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七、關于“‘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決議》對建國后各個歷史階段的分析和論述,以這個部分的篇幅最長,分量最重。這也是很自然的。可以這么說,如果不發生“文化大革命”,恐怕也就不需要作這個《決議》了。下面,打算從五個方面作點解釋和說明:

第一,《決議》在這一章的第一節和第二節,先是照原話引述了毛澤東同志發動“文化大革命”的論點,接著對它進行了科學的分析批判,從根本上對“文化大革命”作了徹底的否定。

“文化大革命”究竟錯在哪里?“文化大革命”的根本錯誤,就在于它在無產階級掌握了國家政權的條件下,在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已經確立起來的條件下,在剝削階級作為階級已經被消滅的條件下,還要搞什么一個階級推翻一個階級的所謂“無產階級專政下的繼續革命”。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曾經非常清楚地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無產階級上升為統治階級,爭得民主?!薄盁o產階級將利用自己的政治統治,一步一步地奪取資產階級的全部資本,把一切生產工具集中在國家即組織成為統治階級的無產階級手里,并且盡可能快地增加生產力的總量?!?img alt="《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272頁。" class="qqreader-footnote" src="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2F05FC/10771572004701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note.png?sign=1752423289-aZOo165qcurVELb2vA74VvtlGkL2CosU-0-33b412237ffc6280e077cd5ddeec7805">馬克思在《哲學的貧困》一書的最后還說過:“只有沒有階級和階級對抗的情況下,社會進化將不再是政治革命。而在這以前,在每一次社會全盤改造的前夜,社會科學的結論總是:‘不是戰斗,就是死亡;不是血戰,就是毀滅。問題的提法必然如此?!▎讨巍ど#瘪R克思、恩格斯的這些論述告訴我們,無產階級在取得政權以前,必須通過階級斗爭的方法,發動一個階級推翻一個階級的政治大革命,把剝削階級的統治推翻,自己掌握政權,才有可能建立社會主義制度,發展和完善社會主義。這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而在無產階級已經掌握了政權以后,在社會主義制度已經確立以后,在剝削階級作為階級已經消滅以后,在已經不存在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這兩大對抗階級的階級對抗的條件下,這個時候還要強行發動一個階級推翻一個階級的所謂“政治大革命”,那就既沒有經濟基礎,也沒有政治基礎。因為,這個時候剝削制度已經不存在了,生產資料資本主義所有制的問題已經解決了,剝削階級已經消滅了,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不再是階級矛盾了。這個時候還要強制進行這樣的所謂“政治大革命”,那就只能是在無產階級和革命人民內部造成混亂,自己推翻自己,自己亂自己。毛澤東同志關于發動“文化大革命”的錯誤理論的核心,它的要害,就在這個地方。它帶來了是非的混淆,敵我的混淆,從根本上脫離了黨的組織和廣大人民群眾,不僅沒有帶來任何的社會進步,帶來的只是倒退和混亂。

