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我的生活(4)
-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 海倫·凱勒
- 5022字
- 2018-03-23 14:41:07
【我的閱讀和學習】
下一步的學習重點是“閱讀”。
當我拼寫單詞的時候,老師就拿給我一些卡片,上面印著凸起的字母,我很快就發現卡片上刻著的每一個詞語都代表一種物體、一種行為或是一種特質。后來老師又給我做了一個拼寫板,這樣我把一些詞語卡片按順序擺在拼寫板上,就能拼出一些句子和短語,而在此之前,我都是用實物來排順序的。我發現了那些卡片組在一起所代表的含義,比如“娃娃”“在”“床”“上”這幾個詞,那么,我就把我的娃娃放在床上,把“在”“床”“上”幾張卡片放在娃娃的旁邊,表示“娃娃在床上”,這樣,在造句的同時,我也掌握了句子本身的意義和結構。
有一天,蘇利文老師讓我把“女孩”這個詞的卡片別在我的圍裙上,然后站在衣櫥里,我在拼寫板上擺出“在—衣櫥—里”這幾個單詞卡片。再沒有什么比這種更讓我開心的游戲了,我和老師每次都能一連玩好幾個小時,屋子里的每樣東西經常被我們造成了句子。
我一步一步地從閱讀刻字卡片進步到可以看刻字的書了。我捧著“初級讀者”這本書,像玩捉迷藏游戲似的在書中尋找認識的字,一旦找到了就會開心不已。就這樣,我開始了閱讀,至于什么時候開始閱讀長篇系列故事,我在本書的后面再說。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我沒有一套固定的學習模式。我如饑似渴地認真學習,更像是在做游戲。蘇利文老師會把教給我的每一樣東西用一個故事或者一首詩講述出來,無論何時,只要碰到我高興或感興趣的事,她都會事無巨細地講給我聽,仿佛她成了個小姑娘。在求知的過程中,我不但沒有像其他小孩子一樣對枯燥乏味的文法、艱澀的算術題和更難的名詞解釋等產生畏懼心理,正相反,這些都成了我最寶貴的回憶。
我無法用語言詮釋出蘇利文老師對我的快樂和訴求所給予的特殊關愛,也許這與她長期與盲人打交道有關。除了愛心,老師還具有極其出色的描述才能。她能迅速地略過那些乏味的細節,而且從來不嘮嘮叨叨地問我最近學了什么東西之類的問題。她總是一點一點地給我講解枯燥的科學原理,講得無比生動形象,使我不由自主地記住她教給我的東西。
我們不喜歡待在房間里死讀書,而是喜歡到戶外閱讀和學習。陽光從樹葉的縫隙間透進來,溫暖而不耀眼;繁茂的枝葉相互掩映,為我遮擋風雨;空氣中還彌漫著松針的清香和山葡萄的果香,我早期的所有課程都是在這個天然的森林教室里進行的。坐在野生鵝掌楸的樹陰下,我明白了自然界中的萬事萬物對我而言都是老師,都能給予我啟迪。“萬物之愛在于它們毫不吝嗇為我所用”。事實上,一花一草、一鳥一蟲都是我學習的對象,青蛙、蟈蟈兒和蟋蟀被我抓在手里會驚恐地叫著,我輕輕安撫,使它們不再害怕;毛茸茸的小雞崽喜歡吃野花子兒,我會親手喂它;夏天,我會采摘漫山遍野里競相開放的山茱萸和山地紫羅蘭花,還有果樹香甜美味的果實。我輕輕觸摸飽滿得一碰即破的棉莢,用手指揉捻它那柔軟的纖維和毛茸茸的種子;我把玉米稈放在耳邊,能感覺到風兒吹過玉米稈發出的沙沙低鳴;把長草葉放在唇間,輕輕一吹,就能感受到葉片瑟瑟顫動發出的如絲般綿滑的聲響;還有我的小馬駒不滿地打響鼻的氣息,我們在牧場里抓住它給它戴上了馬嚼子。哈,天啊!至今我還清楚地記得小馬駒呼出的那股刺鼻的苜蓿草味兒。
