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歷史性的轉變及其主要經驗

我們這次黨的代表大會,是在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以后六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四年召開的。在過去的六年當中,特別是三中全會以來的四年當中,我們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實現了歷史的偉大轉變,使我們的國家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這個勝利在我們黨和國家的歷史上的偉大意義和深遠影響,必將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越來越明顯地顯示出來,我們應該充分認識這個歷史性轉變的巨大意義,尤其要特別珍惜這個轉變中獲得的經驗。

十二大報告從思想、政治、組織、經濟、文化、軍事和黨這七個方面,也可以說是從我國政治生活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各個主要方面,論述了我們黨在過去六年撥亂反正中所取得的重大勝利,論述了實現歷史性轉變的標志。在人們通常的概念中,六年的時間不算短,但它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只不過是一瞬間。就在這短短的六年當中,我們國家所發生的變化,確實是令人鼓舞的。

剛剛粉碎“四人幫”的時候,大家歡欣鼓舞,都感到我們的國家大有希望了,建設熱情空前高漲。這是一方面。另外一面,面對著當時那種冤案遍地,是非不清,問題如山,百業待興的局面,面對著當時那種思想、政治、組織、經濟、文化嚴重混亂的情況,再加上當時黨中央的主要負責同志又在一系列重大原則問題上繼續犯著“左”的錯誤,偉大的天安門革命事件仍然被顛倒為“反革命”事件,眾望所歸的鄧小平同志仍然遲遲不能出來工作,許多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功過是非得不到正確的評價,這一切又使人們的心情是多么地焦急啊!現在回過頭來想一想這六年的情況,從中可以看到我們走過的道路的確是很不平坦的,勝利是來之不易的,是黨中央領導人民克服了種種巨大困難才取得的。

回顧過去幾年波瀾壯闊的戰斗歷程,可以看到在我們國家發生的所有的深刻變化中,應該說最根本和最能起長遠作用的變化,是我們黨對社會主義及其建設規律的認識水平大大地提高了。關于這一點,可以聯系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實踐來談一談。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們黨斷然地拋棄了“以階級斗爭為綱”的錯誤口號,堅定地把工作重心轉到了社會主義現代化經濟建設上來,這是吸取過去歷史的教訓,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重新作出科學分析之后采取的戰略決策。黨一再申明,今后除非發生大規模的外敵入侵,就要集中力量搞好經濟建設,對這個重點決不改變。這充分反映,黨對社會主義時期戰略重點的認識,比過去任何時期都深刻得多了。在這同時,黨明確地提出,中國的現代化,必須符合中國的國情,必須走中國式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這是黨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在經濟建設指導上的重要體現。在三中全會精神指導下,黨根據對十年內亂所造成的國民經濟比例嚴重失調這一現實情況的深刻分析,正確地提出了對國民經濟進行調整、改革、整頓、提高的方針。這個方針的提出和貫徹執行,是我國經濟工作指導思想上的根本轉折。這個方針開始提出來的時候,有些地方、部門和單位不那么理解,執行起來不堅決,因此1979年、1980年兩年國家財政曾出現較大的赤字,使我國國民經濟潛伏著較大的危險。后來由于黨中央的堅持,進行充分的說服教育,下決心進一步調整,終于使經濟工作走上了穩步發展的健康軌道。這種情況,充分反映了我們黨執行正確方針的自覺性和堅定性的確是大大地加強了。在過去的三年多的大規模經濟調整中,我國經濟不僅始終保持著一定的發展速度,而且比例失調的狀況逐步得到改變,經濟結構日趨合理。這幾年城鄉人民生活特別是農民生活提高的幅度,是60年代以來所沒有過的。尤其值得人們高興的是,這個期間全國廣大農村逐步推行的多種形式的聯產承包責任制,使我國農村從合作化以來就嚴重存在著的許多“左”傾錯誤從根本上得到糾正,使我國農業從長期的停滯不前開始走向興旺繁榮。這個改革的強大生命力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認識。去年底,黨經過對三中全會以來調整經濟的經驗總結,進一步提出要把全部經濟工作轉到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的軌道上來,并圍繞這個根本目的提出了十條經濟建設方針。這十條方針是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同我國新情況、新實踐相結合的結晶,標志著我們黨對社會主義經濟建設規律的認識和掌握達到了一個新的科學高度。可以說在實踐的基礎上總結出來的這十條方針,其意義要比我們在經濟工作中所取得的實際成績大得多,因為它們是會長期起作用的。正因為有了這一切,在這次代表大會上,我們黨才能夠進一步提出今后20年我國經濟建設的戰略目標、戰略重點和戰略步驟,從而為我們規劃出一幅比較符合我國國情的建設藍圖。