《決議》指出,“文化大革命”是一場由領導者錯誤發動,被反革命集團利用,給黨、國家和各族人民帶來嚴重災難的內亂。這對“文化大革命”的錯誤性質,作了確切的表述。不是說十年動亂、十年浩劫這些說法不對了,不能再用了,但這些說法只是對“文化大革命”后果和情況的一種描述,而不是它的定性。只有稱它為內亂,才最符合它的性質。在無產階級掌握政權以后,還要把人們發動起來自己推翻自己,這不是搞內亂是什么呢?在這場內亂中,許多社會主義的東西被當作資本主義批判,許多馬克思主義的東西被當作修正主義批判,被打倒的所謂“走資派”許多是社會主義事業的骨干,是黨和國家各級領導的核心力量。有的同志講,被打倒的“走資派”難道沒有一點缺點錯誤嗎,斗一斗難道對他們沒有一點好處嗎?這是為“文化大革命”辯護的一種借口。我們的同志不管有多大錯誤,總不能把他當成敵人斗嘛,總不能搞遍及全國的那種“史無前例”的“殘酷斗爭,無情打擊”嘛!實踐已經充分證明,這樣斗來斗去,結果黨和國家生活中原來存在著的某些陰暗面,不僅沒有克服,反而使我們黨和國家的健康肌體受到了極大的損傷。原來的矛盾不但沒有得到解決,而且擴大和加深了舊的矛盾,又增加了新的矛盾。經過了“文化大革命”,為什么黨和國家的威信反而下降了,黨的傳統反而敗壞了,黨和人民的聯系反而削弱了,黨的紀律反而松弛了,派性、無政府主義、極端個人主義反而泛濫了,社會秩序反而變壞了,人民的道德水平反而倒退了?總之,為什么一切好的東西都不如“文化大革命”,以前了呢?一切壞的東西反而增加了呢?擺在我們面前的問題反而堆積如山了呢?歸根到底,就是因為“文化大革命”并不是亂了敵人,而是亂了自己。

現在,“四人幫”的幫派殘余分子,所謂持不同政見者,還有唯恐天下不亂的分子,還有人在那里抓住我們實際生活中確實存在著的某些黑暗面,揚言要搞什么第二次“文化大革命”。從理論上和實踐上徹底否定“文化大革命”,從一定的意義上說,也就是剝奪這些人在群眾中活動的資本。經過對《決議》的學習,我們一定要充分認識到“文化大革命”一點積極意義也沒有,必須徹底予以否定,這一點絲毫也不能動搖。

《決議》不僅明確地指出了毛澤東同志發動“文化大革命”的主要論點不符合馬列主義原理,而且不符合中國實際,它對我國的階級形勢以及黨和國家的政治狀況作了完全錯誤的估計。這種錯誤估計表現在哪里呢?它們主要的是:1.認為我國城市和鄉村都存在著嚴重的全面的階級斗爭。不但從前的剝削階級總是“人還在,心不死”,而且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的集體農業,仍然在經常地、每日每時地、大批地產生著資本主義和資產階級。2.認為不但舊社會培養的知識分子,經過長期社會主義教育改造以后,幾乎全部仍然是資產階級知識分子,而且新社會、共產黨培養的知識分子大部分也仍然是資產階級知識分子。3.黨里、政府里、軍隊里和文化領域各界里都產生著資產階級代表人物,即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因而無產階級專政下的繼續革命主要就得在共產黨內進行。4.認為黨內走資派已經形成了一個資產階級司令部,推行一條修正主義的路線,相當多數的單位的領導權已經不在馬克思主義者和人民群眾手里。5.認為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始終是社會主義歷史階段的主要矛盾,資本主義復辟的危險性也始終存在。這一套當時發動“文化大革命”的所謂的“階級分析”“形勢估計”,難道不都是主觀主義的、脫離實際的嗎?難道不一一地都被“文化大革命”的歷史本身所完全否定了嗎?

第二,《決議》對“文化大革命”期間所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都作了明確的是非判斷。這對于我們的同志統一認識和增強團結,無疑是十分必要的。

1966年5月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和8月召開的八屆十一中全會,相繼通過了《五·一六通知》和《關于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決定》這兩個錯誤的綱領性文件,對所謂“彭真、羅瑞卿、陸定一、楊尚昆反黨集團”和所謂“劉少奇、鄧小平司令部”進行了錯誤的斗爭,錯誤地改組了中央領導機構并讓所謂“中央文革小組”掌握了黨中央的很大一部分權力。所謂“二月逆流”實際上是中央最高領導層的大多數同志反對“文化大革命”的一次重大斗爭。黨的八屆十二中全會對劉少奇同志所作的政治結論和組織處理都是完全錯誤的。黨的九大、十大在政治上、思想上、組織上執行的都是錯誤的“左”傾指導方針。所謂“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運動完全是顛倒了是非。天安門事件是偉大的革命群眾運動,當時政治局和毛澤東同志對它作了完全錯誤的判斷,撤銷鄧小平同志黨內外一切職務的決定也是完全錯誤的。對這一切,《決議》都作出了明確的結論。