有時候,天剛蒙蒙亮我就爬起來,偷偷地溜到花園里。清晨花園里的草叢和花朵上綴滿了一顆顆晶瑩剔透的露珠,很少有人能體會到把玫瑰花輕輕捧在手里的快樂,也很少有人能見到百合花在晨風中搖曳的倩影。我偶爾會在采花的時候抓到一只昆蟲,它會因為這突如其來的觸碰而驚恐萬分,我能從這小生命摩擦翅膀發出的微弱震顫中知道這一點。
我另一個常去的地方是果園,那里的果實在7月初就成熟了,碩大多毛的桃子觸手可得,微風吹得蘋果在我的腳下滾來滾去。哦,采收果實的感覺真快活啊!我興高采烈地裝了滿滿一圍裙的水果,怕它們從裙邊滾落出去,我就把臉緊貼在光滑的蘋果上,蘋果被陽光照得溫乎乎的,然后三步并作兩步蹦蹦跳跳地回家去。
散步時,我們最喜歡去“老凱勒碼頭”。這是田納西河邊一個破敗不堪的木制碼頭,南北戰爭期間,這里被用來運輸軍隊。在那兒,我們邊游戲邊學習地理知識,度過了許多美好時光。我用鵝卵石子搭建水壩,建造島嶼和湖泊,還挖掘河床,這一切都是出于好玩兒,從來沒想到其實正在上課。我滿懷好奇地“聽”蘇利文老師描述這個氣象萬千的地球——燃燒噴發的火山,被掩埋的城市,移動的冰河,以及眾多奇妙的自然現象。老師會用黏土制作立體地圖,這樣我就能感覺出山脊和峽谷的形態,隨著手指的移動,我也會感覺出河流曲曲折折的流向。我喜歡這種生動的講解,可把地球劃分成溫度帶和兩極還是讓我有些糊涂。老師用線繩和橙木簽來代表溫度帶和兩極的地軸,這種解釋方式再形象不過了,即便在今天一提到地球氣候帶,我仍會想起一串串的繩圈。我想,假如真的有人在北極立了一根柱子,那么我相信北極熊真的在攀登呢。
算術似乎是我唯一不喜歡的課程。從一開始我就對有關數字的學科不感興趣。蘇利文老師試圖用串珠子的方式教我查數,還通過排列麥稈教我學習加減法。我很沒有耐心,每次最多排列五六組。一下課,我就會立刻解放跑出去找我的伙伴玩去了,再不會想起算術這回事。
我以同樣輕松悠閑的方式學習了動物學和植物學的知識。
有一次我遇到一位紳士(他的名字我已經忘記了),他送給我一套化石標本:一些有花紋的微小軟體動物的貝殼,幾塊印著鳥類爪印的砂巖,還有一塊嵌有可愛蕨類植物的浮雕似的石片。對我而言,這些標本猶如開啟遠古世界歷史大門的鑰匙。蘇利文老師給我講述遠古猛獸的故事時,我用手指顫顫巍巍地觸摸這些化石,生怕它們會突然活過來咬我一口。那些兇殘的叫不出名字的野獸曾經穿梭在廣袤的原始森林里,折斷巨樹的枝椏來果腹,最終,在一個古老的未知年代,消亡在昏暗陰冷的沼澤里。這些古怪的生物久久縈繞在我的夢里,揮之不去。那段陰郁的日子與如今快樂的生活相比,昏暗的色彩更能襯托出陽光的燦爛和玫瑰的鮮艷。現在,我的世界充滿陽光和鮮花,還有我的小馬駒快樂地在草地上奔跑。
