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地理經(jīng)典故事300
- 李靜 程紹虹
- 911字
- 2019-01-04 00:05:58
3.佛祖的降生地
在梵文中,“藍毗尼”是“可愛”的意思。古時候,天臂國善覺王有位可愛的夫人,名字就叫藍毗尼,善覺王為她建了一座園林,也取名藍毗尼,用意無非是讓可愛的地方住著可愛的人。藍毗尼西面有個小王國,名叫迦毗羅衛(wèi),其國王為凈飯王,他的妻子是摩耶夫人。公元前623年尼泊爾歷正月的望日這一天,摩耶夫人回娘家,途中路過藍毗尼園林,在一株巨大的娑羅樹下休息時,生下了一個兒子,取名喬答摩·悉達多。他日后就成了佛教的始祖,被尊稱為“釋迦牟尼”。“釋迦”是尼泊爾一個家族的名稱,“牟尼”意為“圣者”,合起來意思就是“釋迦族的圣人”。

藍毗尼位于尼泊爾南部藍毗尼專區(qū)的魯潘德希縣,從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乘車到這里只需半日。這里是一個綠樹成蔭的小村莊,公元前623年,佛教的創(chuàng)始人釋迦牟尼就誕生在這里的一座園林里。
佛教興旺起來后,藍毗尼作為佛祖的降生地,建起了很多廟堂殿宇,前來朝拜的佛教徒絡(luò)繹不絕,甚至還有翻越千山萬水而來的外國人。據(jù)史書記載,第一位來到藍毗尼拜訪的外國人是中國晉代的高僧法顯,他取道新疆,渡流沙,越蔥嶺,經(jīng)印度來到藍毗尼。公元7世紀30年代年,唐朝高僧玄奘去印度取經(jīng),專程來到藍毗尼朝敬。

阿育王石柱
在藍毗尼,人們所能看到的與釋迦牟尼有關(guān)的歷史遺跡中,最重要一處就是阿育王石柱。阿育王生活在公元前3世紀,他在位時的孔雀王朝是古印度最強盛的歷史階段。他本人是個虔誠的佛教信徒,于是親自前往藍毗尼朝圣。他不僅下令免除了佛祖誕生地附近的所有苛捐雜稅,還在佛祖誕生的確切地點立了一根石柱作為標記,并示紀念。不知何時,這根石柱被霹靂擊倒,埋入了地下。玄奘來藍毗尼時,這根石柱還在。根據(jù)他在《大唐西域記》中的描述,考古學(xué)家于19世紀末發(fā)現(xiàn)了這根石柱,石柱上面還保留著阿育王所刻的文字,上面的文字證明石柱所在地就是釋迦牟尼降生之處,藍毗尼園遺址從此聞名于世。
現(xiàn)在,這根6米多高、直徑約80厘米的阿育王石柱就矗立在藍毗尼園林中,作為佛教四大圣跡中佛祖誕生地的標志物。
每年的尼泊爾歷正月望日這一天是釋迦牟尼的誕辰日,蘭毗尼都要舉行盛大的廟會。寺廟中經(jīng)聲不絕,香煙繚繞。當?shù)厝藢⒎鹱嫦穹旁谝惠v裝飾華麗的木輪大車上,到處巡游,供來自世界各地的佛教徒們朝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