這幾年來,我們黨從實際出發,逐步提出和解決并已在實踐中初步顯示出效果的重大經濟原則和方針是很多的,這里不妨簡要地列舉一下。比如:在堅持社會主義國營經濟占主導地位的前提下,實行多種經濟成份、多種經營方式的長期并存;在堅持公有制的前提下,在國營和集體企業中推行多種形式的承包責任制和經濟責任制;堅持計劃調節和市場調節相結合、相統一的原則;積極而又穩步地改革經濟管理體制,充分發揮經濟杠桿的作用;合理調整各種經濟結構,使之日趨合理;在堅持自力更生、平等互利的基礎上實行對外開放,擴大對外經濟技術貿易交流;解決農業問題要靠政策,靠科學,要在抓緊糧食生產的同時充分開展多種經營;在把發展消費品工業放在重要地位的同時調整重工業的服務方向,努力做到生產資料生產和消費資料生產兩大部類生產的協調發展;在兼顧國家、集體、個人三者利益和充分調動地方、部門、企業和勞動者積極性的前提下,擴大企業的自主權;堅持“一要吃飯,二要建設”的方針,合理調整積累和消費的比例;按照社會化大生產的原則促進企業的調整、改組和聯合;充分發揮現有大、中城市的作用,加強小城鎮的建設,合理解決沿海和內地的關系;擴大再生產主要依靠發展內涵(現有企業的技術改造)和實現技術進步,而不應主要依靠發展外延(新建工廠)和擴大基本建設規模;如此等等。這些,有的是過去從未提出過的,有的是過去提出過但并未展開或未能堅持的,有的是過去提出過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又充實了新的內容的。總之,這一切都充分表明我們黨對社會主義經濟建設規律的認識,的確在新的實踐中有了很大的豐富和提高。

作為社會主義國家,如何正確認識和處理經濟同思想文化和政治的關系,如何正確認識和處理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關系,是我們在過去長期要努力解決而沒有很好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也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沒有完全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我們黨對這個問題的認識,也是在過去幾年中特別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逐步加深的。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黨根據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深刻研究實踐中提出的問題,逐步明確地把建設高度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高度社會主義民主的問題,當作根本性的戰略問題提了出來。這是對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重要發展。在社會主義社會,必須在努力建設物質文明的同時,努力建設高度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必須在改革和完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同時,改革和完善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努力建設高度的社會主義民主。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設,是互為條件又互為目的的。如果只重視物質文明的建設,而不重視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那么,社會主義社會就會走上歧路。要通過大力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使我們的人民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的社會主義新人。與此同時,不論是社會主義物質文明還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都必須充分發揮人民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這就要努力建設高度的社會主義民主,既充分保障人民當家做主的民主權利,又對極少數危害社會主義的敵對分子實行有效的專政,以鞏固和加強人民民主專政。正是基于這樣一些基本觀點,我們黨已經把實現四個現代化同實現髙度文明和高度民主,同時列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根本目標,并且把它們寫入了我們黨的新黨章。這些無疑都是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在我國社會主義實踐中的運用和發展,它們將有力地指導和推動我國人民的社會主義實踐,并在實踐中繼續得到豐富和發展。

