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葳蕤(玉竹)《本經(jīng)》上品

【釋名】萎、萎香、玉竹、地節(jié)。時珍曰:葳蕤,草木葉垂之貌。此草根長多須,如冠纓下垂之而有威儀,故以名之。

【集解】頌曰:莖干強(qiáng)直,似竹箭桿,有節(jié)。葉狹而長,表白里青,亦類黃精。根黃而多須,三月開青花,結(jié)圓實。時珍曰:其根橫生似黃精,黃白色,性柔多須。其葉如竹,兩兩相值。嫩葉及根,并可煮淘食茹。

【修治】采得以竹刀刮去節(jié)皮,洗凈,以蜜水浸一宿,蒸了焙干用。

【氣味】甘,平,無毒。

【主治】久服,去面黑,好顏色潤澤,輕身不老。主心腹結(jié)氣,虛熱濕毒腰痛,莖中寒,及目痛爛淚出。主風(fēng)溫自汗灼熱,及勞瘧寒熱,脾胃虛乏,男子小便頻數(shù),失精,一切虛損。

【發(fā)明】杲曰:葳蕤能升能降,陽中陰也。其用有四:主風(fēng)淫四末,兩目淚爛,男子濕注腰痛,女子面生黑。時珍曰:葳蕤性平味甘,柔潤可食。

【附方】1.赤眼澀痛:葳蕤、赤芍藥、當(dāng)歸、黃連等分。煎湯熏洗。

2.小便猝淋:葳蕤一兩,芭蕉根四兩。水二大碗,煎一碗半,入滑石二錢,分三服。

3.發(fā)熱口干,小便澀:用葳蕤五兩,煎汁飲之。

玉竹

莖單一,高20~60cm。葉互生,無柄;葉片橢圓形至卵狀長圓形。花腋生,通常1~3朵簇生,花被筒狀,黃綠色至白色。漿果球形,熟時藍(lán)黑色。分布于東北、華北、華東及陜西、甘肅、青海、臺灣、河南、湖北、湖南、廣東等地。秋季采挖根,除去須根,洗凈,曬至柔軟后,反復(fù)揉搓、晾曬至無硬心,曬干;或蒸透后,揉至半透明,曬干。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源市| 名山县| 出国| 城步| 双江| 宁乡县| 克山县| 宁河县| 会同县| 紫阳县| 大连市| 海安县| 伊宁市| 双鸭山市| 吉首市| 五华县| 奉化市| 太和县| 花垣县| 琼海市| 博湖县| 曲松县| 炉霍县| 兴宁市| 明光市| 尤溪县| 中方县| 池州市| 裕民县| 桐乡市| 华蓥市| 潜山县| 高淳县| 宁晋县| 长阳| 镇平县| 禹城市| 武山县| 赫章县| 旅游| 五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