有同志認為,“文化大革命”期間召開的八屆十一中全會、十二中全會、九大和十大在組織上也都是非法的,《決議》沒有接受這種意見。

還有的同志說,“文化大革命”期間,黨實際上不存在了,《決議》也沒有接受這種觀點,因為廣大黨員雖一度被停止組織生活,但黨還存在著,還在活動,否則就不能想象黨和政府在“文化大革命”期間還進行了許多正確的活動,更不能想象我們黨能夠不費一槍一彈、不流一滴血就粉碎了“四人幫”。

這里還需要說明的一點是,對“文化大革命”期間的有些重大事件,還要作具體分析,不能犯絕對化、簡單化的毛病。舉例來說,《決議》對“三支兩軍”,就說了兩句話,不是一句話,既肯定了它在當時歷史條件下對穩定局勢所起的積極作用,也指出了它所帶來的消極后果。根據這個精神,對個別人在參加“三支兩軍”后掉到林彪或江青反革命集團里去的,或者極少數嚴重違法亂紀的,一定要同整個“三支兩軍”工作區別開,同廣大指戰員區別開,不能不加區別。再舉個例子,像批林批孔,《決議》也對它作了分析。王洪文、江青他們提出來要搞批林批孔,為的就是批林批孔批“周公”,矛頭是直接指向周恩來總理的。他們要把周恩來同志搞倒,要把各地區、各部門能夠正確堅持黨的原則的同志搞倒,以便他們進一步篡黨奪權。毛澤東同志批準開展這個運動,當然是個錯誤,但還不能說毛澤東同志和他們一樣是為了搞倒周總理,因為當毛澤東同志覺察到“四人幫”在批林批孔當中進行這方面的陰謀活動時,他就批評了他們,指出江青有野心,不能由她“組閣”,總理還是我們的總理,至于各地區、各部門所實際進行的批林批孔運動,又要根據不同的情況進行具體分析。有的地方和部門是“四人幫”直接控制的,那里的負責人直接和“四人幫”掛著鉤,甚至就是他們的人,這些地方和部門的運動情況,肯定會和別處不同。有的地方和部門不存在這種情況,那里只聯系著揭批了一下同林彪反革命集團有聯系的人和事,這種情況又有不同。至于揭批的對不對,那又要作具體分析??傊?,不能把各地方、各部門、各單位所進行的運動都劃成一個等號。采取這種分析態度是十分重要的,因為歷史本身就是復雜的,決不可搞形而上學,而且只有這樣做才能更好地團結絕大多數干部和群眾。

第三,“文化大革命”是毛澤東同志親自發動和領導的,他對這場內亂的發生和持續十年之久應負主要責任,這和“文化大革命”前的十年不同,那時許多問題是黨中央在正常情況下集體決定的。盡管這樣,黨中央對于沒有能及時制止和糾正毛澤東同志的錯誤,仍然在《決議》中承擔了責任,并且總結了經驗教訓。在這一點上也是很公道的。毛澤東同志在發動“文化大革命”的問題上所犯的錯誤,仍然是一個偉大的革命家所犯的錯誤。這和林彪、“四人幫”趁機搗亂,把毛澤東同志的錯誤推向極端,搞反革命破壞,想毀滅我們的黨,毀滅我們的國家,毀滅我們的社會主義制度,完全是兩種不同性質的問題,絕對不能混淆在一起。《決議》所以說毛澤東同志所犯的錯誤還是一個偉大革命家所犯的錯誤,其主要根據有四點:1.他發動“文化大革命”的目的,還是為了要把我們的黨和國家搞好。他是我們黨的創始人之一,是我們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決不能設想他要把我們的黨和國家毀掉。2.他在全局上一直堅持“文化大革命”的錯誤,但在具體錯誤上還是做過一些改正。3.他領導我們粉碎了林彪反革命集團,并且多次批評了“四人幫”,沒有讓他們奪取最高領導權的野心得逞。4.他在國內問題上搞錯了,在外交決策上總的來說是正確的。反霸斗爭的新格局,中美關系的打開,三個世界的劃分,加強全世界反霸統一戰線,我國永遠不稱霸等等這些正確的重要決策和重要指導思想,都是毛澤東同志生前提出來的?!稕Q議》所作的這些分析是正確的,是有說服力的。黨中央領導同志一再強調決不能把毛澤東同志的錯誤歸之于他的個人品質,這一點是非常正確的,是符合實際的,也是深得人心的?!稕Q議》所以說毛澤東同志的錯誤是一個悲劇,就是說他想搞好而沒有搞好,事與愿違,因此是悲劇,是對他表示惋惜和遺憾的意思。