從黨的建設方面來講,對如何在新的歷史時期加強執政黨的建設,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黨也提出和逐步推行了一系列有重大意義的原則方針和重大措施。比如:禁止任何形式的個人崇拜和少宣傳個人這個方針的提出,這是對歷史經驗的深刻總結;黨內政治生活準則的制定和推行,逐步實現黨內政治生活的正常化,健全民主集中制,這是關系到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大問題;在保證黨的思想、政治和組織路線正確的同時,還要進行領導體制和組織制度的改革,這樣才能從制度上保證把我們黨建設成具有健全的民主集中制的黨,保證黨的集體領導;黨風問題是關系執政黨生死存亡的問題的提出,給全黨敲了警鐘,提高了黨對端正黨風的重要性和嚴重性的認識;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要把黨建設成為真正能夠領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黨,把我們的干部隊伍逐步建設成為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的干部隊伍,等等。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在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黨的建設必須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緊密地結合起來。我們黨現在已經把這個問題十分鮮明地提到了我們的面前,提出了許多新的和過去認識不到的問題。我們黨要成為領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堅強核心,如果黨本身不能掌握現代化建設的本領,不能根據新的歷史時期的特點和需要加強建設,那我們黨也就難以勝任領導人民去實現新長征的任務。

如上所述,我們黨在領導人民實現歷史性轉變的過程中,黨對社會主義及其建設規律的認識確實是深化了。盡管這種認識還不能說已經很完備,但同召開黨的八大時的情況相比,是大不相同了。八大的正確路線和八大提出的許多正確思想,不僅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得到了繼承,而且有了很大的豐富和發展。現在,我們黨不僅恢復了“文化大革命”前行之有效的正確政策,不僅恢復了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本來面目,而且經過認真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勇于探索和革新,的確是牢固地建立了一條正確的路線,制定了一系列新的適合新情況的正確方針和政策,從而把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在不少的方面向前發展了。這可以說是這次歷史性轉變的最大收獲,是全黨和全國人民共同創造的最寶貴的精神財富。當然,我們已經得到的認識,還需要進一步深化,進一步加以科學的論證,使之更加系統,并上升到理論的高度,這還有待于全黨特別是黨內黨外理論工作者的努力。我們要有把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在實踐中不斷推向前進的雄心壯志和頑強精神,這是我們不可推卸的神圣責任,也是我們建設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的必然要求。

十二大報告還通過對過去六年歷史進程的概括論述,扼要地總結了黨中央領導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實現歷史性偉大轉變的基本經驗,這就是:1.勇于實事求是地進行自我批評,改正錯誤;2.正確地開展反對“左”右兩種傾向的思想斗爭;3.采取抓住中心環節以帶動其他的科學工作方法;4.相信人民,依靠人民,順應人民的要求和歷史的潮流。這四條都是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基本原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具體運用。

這里想著重講一下的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實踐告訴我們,堅持同黨內和社會上在不同情況下和不同的時候出現的“左”的和右的錯誤干擾進行必要的正確的思想斗爭,才能保證黨的正確路線得到充分有效的貫徹執行。也可以這樣說,三中全會以來,黨的正確路線正是在這種斗爭的過程中逐步形成、豐富和發展起來的。為了和大家一道加深對這一點的認識,將過去幾年黨在若干重大原則問題上,堅持反對兩種錯誤傾向的情況和得出的正確結論概要地加以說明,可能是有益處的。

關于思想路線。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的“解放思想,開動腦筋,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方針,是黨和毛澤東同志一貫倡導的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的思想路線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運用和發展。這條路線的形成,也是三中全會前在全黨普遍開展的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的深刻總結。它的貫徹執行和繼續發展,同樣是在排除“左”的和右的兩種干擾中前進的。不解放思想,不沖破“兩個凡是”的錯誤觀念,不沖破個人崇拜和教條主義的束縛,就無法撥亂反正,也無法開創新的局面。歪曲解放思想的方針,把它曲解為想怎么說就怎么說,宣揚資產階級自由化,同樣對我們的事業只能起消極作用。對這兩種傾向都要繼續反對。

