩子。如果父母錯了,孩子就會被引領到錯誤的方向上,真是細思極恐!
教育,是人類生活中最重要的活動,也是事關每個家庭和孩子未來的重要工作。玉堂矢志不移地追求自己心中的教育理想,讓我十分感動。為他的偉大追求助力,也是我的榮幸,也希望玉堂所從事的教育能夠造福千千萬萬個家庭和孩子,這就是值得我們每個人去重視的偉大事業!
下面,結合我自己幾十年從事教育的經驗教訓和學習所得,將孩子教育中一些重要問題的感悟與大家做一個分享,也算是對玉堂所追求的教育事業的一份助力!
(1)成年人的共識與默契
對孩子的教育需要家庭全體成員的協調與默契,對于孩子成長最大的危害往往就來自于家庭成員之間完全不同的做法,有人溺愛,有人嬌慣,有人嚴厲和粗暴,這一切同時存在時就會讓孩子的生命出現迷茫。如果明白了這一點,成年人之間就要進行討論達成共識,不能因為成年人的觀點做法不同而在孩子教育上出現沖突。夫妻之間、祖輩之間,我們在孩子的教育上就哪些問題達成了共識,并且在自己的行動上在認真地踐行呢?如果這個問題解決不了,就談不上對孩子的教育,甚至可能對孩子產生傷害。因為成年人自己的愚昧而讓孩子在人生中產生了不知所措的迷茫,就是一種罪過。
(2)成年人的自我教育
孩子的教育從什么時候開始呢?有人認為是從早教開始,有的人認為應該從胎教開始。實際上,對孩子的教育應該從成年人的自我教育開始,應該在沒有生孩子之前來完成我們成年人對自己的教育,這是我們對于孩子進行教育的最必要的前期儲備。若是缺乏了這樣一個良好的前期儲備,在沒有良好自我狀態的時候生了孩子,在沒有必要的儲備的情況下就開始對孩子進行教育,孩子就會成為成年人愚昧無知狀態下所進行的一場悲慘實驗的“小白鼠”。你們家是在做教育?還是養老鼠?
(3)氛圍熏陶是教育孩子的根底
生育孩子需要有一個良好的身體和良好的精神狀態,也需要有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當準備好了這一切的時候就可以考慮生孩子,讓孩子在來到這個世界之前就能夠沐浴著一種溫馨、友善、樂觀、美好的和諧氛圍中。在孩子沒有出生之前,父母的所作所為都會對孩子產生先天的影響。對此,父母應該有一種清晰的認識,那就是自己的所作所為都會傳遞給還沒有出生的那個小生命。明白了這樣一個道理,我們當然就知道我們應該想什么,應該說什么,應該做什么,這一切作為就是給未來的孩子最好的禮物,應該認真持續地做下去。由此可見,沒有成年人的自我優化、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長的過程,就談不上胎教。如果父母在這個階段沒有完成自己自我的教育,就會成為孩子出生后先天的虧欠,就會成為后續人生中一些災難性的根源。
(4)成長,就是智慧地面對現實
隨著孩子的長大,孩子就會接觸到社會中的各種各樣的人和物,即使是最美好的環境當中也會有一些不良的東西的存在,這并沒有什么可怕的。相反,若是一直讓孩子待在一個沒有任何問題的環境中,孩子的成長反而會出現更大的問題。成年人要懂得這樣一個道理:真實的現實,就是孩子成長和成熟的最重要的現實營養,關鍵是孩子在用什么樣的方式看待在現實中所遇到的各種人和事。當然,年幼的孩子還沒有足夠正確和智慧的能力來進行分別和判斷,這就需要父母的引領。如果父母能夠做孩子的朋友,那么就能夠跟孩子一起來討論他所遇到的各種人和事。如果父母是智慧的,那么他對孩子的引導就是正向的和具有智慧高度的。否則,就可能借著孩子遇到的事情把孩子引向錯誤的方向。
(5)對孩子訓斥與責罰是愚蠢的教育
孩子因為無知或者年幼而犯的錯誤,不應該受到責罰、訓斥和打罵,因為每一個人的成長都是在犯錯中進行認識和提升的,關鍵的是在這樣的時刻,孩子周圍的成年人是否能夠心平氣和地幫助孩子認識問題產生的原因,并教會孩子不再重犯的方法。若是沒有這樣一個循循善誘、方法得當的過程,被訓斥的孩子只能心生恐懼,卻不能因為犯錯而得到進步與成長,這樣的訓斥就不能算是教育,而應該是一種對孩子所進行的“疊加傷害”。
(6)幫助孩子立志是教育的關鍵
