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0章 持而盈之

原文

持[1]而盈之,不如其已;揣(chuǎi)[2]而銳之,不可常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3]。功遂[4]身退,天之道也。

注釋

[1]持:握,拿著。

[2]揣:捶打,鍛煉。

[3]咎:災禍、禍害。

[4]遂:成就。

譯文

過分地追求盈滿,就會傾溢,還不如趁早停止;錘鍛(金屬)使它尖銳鋒利,不能長久保全,必遭挫敗;金玉堆滿屋中,想長久占有,這也是不可能的事,沒有誰能守得住;得到富貴而驕橫,會給自己帶來災禍;功業完成急流勇退,這才是順應自然規律的做法。

老聃智慧

老子確實是個充滿睿智的哲人,深諳以退為進的辯證之道。他站在廣闊無垠的宇宙空間,俯視人生,既看到了事物的正面,也看到了事物的反面。

為人處世,誰不想風風光光?當了小官想當大官,發了小財想發大財。人的欲望是沒有止境的,該得三分四分的,總想得個五分六分;該得七分八分的,總想得個九分十分。

適可而止的道理,人人知道,但做到的人卻很少。殊不知水滿則盈,月滿則虧,登上頂峰,就意味著要走下坡路了。天地間,四季循環,嚴冬的盡頭,就是春天;人世間,從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走來,到了老年,就面臨著死亡。孩提時嫌自己長得太慢,年輕時嫌自己不成熟,中年時嫌自己無暇悠閑,到了老年,才覺得成熟的可怕及悠閑的恐怖,因為這時已到了人生的盡頭。

所以,人生處世,不要處處挑剔缺陷,不要時時求全責備。某樁事十全十美了,它就不再發展;某條路寬闊平坦,它就無須再開拓。其實,遇到路徑窄處,留一步給他人走,不就可以在人生旅途中多結一份情誼嗎?

處世之道,能讓人處且讓人,退步乃是進步的張本;待人接物,可寬恕時則寬恕,利人本是利己的根基。事事留個余地,朋友不會埋怨你,對手無法傷害你。如果功德必求圓滿,事業必求頂尖,那么很可能不是外遭妒忌攻擊,就是讓自己精疲力竭。

老子說:“金玉滿堂,莫之能守。”這真是道出了貧富無常的道理!當你享受祖上的德澤時,當念其積累之難;當你將財產傳給子孫時,當告之以傾覆之易。與其好高鶩遠、不切實際,不如守已成之業;不僅要反思以往的過失,更要防范將來的隱患。犯錯誤未必是壞事,只要從中總結成功的經驗;有挫折不必多懊喪,盡可從中探索前進的路子。曾處過卑下的地位,才知道登高的危險;曾處過隱晦的地位,才知道明處太暴露。樹大招風,功高蓋主,都不會有好的結局。

老子說:“富貴而驕,自遺其咎。”這是一面人生的鏡子。有人以為富貴是命中注定的,有人以為富貴是努力得來的,兩者都為之感到驕傲。前者為富貴來的輕而易舉而驕傲,后者為富貴來的艱難卓絕而驕傲。殊不知,富貴而驕傲自大,就會變得盛氣凌人,飛揚跋扈,結果注定會走向事物的反面。所以說,越是富貴,越要寬厚,越要善待貧賤之人;越是富貴,越要隱晦,越要善處日常之事。聰明的富貴者,知道斂藏的妙處,不干炫耀的蠢事;愚蠢的富貴者,不知斂藏的作用,必定會留下炫耀的后患。

老子說:“功遂身退,天之‘道’也。”這是圣哲的告誡。歷史上,有過多少兔死狗烹的悲劇!為了避免悲劇的發生,“功遂身退”是最好的選擇。春秋時期的范蠡,為這一準則作出了千古典范。

范蠡與文種一起,共同輔佐勾踐,苦身戮力二十多年,終于打敗吳王夫差,一報會稽之恥,位列上將軍。范蠡認為,大名之下,難以久居。而且他深知勾踐之為人,可以與其共患難,卻難以與其同安樂。于是浮海而去,經商致富,卻又盡散其財,耕耘謀生。在他眼里,功名、權力、錢財均為過眼煙云,可求而不可戀,可得而又可失。

范蠡是個聰明人,深諳“功遂身退”的道理。縱觀歷史,凡建功立業者,多為圓融豁達之士;凡憤事失機者,必是執拗頑固之人。

范蠡是想得開的人,所以會拋下富貴去浮海,散盡家財去耕耘。他把身外之物看得很輕,失去了不足惜,甚至覺得是一種解脫。這種境界,一般人是達不到的,所以大多數人自然也無法領略老子說的“天之‘道’也”。其實,這個道理說簡單也簡單:榮華富貴,功名利祿,只要從滅處觀究竟,就不會產生貪戀之念;貧窮困苦、艱難挫折,只要從起處問由來,就不會生出怨尤之心。將得失榮辱淡化,置之度外,也就能夠進入“道”門了。

不改換世俗之肩,如何挑得起圣賢之擔!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贵港市| 永宁县| 游戏| 错那县| 栖霞市| 铁岭市| 晋城| 渭源县| 泽州县| 临泉县| 佛学| 彭阳县| 巴林右旗| 广州市| 凤庆县| 丽水市| 德昌县| 筠连县| 海城市| 涿州市| 和龙市| 北辰区| 财经| 山西省| 南康市| 方正县| 全州县| 建平县| 枝江市| 盘锦市| 广河县| 忻城县| 望谟县| 新平| 株洲县| 花莲县| 老河口市| 仲巴县| 咸阳市| 原平市| 紫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