關于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是建國以來我們一貫堅持的基本原則。在深入揭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的過程中,黨就指出過,我們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的斗爭,說到底,就是我們要在中國發展社會主義,要鞏固人民民主專政,要堅持黨的領導,要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而他們恰恰相反,要破壞社會主義,要搞垮人民民主專政,要推翻黨的領導,要歪曲、篡改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我們同他們之間就是這樣一場斗爭。因此,我們要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就必須肅清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對四項基本原則的歪曲、篡改和破壞的種種流毒。比如說,什么發展社會生產力就是“唯生產力論”啦,什么“踢開黨委鬧革命”啦,什么“全面專政”論啦,這一套的流毒不肅清,也就不能正確地堅持四項基本原則。隨著對“文化大革命”和“左”傾錯誤的清理,也出現了從根本上懷疑甚至否定社會主義道路和黨的領導為主要特征的、從右的方面偏離四項基本原則的傾向。這種傾向的集中表現就是資產階級自由化思潮的一度泛濫。現在,我們要堅定不移地堅持四項基本原則,仍然必須繼續防止和反對上述兩種錯誤傾向。

關于正確評價毛澤東同志和毛澤東思想。毛澤東同志是我們黨和我國各族人民的偉大領袖和導師,對中國革命作出了不朽的貢獻。他晚年犯了嚴重錯誤,但他一生的功績遠遠大于他的過失。如果缺乏馬克思主義的勇氣對包括毛澤東同志晚年所犯錯誤在內的黨的錯誤進行自我批評,并在實踐中認真加以糾正,就不可能撥亂反正,不可能實現歷史性的轉變。如果因為毛澤東同志晚年犯過嚴重錯誤而全盤否定他的一生,那就會全盤否定我們黨領導的整個中國人民的革命歷史。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運用和發展,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于中國革命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必須把毛澤東同志晚年的錯誤同毛澤東思想嚴格區別開來。不進行這種區別,或者由此而認為凡是毛澤東同志說過的每一句話都是不可移易的真理,或者因為毛澤東同志晚年犯了錯誤,就企圖否定毛澤東思想對我國革命和建設的指導作用,丟掉毛澤東思想這面旗幟,這都是違背客觀真理的,也是嚴重損害黨和人民利益的。對毛澤東思想,我們的方針是兩句話,一要堅持,二要發展。毛澤東思想的科學原理必須堅持,但又要在新的實踐中繼續加以發展。不堅持,丟掉毛澤東思想這面旗幟,當然就談不上發展;不發展,停滯不前,思想僵化,也就難以長期堅持。毛澤東思想的創立和形成的過程,也是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的過程。

關于社會主義時期的階級斗爭。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指出:“在剝削階級作為階級消滅以后,階級斗爭已經不是主要矛盾。由于國內的因素和國際的影響,階級斗爭還將在一定范圍內長期存在,在某種條件下還有可能激化。”這是經過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撥亂反正和對我國社會的現實情況進行深入分析之后,黨對我國現階段階級斗爭問題的科學結論。這就告訴我們,既要堅決反對重新回到“以階級斗爭為綱”上去的錯誤思想,也要防止對新的歷史條件下的階級斗爭喪失警惕。

關于社會主義民主。在這個問題上,同樣也要反對“左”的和右的兩種錯誤傾向。在過去的一段長時間中,我們對健全社會主義民主制度不夠重視。十年內亂期間,國家的民主和法制,可以說遭到了極其嚴重的破壞。不清除這方面的“左”的錯誤的影響,我們就不能把社會主義民主發展起來,不能更好地保障人民當家做主的權利。同樣,當我們強調健全社會主義民主的時候,如果把社會主義民主同資產階級民主相混淆,或者認為講民主就是什么都不受約束,連反革命言論也可以公開發表,主張絕對地自由化,這種右的錯誤傾向也是對社會主義民主的歪曲,也必須堅決加以反對。我們要通過發展社會主義民主來鞏固我們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制度,一方面在人民內部充分發揚民主,另一方面對極少數破壞社會主義的敵對分子實行充分有效的專政。這樣才能保證我們國家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順利進行。

關于經濟效益和發展速度。這是關系經濟建設指導方針的一個重要問題。根據建國三十多年的建設經驗,經濟工作必須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在這個前提下,力求達到經過努力可以達到的發展速度。不力爭這樣的速度,將不利于國力的增強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不利于四個現代化建設;但不顧經濟效益,不講究提高產品質量,用高消耗去換取人民得不到實惠的有水分的速度,只能圖虛名而得實禍。這兩種傾向都必須防止和避免。