還有一次,有人送了我一個美麗的海螺殼,我對這個海螺殼充滿新鮮感和好奇心。通過它,我了解到一個微小的軟體動物如何一圈圈地建造它們的棲息殼穴,我還知道傍晚時分鸚鵡螺會吹響號角,駕駛它的“珍珠號”大船,在風平浪靜的蔚藍色印度洋海面上航行。海洋生物的生活習性千奇百怪、趣味無窮。比如,在涌動的波浪之中,微小的珊瑚蟲能夠在太平洋上建造出大片美麗的珊瑚島;還有孔蟲類生物的石灰質殼體沉積下來,形成了陸地上大部分的石灰巖山體。了解了這些海洋生物知識以后,老師為我讀《背著房間的鸚鵡螺》,比喻人的心智發展軌跡如同軟體動物建造外殼的過程。鸚鵡螺身上背著的那件“神奇的斗篷”[7]是靠從海水中吸收物質并轉化為身體的一部分,人類汲取知識也要經過類似的轉化過程,而這些知識終將成為“思想的珍珠”。
這樣的例子還有不少,例如,關于植物的生長過程,我就有一個學習的“課本”。我們買來了一盆百合,放在陽光通透的窗臺上。沒過多久,嫩綠的花蕾冒出尖來,這是它要開花的征兆。最初是最外面的手指般纖巧的卷曲的葉子慢慢張開,我想,它可能是有些害羞,不好意思向人展示包裹內在的美麗,一旦開放起來,接下來的過程就迅速而有條不紊了。總是那最大最美麗的花朵脫穎而出,仿佛一位身穿華美真絲晚禮服的美人,傲視群芳;當她那些羞怯的姊妹們羞答答地摘下綠色的頭巾時,她知道自己就是神圣的“百合女王”,所有的花朵都要向她點頭致意。
一次,我在擺滿了各類花草的窗臺上發現了一個玻璃缸,里面還游動著十一只蝌蚪。我突然冒出要研究研究這些蝌蚪的念頭。于是,我把手伸進去在水里攪動幾下,好讓蝌蚪游動起來,它們在手指間穿梭的那種滑溜溜的感覺給我帶來了巨大的快樂。一天,一只雄心勃勃的家伙蹦出了玻璃缸口落在地上,等我發現時,它已經半死不活了,唯一的生命跡象就是它輕輕蠕動的尾巴。我還是把它放回去了。沒想到,這只蝌蚪一回到水里,還沒碰到缸底呢,就回過魂來似的歡快地游來游去。不管怎樣,它奮力一躍,看到了一個廣闊的世界,又心滿意足地回到了它那倒掛金鐘花樹下美麗的玻璃房子里,最終會長成一只威風凜凜的青蛙。那時,它就會生活在花園盡頭草木茂盛的池塘里,為夏夜吟唱出它奇特的“愛之贊歌”。
就是這樣,我從生命本身了解生命。起初我還朦朦朧朧的,老師為我揭示了生命的奧秘。自從老師進入我的生活,一切都充滿了愛和歡樂的氣息,我的生命才有了意義。她從來不放過任何一次向我展示萬物之美的機會,總是不懈地努力著,在思想和行動上給我積極樂觀的影響,為我樹立熱愛生活、助益社會的榜樣。
我接受教育的頭幾年都是輕松愉快地度過的,那是因為我的老師在對我的教育中傾注了她的智慧、同情心和愛。她總是能抓住恰當的時機,使我能夠愉快地接受她所傳授的知識。她很清楚孩子的頭腦在學習的時候就像一條淺溪,自由而快活地在鵝卵石密布的河道里嬉戲,一會兒在這邊看看花朵,一會兒在那邊耍耍灌木叢,一會兒又跑到別的地方瞧瞧羊毛球似的大云朵;而她希望把我這條小溪引到大山大川、江河湖海里去,希望我能夠沿著知識的河道穿山過嶺,沿途不斷地吸收山泉冰川的滋養,直到成長為一條寬廣深遠的大河,在平靜的河面不僅能夠倒映出山花可愛的笑臉,還能夠倒映出層巒疊嶂的群山、綿延無邊的森林以及廣袤無垠的藍天。
把孩子叫到教室里容易,能夠讓孩子愿意學習卻不容易。除非讓孩子覺得自己是自由的,否則不管是忙是閑,他都不會心甘情愿地學習;只有先讓他同時感受到戰勝困難而獲得的喜悅和因失敗而帶來的失望沮喪,他才能堅定決心接受那個他不喜歡的任務,勇敢地面對那些枯燥單調的書本。