第四,在整個“文化大革命”期間,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廣大干部、廣大黨員和人民群眾,同“左”傾錯誤領導和林、江反革命集團進行了長期的堅持不懈的斗爭。看不到這一點,“文化大革命”中許多事情就不好解釋。這場內亂長達十年之久,后果極為嚴重,但正是因為我們的黨和人民堅持進行了長期的正面斗爭,這才使得“文化大革命”的破壞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使得我們的黨、國家、人民軍隊和我們的社會沒有改變性質。我們的黨還是無產階級的政黨,我們的國家還是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我們的軍隊還是人民的軍隊,我們的社會還是社會主義社會。有人說,“文化大革命”期間我們的黨和國家已經變了質,得出這樣的結論是不符合實際的,因而也是錯誤的。盡管“文化大革命”使我們受到了嚴重創傷,但是我們的黨和人民仍然具有頑強的生命力,終于依靠自己的力量糾正了錯誤,戰勝了反革命。充分認識這一點,這對于我們堅定信心,鼓足干勁,進一步搞好撥亂反正,搞好各項工作,搞好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將有極大的好處。這就是說,在那樣嚴重的情況下,我們黨最終還是自己糾正了自己的錯誤,我們有這樣一種力量的源泉。現在我們把過去的錯誤糾正了,我們把思想、路線和方針政策都搞對頭了,爭取四化建設的新勝利,必定會有更大的把握。只要我們根據十一屆三中全會到六中會全的精神更好地團結起來,毫無疑問我們將會取得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大的成績。

第五,關于“文化大革命”的原因。《決議》在這方面用的文字非常精煉,但寫得很深。它的著眼點,就是要引導人們把這場內亂當作一個巨大的歷史現象來進行分析,找出它所以發生的原因,以防止這類錯誤的重演。從這個著眼點出發,《決議》側重于從兩個方面進行了分析,一個是我們黨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為什么容易犯階級斗爭擴大化的錯誤,一個是在我們黨內為什么容易產生個人崇拜、個人專斷這類破壞民主集中制的現象。這兩方面分析清楚了,“文化大革命”所以發生的原因也就清楚了。