關于發展社會主義事業的兩手。在新的歷史時期,為了發展社會主義事業,從思想上到行動上必須堅持兩手:一手是堅持對外開放、對內搞活經濟的政策,另一手是堅決打擊經濟領域和其他領域中破壞社會主義的嚴重犯罪活動。只注意后一手而忽視前一手是錯誤的,只強調前一手而忽視后一手是危險的。

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為了堅持黨的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路線,從根本上說來,就是既要反對那種企圖回到“文化大革命”和它以前的錯誤理論、錯誤政策上去的“左”的傾向,又要反對那種懷疑和否定四項基本原則的資產階級自由化的右的傾向。在當前,對“左”的和右的這兩種錯誤傾向的影響,都不能低估,都不能忽視。什么時候、什么地方著重反對什么傾向,應該從實際出發。在著重反對一種傾向的時候,要注意防止另一種傾向。從總的方面和長遠的角度來看,為了順利推進全面改革,我們所要著重克服的,還是僵化觀念和習慣勢力的影響和束縛。

黨的十二大通過的新黨章在總綱中指出,黨要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目標,一定要保持黨在思想上政治上的高度一致。這是我們黨過去長期斗爭的經驗總結。必須強調,自覺地在政治上思想上同黨中央保持一致,應當成為全體共產黨員嚴格遵守的一條政治紀律。積極地、認真負責地向人民群眾宣傳解釋黨的思想、理論、路線、政策和主張,應該是每個共產黨員對黨和人民應盡的義務。現在有的人,名為共產黨員而不這樣做,甚至在黨已經作出決定的重要方針政策問題上仍然標新立異,自作主張,甚至公開發表同黨的決定相對立的錯誤意見。這是一切正直的忠誠的共產黨人所不能容許的,是必須堅決予以制止和糾正的。當然,黨堅決保障所有黨員正當的民主權利,這在新黨章中也作了明確的規定。黨員可以在黨的會議上充分討論黨的政策,自由地發表意見,可以有根據地批評黨的任何一級組織和任何領導人。對黨的決議有不同意見也可以保留,可以向上級以至中央申訴,但在行動上必須堅決執行,并不得公開表示不同意見。無產階級政黨決不是爭論不休的俱樂部,必須保持嚴格的組織性紀律性。我們一定要在黨的十二大的旗幟下,進一步達到全黨思想上政治上的高度一致,從而使開創新局面的勝利得到最可靠的保證。

馬克思主義歷來認為,歷史是人民創造的。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實代表。黨除了工人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沒有特殊的利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根本宗旨。黨成為領導全國政權的執政黨之后,地位發生了根本變化,但這種變化絲毫也不應改變黨的宗旨,不應改變所有共產黨員仍然是勞動人民的普通一員的地位。可是也有許多事實說明,黨成為執政黨之后,有的人當了干部,手里有了權力,不是用來更好地為人民服務,而是用它來牟私利,占群眾的“便宜”,占集體的“便宜”,占國家的“便宜”,使自己從人民的公仆變成了人民的“主人”,種種不正之風也就由此而滋長起來。我們要相信和依靠群眾,并更好地得到群眾的信任和支持,就必須堅決糾正這種不良現象。

總起來說,充分認識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歷史性轉變的偉大意義和深遠影響,,進一步解放思想,堅定繼續前進的勝利信心;堅決相信黨,相信黨中央,自覺地在政治上思想上同黨中央保持一致;堅決相信人民,依靠人民,并為了人民的利益而切實改進我們的工作和作風,這些就是從歷史性的轉變中引出的最主要的經驗。在全面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面的斗爭中,我們應當繼續運用和發展這些經驗,去奪取新的勝利。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林市| 泸州市| 疏附县| 襄城县| 平定县| 镇赉县| 谷城县| 柘城县| 龙川县| 拉孜县| 内江市| 肥东县| 伊川县| 伊通| 修文县| 松溪县| 琼中| 葵青区| 历史| 海城市| 崇州市| 泊头市| 梅河口市| 建始县| 永福县| 安泽县| 淳化县| 佳木斯市| 绥芬河市| 大同市| 宜昌市| 襄汾县| 四子王旗| 姚安县| 珠海市| 佳木斯市| 崇明县| 车致| 天门市| 镇巴县| 宝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