我和我的老師是那么親近,甚至從未想過我們會分離。我分不清對于美好事物的喜愛有多少出于我的本性,多少是受老師的影響。我只知道她已經是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她是我人生前行的引路人,我踩著她的腳印一步一步地行走。我生命中一切最美好的東西都源自于她——我的才能、我的理想、還有我的歡樂,無一不是她那充滿愛的撫摸喚醒的。
【再也見不到可愛的小歌唱家了】
蘇利文老師來圖斯昆比亞的第一個圣誕節對我們家來說可是件大事。家里每一個人都籌劃著讓我大吃一驚,但最令我興奮的是,蘇利文老師和我也正準備著讓其他人大吃一驚呢。我對那些神秘的禮物充滿了好奇和期待。朋友們通過種種暗示或者用故意把句子拼寫一半等一切能想到的辦法來吊我的胃口。而我和蘇利文老師則玩著這種猜謎游戲,這種“寓教于樂”的方式讓我掌握了更多的語言技巧。每天晚上,我們都圍坐在燃燒的爐火旁玩猜謎游戲,隨著圣誕節的日益臨近,我的心情也變得越來越興奮。
圣誕前夜,圖斯昆比亞學校的孩子們有了一棵圣誕樹,他們邀請我去學校參加慶祝活動。教室中間矗立著一棵美麗的圣誕樹,在柔和的光線下閃爍著耀眼的光芒,它的枝椏上綴滿了奇特的“果子”。這一切都太美好了,我感到無比的幸福。我情不自禁地繞著圣誕樹又蹦又跳。當得知每個孩子都會得到一件禮物時,我更高興了。那些裝飾圣誕樹的熱心人允許我把禮物分發給別的孩子。我很高興能夠做這些事,在給別的小朋友們發禮物時,我也企盼著自己的那一份兒;一想到那些禮物,我就迫不及待地希望真正的圣誕節趕快到來,簡直一刻也不想再等了。我知道我的禮物并不是朋友們暗示的那樣,老師說過我的禮物比那些要好得多。但是,老師勸我別著急,到第二天早上就知道會有怎樣的禮物了。
平安夜,我把自己的長襪掛好后,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眠。于是,我一邊裝作睡著的樣子,一邊又保持著警覺,想看看圣誕老人來的時候會做什么。最后,我還是摟著我的新娃娃和小白熊睡著了。第二天早上,第一個起床跟大家說“圣誕快樂!”的人是我。我驚訝地發現,不僅僅在襪子里,連桌子上、椅子上、門邊,還有窗臺上都堆滿了禮物;實際上,在薄紗紙包裝的圣誕禮物堆中,我幾乎寸步難行了。當老師把一只金絲雀當禮物送給我時,我簡直從心里樂開了花。
小蒂姆非常溫順,在我的手指上跳來跳去,還從我手里叼櫻桃蜜餞吃。蘇利文老師教我怎樣好好照顧新寵物。每天早餐后,我就會為小鳥洗澡,還要把它的籠子打掃干凈,再給它的小杯子里添上新鮮的谷物和從井房那兒打來的清水,最后還要在它的秋千上放一小撮蓬松的繁縷草。
一天早晨,我把鳥籠放在窗邊的椅子上,然后去為它打洗澡水。回來開門的時候,我感到有一只大貓倏地從身邊溜了過去。起初我并沒想到出事了,但是當我把手伸進籠子里,發現夠不到蒂姆漂亮的翅膀,而它尖細的小爪子也沒有抓住我的手指,這時候,我知道再也見不到我可愛的小歌唱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