對于第一個方面的原因。《決議》分了好幾個層次來論述。首先,全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歷史不長,社會主義國家的歷史更短,它比資本主義短得多,比封建主義更短,社會主義社會的規律有一些雖被馬列主義的基本原理指出來了,但更多的還沒有為人類所掌握。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如果不認真地探索社會主義社會的發展規律,就隨時有犯錯誤的可能。其次,我們黨是在長期搞階級斗爭的革命戰爭環境中成長起來的,我們對處理舊的歷史條件下的階級斗爭有著豐富的經驗,這本來是一件好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社會主義社會來得很快很猛,只不過短短七年的時間,頭三年恢復經濟,同時繼續完成民主革命的一些任務,后四年,搞社會主義改造,我們就基本上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社會主義社會來得很快,這當然也是好事,而不是壞事。不過,在這種情況下就必然帶來一個問題,這就是對大規模的全面的建設社會主義,特別是像在我們這樣原來經濟文化很落后的大國中建設社會主義,我們既不可能從馬列著作那里找到現成的答案,自己也缺乏經驗。這樣,我們就很容易把過去那套習慣了的階級斗爭的舊經驗和舊方法,照搬到新的歷史條件下來,這當然就不能不出問題了。第三,主要是在我們黨的領導思想上,產生了對馬列著作中某些設想和論點加以誤解和教條化的嚴重錯誤傾向。這里又主要地講了三個問題。一是對馬克思所說的“資產階級權利”的看法。馬克思在《哥達綱領批判》當中,曾經把社會主義社會在消費資料分配中通行的等量勞動相交換的平等權利,稱為“資產階級的權利”。這個說法本身是否妥當姑且不論。我們卻對這個說法產生了一種很深的誤解,認為只有對這種“資產階級權利”進行批判、限制甚至消滅,這才符合社會主義的原則和有利于建設社會主義,并且還提出了一種“走資派”就是對批判“資產階級權利”很反感的說法,直接發展成為一種搞“文化大革命”的所謂理論根據。而實際上對“資產階級權利”的所謂限制和批判,限制和批判的恰恰是社會主義的按勞分配原則和物質利益原則。二是對小生產的看法。列寧在講小生產每日每時地大批地產生著資本主義和資產階級這句話的時候,他指的是包括當時俄國在內的世界上的一般的小生產,這種小生產在合作化多年后的我國農村已基本不存在,現在因為放寬政策而開始有一些,在加強管理的條件下也決不會每日每時地大批地產生資本主義和資產階級,當時則根本沒有這個問題。而由于把列寧的話生搬硬套地用來對待經過社會主義改造的我國農村,天天叫喊什么“割資本主義的尾巴”,什么“堵不住資本主義的路,就邁不開社會主義的步”,這就完全脫離了我國的實際情況,嚴重地夸大了所謂資本主義復辟的危險性,從而產生了一系列“左”傾的城鄉經濟政策和城鄉階級斗爭政策。三是對黨內斗爭問題的看法。在這個問題上,主要是把馬列特別是斯大林關于黨內斗爭是階級斗爭的反映的某些論點擴大化和絕對化了。在階級社會里,黨內斗爭確有社會上階級斗爭的反映的因素,但把黨內斗爭看成都是階級斗爭的反映,這就嚴重地絕對化和擴大化了。有了這種誤解,就必然要把黨內一些思想分歧和正常爭論統統都看成是社會階級斗爭的反映,從而使階級斗爭擴大化的錯誤日益發展到黨內,使黨內正常的民主生活日益遭到破壞,這也就使得社會上階級斗爭擴大化的錯誤更難得到糾正?!拔幕蟾锩逼陂g,抓住你的只言片語,無限上綱,動不動就說你是資產階級代理人,是反革命的修正主義分子,這是把階級斗爭擴大化的迷誤越來越嚴重地引到黨內,并且愈演愈烈,達到了登峰造極程度的集中表現。以上這三點都同“文化大革命”結下了難解難分的因緣?!稕Q議》在講完了理論上的教條化傾向之后,接著還講了一個國際因素。蘇聯從50年代后期就對我們施加政治上、經濟上、軍事上的巨大壓力,并且把中蘇兩黨的原則分歧擴大到兩國的國家關系方面,我們黨針對蘇聯的大國沙文主義和后來進一步發展成的霸權主義,同他們進行了針鋒相對的必要的斗爭??墒牵覀冨e誤地把這個斗爭引到了國內范圍,在國內開展大規模的反修防修運動,對所謂修正主義的情況和界限又沒有搞清楚,還往往隨意地給別人扣所謂“里通外國”的帽子,這就使得階級斗爭擴大化的錯誤更是大大地加深了一層?!稕Q議》所作的這些分析是很深刻的,但由于篇幅的限制,每層意思都只講了很短的幾句話,有的只說了一兩句。這里作了些解釋,也未必說得準確或清楚。希望同志們認真鉆研文件本身,并聯系實際作反復思索,這對提高我們自己的思想認識水平是會有很大好處的。

