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每個人的戰爭:抵御癌癥的有效生活方式作者名: (法)大衛·賽爾旺-施萊伯本章字數: 548字更新時間: 2019-01-03 08:17:16
壓力:火上澆油
討論癌癥時,有一個會導致炎癥物質過度生產的原因很少被提及:持續不斷的無助感、揮之不去的絕望感。“壓力激素”皮質醇和去甲腎上腺素(俗稱“或戰或逃激素”)的分泌量會伴隨這些情緒狀態而發生改變。為了使身體做好準備處理可能出現的傷口,這些激素會在一定程度上刺激炎癥物質的分泌,以備修復組織之需。同時,這些激素也是已經形成但處于潛伏階段的癌性腫瘤的養料。{L-End}
表3 影響炎癥的主要因素

炎癥對癌細胞的生長和擴散至關重要,這是最近才發現的。在主要的醫學數據庫里搜索有關炎癥和癌癥的英文文章,你會發現科學界對這個觀點的興趣才興起不久(1990年兩篇文章,2005年37篇文章)。這就是當我們接受癌癥預防和治療的建議時,很少有人提到該采取什么措施來控制炎癥的原因之一。另外,抗炎藥物副作用太多,不能有效地控制炎癥。然而,我們可以用人人都會的自然方法來減少炎癥現象。我們只需要消除環境中會促進炎癥的毒素,養成抗癌的飲食習慣,尋求心緒的平衡并滿足身體對體力勞動的需要,就這么簡單。在后面的章節中我們還會談到這個話題。
我們的醫生不大可能建議使用這些方法。因為從定義上看,改變生活方式是不能申請專利的,因而,改變生活方式成不了藥物也用不著處方。這意味著大多數醫生不會將這種方法納入考慮范圍之內,因此,用不用這種方法得看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