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互聯網+時代:傳統企業的移動互聯網轉型作者名: 閻河 李桂華本章字數: 377字更新時間: 2019-01-03 20:49:53
2.3 互聯網轉型監察哨
在傳統企業的互聯網轉型過程中,雖然全面布局了各種戰略,但是也不能掉以輕心。在轉型過程中,不是布局好了就意味著一勞永逸,相反,轉型是一個十分復雜的過程,在瞬息萬變的互聯網時代,千變萬化的情況會導致轉型隨時出現問題。因此,在全網布局的同時,還要建立企業互聯網轉型的監察哨,以應對種種突發情況。
在向互聯網轉型過程中,傳統企業在各個階段,隨著各自的發展,都會面臨不一樣的問題。實際上在轉型中,陣痛是必然的,即使全面布局,也只能減少各種問題發生的可能性和危害性,而完全消除不適感是不可能的(見圖2-30)。因此,在轉型之前,除了要做好戰略布局之外,還需要仔細思考在發展中可能產生的伴生問題。下面就介紹一下幾個比較典型的伴生問題。

圖2-30 困難的轉型之路
2.3.1 高管“老齡化”
在傳統企業中,高層管理人員一般是資歷比較豐富,權威性較強,年紀較長的人。這些人在傳統營銷領域經驗豐富,但正是這種“傳統能力”較強的人,在企業轉型互聯網時就會出現一些問題。他們不像年輕人那樣能輕易接受新事物,其思維模式也相對而言更加傳統。
但是讓這一批高管人員退下,重新聘用一批新的年輕人員,同樣是不太現實的。年輕人經驗如何尚且不談,對本公司的熟悉程度肯定也是不如這群老員工的。對于傳統企業而言,對新事物的接受和對舊經驗的選擇是轉型時期不得不面臨的痛苦。
而且由于高層管理人員的傳統性,他們也不會太相信網絡營銷。而是始終帶著懷疑的態度。其實大型傳統企業在互聯網轉型上的確是非常困難的。轉型成功的還是以天貓、淘寶這樣的個體戶為主。而想要大企業轉型成功,這些個體企業成功的經驗是非常不夠的。
2.3.2 根深蒂固的傳統營銷思維
這種傳統的營銷思維非常典型的一點表現就是,將互聯網僅僅當成一個營銷渠道。實際上這是非常不夠的。向互聯網轉型最重要的并不是改變營銷渠道,而是培養一種互聯網思維方式。在傳統營銷中,產品需要廣告語,提煉獨特的銷售主張,這已經成為了一個思維定式。但是在現在,廣告推銷產品的能力越來越差。你能想起蘋果手機的廣告語是什么嗎?但是它卻成了全球最大的手機品牌。仍有很多企業在用傳統思維方式做互聯網營銷。
實際上,采用再有創意的方式做廣告,也還是傳統的創意,并不是互聯網營銷?;ヂ摼W營銷方式不一定非得通過互聯網來實現,而是要通過互聯網思維方式來賣。什么是互聯網營銷思維方式呢?就是與目標群體打成一片的思維方式,就是C2B。例如陳歐做的“我為自己代言”(見圖2-31)的廣告,就是利用年輕人對廣告的共鳴,形成粉絲經濟,建立企業的粉絲帝國。

圖2-31 “我為自己代言”廣告
2.3.3 戰略規劃趕不上變化
傳統企業生存的市場相對于今天是非常穩定的。因此很多傳統企業做好“×年規劃”之后,便可以高枕無憂的計劃。但是在互聯網時代,戰略規劃就沒什么意義了。
騰訊曾經嘗試過做類似阿里巴巴的電商,但是失敗了。今天的微信卻又成功了。所以在互聯網的變化之下,一年計劃都是過長的,只有在不同的情況下隨時變更自己的戰略計劃,才能保證企業的正常運行。
2.3.4 互聯網的商業模式創意
新的商業模式創意,才是互聯網企業成功的關鍵所在。傳統企業在向互聯網企業轉型的過程中,目標可能會轉向那些已經非常成功的大企業,去模仿他們的成功。但是實際上在互聯網時代中,模仿已經不再適用?;ヂ摼W帶來的多元化可能同樣也帶來了成功的不可復制性。
因為互聯網世界是一個平面世界,沒有傳統企業的那種區域市場的概念,所以一種商業模式能夠容納的企業也是十分有限的。比如上面所說的例子,騰訊在電商轉型時期做的“QQ網購”(見圖2-32),就只能在阿里巴巴的擠壓下漸漸淡出市場。