對于第二個方面的原因分析,《決議》明確地指出,毛澤東同志的驕傲情緒,他的脫離實際、脫離群眾、主觀主義和個人專斷的作風,黨和國家集體領導原則和民主集中制的日益遭到破壞,這些都是“文化大革命”能夠發生并且持續達十年之久的重要原因。但是,《決議》并沒有停留在這種比較容易看出來的現象上,它還進一步深入地分析了這種現象所以出現并能夠長期存在的原因,指出了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在處理領袖同黨的關系方面出現過的嚴重偏差,還有我國長期封建專制主義遺毒的影響,是兩個不可忽視的社會歷史因素。通過對《決議》的學習,充分認識這兩點對于我們加深理解改革黨和國家領導體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加深理解加強社會主義民主和社會主義法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是十分重要的。我們過去對民主和法制就比較長時間地重視不夠,“文化大革命”期間這方面遭到的破壞又特別嚴重,現在開始有所轉變,但尚未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在我們的黨員和干部當中隨意侵犯人權,隨意不尊重法律的現象,仍然時有發生。在這方面,恐怕還存在著嚴重的教育全黨的任務。

總之,《決議》對“文化大革命”的原因的深刻分析,對于我們大家來說,的的確確是一篇運用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論和歷史唯物論來分析重大歷史現象的很好的學習教材。同時,“文化大革命”所以能夠發生的原因找準了,搞清楚了,今后如何防止錯誤的重演,今后的努力方向和奮斗目標,也就更加清楚了。

除了以上講的五點以外,這里還想再講一個問題。有的同志說,毛主席講過對什么事物都可以一分為二,現在全盤否定“文化大革命”,這不是不一分為二了嗎?不是不符合毛澤東思想了嗎?不是不符合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的理論了嗎?提出這樣的問題,假如確實是因為對《決議》沒有認真地學進去,沒有認真地弄清楚,那當然還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就是認為《決議》對“文化大革命”沒有作一分為二的分析,不是采取的辯證唯物主義的分析方法,這個說法是完全不對的。如果用這種說法來抵制甚至反對《決議》對“文化大革命”的否定,那就更加是錯誤的了。

《決議》對“文化大革命”的分析,首先是按原話引述了毛澤東同志發動“文化大革命”的那些基本論點,然后在理論上和實踐上對它們作了實事求是的科學分析,從而具有充分說服力地徹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的指導思想、理論、方法和實踐,這是完全正確和必要的。接著,《決議》根據“文化大革命”這個歷史時期的情況,對它做了許多具體的分析,也就是說一分為二的分析。比如說,對毛澤東同志所犯的錯誤,明確地講清了他的錯誤性質是一個偉大的革命家所犯的錯誤,不僅不能同林彪、“四人幫”的反革命破壞加以混淆,而且必須加以嚴格區別,這不是一分為二嗎?講“文化大革命”的性質是“一場由領導者錯誤發動,被反革命集團利用,給黨、國家和各族人民帶來嚴重災難的內亂”,這里邊既有領導者的錯誤發動,這是內部問題;又有反革命集團的利用,是敵我問題,這當然完全不一樣,決不能籠統地把“文化大革命”就說成是一場“反革命”,這不是具體分析嗎?不是一分為二嗎?《決議》既講了毛澤東同志的錯誤,又講了毛澤東同志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做的好事,正確的事。毛澤東同志發動“文化大革命”是完全錯誤的,但他在“文化大革命”期間也并不是沒做一件好事,《決議》里頭講了好多,譬如說他保護了一批干部,糾正了“文化大革命”期間一些過火的做法,領導我們粉碎了林彪反革命集團,對“四人幫”進行了批評和揭露,沒有把領導權最后交給他們,對這些都是肯定的。當然,肯定這些不是肯定“文化大革命”本身,而是肯定“文化大革命”的錯誤必須否定,必須糾正。這也是一分為二的分析。并不是說毛澤東同志發動“文化大革命”的指導方針、理論和方法完全錯了,就說他所做的一切都錯了。再比如說,“文化大革命”的指導方針、理論和實踐必須從根本上加以否定,但并不否定廣大干部和群眾在這十年當中所作的正確斗爭。《決議》充分肯定了老一輩革命家同錯誤領導和林彪、江青兩個反革命集團所作的斗爭,充分肯定了廣大干部、共產黨員和人民群眾長期堅持的斗爭。正因為有這樣的斗爭,才使“文化大革命”的破壞受到了限制,使我們黨、國家和社會的性質沒有改變,使國務院和人民軍隊還能做一些有益的工作,社會主義建設還在進行,這些也都是一分為二的具體分析。

