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APP設計運營完全手冊
- 徐聲遠
- 1522字
- 2018-11-08 19:26:52
用戶行為和習慣的變化

圖1-1
移動設備對人們越來越重要。手機不離身,隨時查看手機上的信息,不知不覺已經成為眾人的習慣。參考全球移動設備出貨量的數據(見圖1-2),可以看到智能手機和平板呈現穩定而快速的增長。

圖1-2
國內外針對移動互聯網時代做了許多用戶行為的研究,研究結果都反映出人們對移動設備的依賴性。某研究發現85%參與研究者表示移動設備是日常生活的重心;而這一比例在18~24歲的人群中攀升到了90%。在我們發起針對90后大學生的調查研究中,發現90后對于網絡和智能手機接觸時間非常早,網絡和智能手機對于他們來說是生活中非常自然的部分。以前人們總是強調虛擬和現實生活的差異,而對于90后,或者更小年齡的人們,線上和線下都意味著生活,是一回事。
我們一個觀察項目的研究結果看到,時間長的時候,比如等車等人時,人們習慣瀏覽視頻、打游戲、閱讀電子書。如果是時間簡短,人們更多會使用SNS(Social Network Site,社會性網絡服務)。
我們在另一個研究中,發現用戶會在工廠和辦公室之間運用自己的平板和手機進行辦公,比如實時拍攝工廠流水線存在的問題,傳輸到會議室給列席會議的同事實時查看和討論。這種情況下,公司只需提供覆蓋工廠和辦公室的無線網絡。這也是目前的另外一個潮流——自帶設備辦公,即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攜帶自己的設備辦公)。人們會傾向攜帶自己的移動設備進行辦公,這些設備包括手機、平板、個人電腦等。通過這些智能終端,人們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通過自己的設備完成工作會議、處理電子郵件等各種公司事務。BYOD的出現體現了員工個性化辦公的需求完全由員工個人使用習慣引發,實現了對公司辦公模式的自下而上的改變。

圖1-3
根據一份行為研究報告對移動設備訪問靠前的十大內容的研究表明,對于需求信息明確的內容,比如天氣、優惠券等內容,人們更傾向直接打開App進行獲取。另外,一開始以App方式呈現的產品,也會提高人們對該App的使用習慣,比如Instagram(在線照片共享服務)。從我們的移動互聯網項目研究中發現,用戶每天慣常使用的App數量大約在5個左右。在衣食住行各個領域,都存在領頭App,占據移動互聯網入口。這給企業App的決策者帶來了難題,一面是無法忽視的移動互聯網熱潮;另一面該如何突破現有App門檻,說服消費者“下載”并“不卸載”自己出品的企業App。
App是一個移動互聯網的產品形態,App的興起源自更深層次的移動互聯網盛行。手機將取代PC(Personal Computer,個人計算機)成為覆蓋最廣的智能終端設備,這也是各類企業急于占領用戶手機的原因。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一開始由技術推動網絡和移動設備的創新和推廣。最大的變化則是移動互聯網思維的產生。傳統商業都開始運用移動互聯網來創造產品,顛覆銷售渠道和方式,與顧客互動,提供服務,進行企業內部管理……
移動互聯網思維是什么?移動互聯網的方式突破了時間和空間,意味著你的用戶無時無刻都能直接搜索到你,了解你的信息,享受你的服務,一不滿意就會有各個渠道吐槽。同時還意味著公司沒有下班時間,沒有中間渠道緩沖。公司需要開動各種資源去應對用戶24小時的挑戰。付出和收獲是成正比的,公司可以24小時源源不斷獲取用戶的反饋。并且,這些信息是真實的,來源于真正的用戶。而過去,往常需要花費巨資請調研公司進行抽樣調查,且反饋并非全部來自直接用戶,而是由數據分析來推算用戶行為。移動互聯網的思維可以概括為“直接”、“簡單”、“平臺”。
直接:直接面對用戶,直接提供產品和服務,直接和用戶互動。
簡單:學習成本低,操作速度快,獲取信息便捷,符合移動特點。
平臺:從硬件來說,整個系統搭建適應移動、PC、微信、App平臺。從軟件來說,銷售、服務、傳播都在移動平臺上可以實現。用戶在同一時間不同設備上可以完成任意相關操作。傳統企業App也是如此,核心價值在于移動互聯網的思維和技巧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