圖2-32 QQ網購
能否成功面向消費者創造新的商業模式,是傳統企業一個很大的難題。只有在轉型過程中將企業的定位慢慢拉向互聯網,才能真正轉型成為一個互聯網企業。
2.3.5 三方合力促行業穩定
現在正處于企業轉型的風口。我國市場上的大部分企業都面臨轉型的問題。在轉型過程中,過多的企業轉型升級難免會危及一個行業的穩定性。這對所有企業的發展環境而言,其實都是不好的。
現在,真正實現互聯網轉型的傳統企業在市場中占比還很低,里面有很多僅僅是為了迎合時代而跑馬圈地優先搶占渠道、忽視業績的情況。這種急功近利的想法就導致了很多傳統企業在轉型過程中會出現一些信譽問題,造成整個行業的亂象。比如說一些類似“快速躺著賺錢”的標語、承諾作為轉型中企業拉客源的方式,而這也就難免會有過度宣傳、虛假宣傳(見圖2-33)之嫌。

圖2-33 虛假宣傳
要避免這種種危及行業穩定性的情況,從企業單方面入手肯定是不行的。作為企業轉型過程中的市場中心,消費者對轉型企業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而在企業轉型過程中,由于市場失靈以及傳統企業自身能力有限,對企業轉型的宏觀上的監察管理也就顯得尤為重要,因而政府相關部門的監管也是十分重要的。只有三方一起發力,才能促進整個行業的健康轉型。
客戶
客戶雖然與行業距離較遠,但已經成為整個轉型企業的關注重點。而在整個市場中,直接起作用的也就是他們。實際上,整個消費體驗的主體都是顧客,而行業的整個穩定性都在于他們的感受,因此只有穩定了顧客的感覺,整個市場大體而言才是風平浪靜的。
同時,也因為顧客端對行業企業的敏感度都很高。各種問題發現的起點,一般也都是這樣,因此,企業應該積極主動地詢問消費者的感受和意見,及時發現存在的各種問題,盡早在問題的萌芽階段解決,不讓它們威脅到行業穩定。
政府相關部門
從政府的角度來看,市場不可避免地會存在失靈的時候。這就要求政府能夠發揮“有形的手”(見圖2-34)的作用,積極引導調節市場各方面的問題。

圖2-34 政府“有形的手”宏觀調控
一些相關政府部門,尤其是一些地方上能直接接觸到企業的政府部門,應該根據一些政策條文,加強企業轉型監管,規范轉型秩序,避免轉型亂象的發生。
企業
企業作為轉型主體,也是在轉型過程中的最大發力點。任何情況的發生都是由企業自身帶來的,所以想要規范轉型秩序,最重要的一端還是在企業本身。而且,在整個監管體系中,企業也是連接著政府與顧客之間的交會點,因而也是監察過程中的關鍵點。由此可以看出,在整個轉型過程中,企業對自身行為的監察也是十分重要的。
第一,企業應當與顧客端建立敏銳的連接。從顧客這個端口了解本企業甚至本行業存在的問題,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不能破壞整個行業的穩定性。第二,企業應聽從相關部門的意見,從大局出發,在轉型過程中注意規范,顧全大局。
只有顧客、政府、企業三方合作,才能保持整個行業的穩定發展,企業也才能在這樣的環境下增加轉型成功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