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白頭翁《本經(jīng)》下品

【釋名】野丈人、胡王使者、奈何草。弘景曰:處處有之。近根處有白茸,狀似白頭老翁,故以為名。

【集解】《別錄》曰:白頭翁,生高山山谷及田野。四月采。恭曰:其葉似芍藥而大,抽一莖。莖頭一花,紫色,似木槿花。頌曰:正月生苗,作叢生,狀似白薇而柔細(xì)稍長(zhǎng)。葉生莖頭,如杏葉,上有細(xì)白毛而不滑澤。近根有白茸。根紫色,深如蔓菁。

【氣味】苦,溫,無(wú)毒。

【主治】溫瘧狂易寒熱,癥瘕積聚癭氣,逐血,止痛,療金瘡。鼻衄。止毒痢。

【發(fā)明】頌曰:俗醫(yī)合補(bǔ)下藥,甚驗(yàn),亦沖人。杲曰:氣濃味薄,可升可降,陰中陽(yáng)也。張仲景治熱痢下重,用白頭翁湯主之。蓋腎欲堅(jiān),急食苦以堅(jiān)之。痢則下焦虛,故以純苦之劑堅(jiān)之。男子陰疝偏墜,小兒頭禿膻腥,鼻衄無(wú)此不效,毒痢有此獲功。吳綬曰:熱毒下痢紫血鮮血者,宜之。

【附方】1.白頭翁湯:治熱痢下重。用白頭翁二兩,黃連、黃柏、秦皮各三兩,水七升,煮二升,每服一升,不愈更服。

2.下痢咽痛:春夏病此,宜用白頭翁、黃連各一兩,木香二兩,水五升,煎一升半,分三服。

3.外痔腫痛:白頭翁草,一名野丈人,以根搗涂之,逐血止痛。

4.小兒禿瘡:白頭翁根搗敷,一宿作瘡,半月愈。

【主治】瘧疾寒熱,白禿頭瘡。

白頭翁

高15~35cm,全株密被白色長(zhǎng)柔毛。葉基生,3出復(fù)葉,小葉再分裂,裂片倒卵形或矩圓形,先端有1~3個(gè)不規(guī)則淺裂。花單一,頂生;花莖根出,花紫色,花瓣卵狀,外被白色柔毛。瘦果密集成頭狀,花柱宿存,長(zhǎng)羽毛狀。分布于東北、華北及陜西、甘肅、山東、江蘇、安徽、河南、湖北、四川。春、秋二季采挖根。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景谷| 乡城县| 民权县| 潍坊市| 巴东县| 泸州市| 安岳县| 若羌县| 正安县| 和田县| 祁东县| 崇文区| 吴堡县| 平阳县| 汾西县| 嵊州市| 沂水县| 阿坝县| 五华县| 灵丘县| 玉门市| 项城市| 鄢陵县| 贵阳市| 镇安县| 鲁山县| 隆子县| 新建县| 军事| 武邑县| 红安县| 天门市| 正蓝旗| 藁城市| 军事| 北宁市| 凤山市| 芦溪县| 镇沅| 绥中县| 沁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