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歷史經典故事300
- 李靜 程紹虹
- 1230字
- 2019-01-04 00:12:54
3.建造金字塔
最能體現古埃及文明成就的就是金字塔。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在古埃及文中,它被稱作“庇里穆斯”,是“高”的意思。而金字塔是中國人對它的稱謂,因為它的立面是三角形的,與中文的“金”字相似。根據學者們的研究,埃及金字塔的建造起源于這樣的神話:古埃及國王奧西里斯被自己的兄弟殺害,兇手將他碎尸后扔到了尼羅河里。王后伊西絲悲痛欲絕,她找到了丈夫的遺體,伏尸痛哭。太陽神深受感動,就幫助她把碎尸還原,做成木乃伊。奧西里斯由此再生,成為冥界的主宰。法老們都相信這個神話是真實的,于是就在生前為自己修好了一個“永久的住所”,死后制成木乃伊裝入石棺,再送進陵墓。

按照古埃及人的信念,人的肉體是暫時的存在,靈魂則是永存的,只要遺體能夠妥善地保存下來,死后的前程十分遠大,而且再過3000年就能在極樂世界里復活。法老貴為一國之尊,當然要把自己的冥界住所建造得盡可能堅固。最初的法老陵墓是凳子形的,被稱為“馬斯塔斯”,后來逐漸演變成金字塔形的。至于為什么古埃及人要選擇這種形狀,歷來說法不一。它或許是對山體形狀的模仿,陵墓通常都是建在山上的;或許是象征著太陽的光線,古埃及人崇拜太陽神;或許是以此表達法老企圖讓自己的靈魂進入天堂的愿望,圓錐形的金字塔看上去好像登天的階梯。后人發掘出的《金字塔銘文》上就刻有這樣的文字:“為他(法老)建造起上天的天梯,使他由此登上天堂。”
古埃及的歷代法老為自己修建了96座金字塔,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吉薩金字塔。而在吉薩金字塔中,又以胡夫金字塔最為高大雄偉。胡夫金字塔也稱大金字塔,建于公元前2690年左右,是古埃及第四王朝第二個國王胡夫的陵墓。它原高146.5米,因年久風化,頂端剝落,現高136.5米;底座每邊原長230米,現長227米;塔底面積52900萬平方米。在埃菲爾鐵塔沒有問世前,它在4500多年的漫長歲月中,一直保持著全世界最高建筑物的紀錄。
居中的金字塔是胡夫的兒子哈夫拉國王的陵墓,建于公元前2650年,比胡夫金字塔低了3米,但由于其所在地勢較高,所以兒子的金字塔顯得比父親的金字塔還要高一些,它的建筑形式也更加完美壯觀,塔前建有廟宇等附屬建筑。
第三座金字塔屬于胡夫的孫子孟考拉國王,建于公元前2600年左右。當時第四王朝進入衰落時期,國力不濟,金字塔建不了那么高了,只有66.5米,但裝修十分精美。
面對著高高聳立的金字塔,人們不禁會產生這樣的疑問:在遙遠的古代,沒有先進的機械設備,怎么能建成這么巨大的金字塔呢?公元前5世紀時,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親自來到埃及,實地對吉薩金字塔做過考察,留下如下記載:建造金字塔時,胡夫強迫所有的埃及人為他做工,10萬人為一批,每批服役三個月,輪流替換。不計其數的古埃及奴隸從阿拉伯山拉來巨石,借助畜力和滾木,把巨石運到建筑地點,然后將場地四周天然的沙土堆成斜面,把巨石沿著斜面拉上金字塔,堆一層坡,砌一層石,逐漸加高金字塔。就這樣,用了整整30年的時間,堆砌出令后人瞠目的奇跡來。
不過,希羅多德的這些描述只是來自道聽途說,并不一定完全可信,但流傳得很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