我們應該認真地、深入地學習《決議》,真正弄清楚它否定的是什么,肯定的是什么。我們大家在“文化大革命”期間所經歷的歷史不同,所處的地位不同,一些同志犯過錯誤的大小和程度不同,許多同志受到了嚴重的迫害和很大的冤屈,有的同志可能從他個人的角度來看還得到了這樣那樣的利益,這種客觀存在就不能不影響到人們對問題的認識,這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們要對一個巨大的歷史現象作出完全客觀的、全面的科學的分析,就必須徹底拋掉從個人利害的角度來看問題的觀點。只有從這種精神狀態的束縛中解放出來,才能真正根據客觀的歷史事實,該肯定的肯定,該否定的否定。該否定的,毫不含糊地否定;該肯定的,也毫不含糊地肯定,一切都應該從歷史的實際和人民的利益出發,千萬不要特別是不能主要地把個人的利害放到這種分析當中去。假如由于自己在“文化大革命”中做了這樣那樣的錯事,或者得到了這樣那樣的個人利益,因此就怕否定“文化大革命”而否定了自己,這種看問題的立場、觀點、方法不改變,什么時候也很難正確地分析客觀事物。自己不自覺地改變這種情況,最終只能對自己不利,因為歷史總是歷史,該做什么結論,它有個客觀的標準。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拔幕蟾锩笔陜葋y的本身,證明了“文化大革命”這種“一個階級推翻一個階級”的“政治大革命”,這種所謂的“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無論如何不能再搞了。不否定它,那只能承認現在唯恐天下不亂的一些人提出來要搞第二次“文化大革命”的理論是對的。這無論如何不能讓步,這是一個重大的原則問題。

《決議》對“文化大革命”以及其他各個歷史階段,采取的都是實事求是的科學的分析態度。屬于對人民有利的東西,不管誰怎么說,還是要堅持;屬于對人民有害無益的東西,也不管誰怎么說,還是要否定。這就是按歷史的客觀實際來做結論。我們學習《決議》,就要把這種立場、觀點和方法,變為自己分析和認識問題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做到這一點,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枝江市| 上饶县| 隆尧县| 曲沃县| 万全县| 竹溪县| 青海省| 双峰县| 体育| 绍兴市| 开江县| 周宁县| 杭锦旗| 柳江县| 枞阳县| 宁陕县| 禄丰县| 扎囊县| 怀来县| 伊吾县| 柞水县| 辽宁省| 山东省| 油尖旺区| 布尔津县| 渝中区| 读书| 探索| 信宜市| 扎兰屯市| 滨州市| 方城县| 平远县| 临夏县| 明星| 临沂市| 轮台县| 奎屯市| 上林县| 蕲春县| 疏勒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