在孩子的成長中,除了針對現實生活的分析和引導之外,最重要的力量就是要讓孩子能夠早立志、立大志,立志就是讓孩子早一點懂得未來要做什么樣的人,只有做人的目標明確,孩子的成長才會擁有強勁的牽引力。在立志這個問題上,最核心的一個要素就是要讓孩子找到歷史和現實中自己的偶像(必須是正面的、有高度的),因為只有具體的才可以進行更加有效的模仿與學習,因為在孩子學習當中最核心的方式就是模仿。若是孩子沒有立志,那么孩子就會被現實中瑣碎的事情所纏繞,這種纏繞的過程會在他成年后伴隨他很多年。實際上,成年人的很多問題就是因為在童年的時候沒有立志,所以才會被具體的瑣事和人間的俗情小利所糾纏。既然這是我們成年人的教訓,就不應該再將這種教訓復制在孩子身上,這是每一個成年人對孩子的基本責任。
(7)讓孩子書寫自己的故事
對孩子的教育是通過一件件具體的事來完成的,所以在孩子遇到一些事情高興或者苦惱時,成年人,包括父母長輩和老師,是否能夠耐心地跟孩子一起來分析他自己的這個故事,通過這樣一個個的故事讓他認識到事物的規律、別人的需求和自己存在的誤區與錯誤,并手把手地教會他正確的做法,這是教育當中最最基本的過程。如果成年人沒有耐心幫助孩子來完成這樣一個過程,一個孩子在他的成長中就會只有一系列的事件和遭遇,而沒有通過這些事件和遭遇得到的成長,這就是一個被浪費了的童年。一個合格或者優秀的父母,能夠讓自己的孩子擁有自己很多美妙的童年故事,這每一個故事都是孩子成長的一個階梯,也是孩子可以觀察自己成長的一個個的鮮活案例。
(8)成年人不比孩子聰明
成年人,擁有比孩子多的經驗和知識。雖然經驗和知識對于孩子未來的生活都很重要,但更要清楚地知道,孩子都是有靈性的,僅僅用一些世俗的知識和經驗來充填孩子的心靈,可能會阻礙孩子高級的成長。因此,最保險的辦法就是成年人首先對自己的有限理性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不要一味去培養一個聽話的孩子,而是要培養一個會進行自主、正面和高級思考的孩子。只要父母沒有教育出一個比自己更加優秀的孩子,教育就是失敗的,這是衡量父母教育的一個核心的標準。
(9)為孩子安裝高級生命程序
生命只是一個載體,生命的本質在于這個載體上安裝了什么樣的精神程序。毫無疑問,經過歷時幾千年、無數人用生命換來和檢驗過的人類文明,是人間最高級的文明智慧程序。若只是限于科學知識和生活經驗,而沒有讓孩子親近圣人、偉人和英雄,那么孩子生命中裝載的就是一些普普通通的或者作為一個普通人的那樣的程序。只是擁有這種普通程序的孩子,在成年之后要想變得優秀和卓越就會非常的困難。中國人是幸運的,因為我們有幾千年世界公認的優秀文明,這些優秀文明就是我們每個生命由平凡到不凡、由普通變卓越的精神營養。所以,用圣賢、偉人和英雄的智慧武裝孩子的靈魂,既是傳承民族文化血脈的需要,也是每個家庭、每個父母、每個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的路徑和營養。若是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只是滿足于孩子上學的時候考個高分或者求助于某些神奇的大腦開發,那么就可能讓孩子的生命走偏。
(10)生命成長的營養平衡
你是想培養一個什么樣的孩子呢?我們不僅僅是要培養一個學識淵博的孩子,還需要培養孩子擁有健康的、超越一般人的體魄和心智。圣人孔子提出一個君子的標準,就是要做到“文質彬彬”,也就是“文”與“質”這兩個方面要有一個很好的配比,如果這個配比出現了問題,要么就會因為學習知識多了而變得迂腐,要么就會因為缺乏相應的知識而變得粗野。當然,任何一個優秀的生命,要想做出一份偉大的事業,都需要健康的體魄、開放的心胸、堅強的意志和連續不斷的學習與自我突破的能力。要完成這樣的一個過程,每一個家長就要終生做學生,在生活中要做一個修行者,在自己的心靈和精神上要成為一個信仰者。這是家長自我教育和教育好孩子的重要基礎和前提。
南開大學商學院博士生導師,知名國學教育專家 齊善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