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材比較鑒定圖譜
- 徐峰 劉紅青主編
- 1136字
- 2019-01-03 11:44:51
8.紅豆杉科 Taxaceae S.F.Gra
英文名:Yew Family或Taxus Family
又稱紫杉科,有3屬22種。分布于亞洲、歐洲、北非和北美洲。我國產3屬9種,全國均有分布。紅豆杉科均為優良珍稀木材樹種。常見屬有紅豆杉屬(Taxus)、白豆杉屬(Pseudotaxus)、榧屬(Torreya)。
紅豆杉科木材的主要特征:心邊材區別明顯,心材較大。生長輪明顯,早材至晚材緩變或急變。軸向管胞胞壁螺紋加厚均明顯,這是紅豆杉科木材的最大特點。軸向薄壁細胞缺如。木射線單列,交叉場紋孔柏木型。

軸向薄壁細胞缺如

管胞胞壁螺紋加厚均明顯

交叉場紋孔柏木型
紅豆杉科各屬木材特征的主要區別

白豆杉屬 Pseudotaxus Cheng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因其成熟的果實(假種皮)為白色而得名。本屬僅白豆杉(P.chienii)1種,我國特產,分布于浙江、廣東、廣西等省區,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的野生植物。
心邊材區別明顯,心材灰褐色,邊材黃白色。生長輪明顯。早材至晚材急變或略急變。管胞壁螺紋加厚甚明顯,排列傾斜,交叉狀。徑切面軸向管胞壁具緣紋孔1列。軸向薄壁組織缺乏。弦切面木射線單列,高多數2~5細胞。交叉場紋孔柏木型,1~4個(通常2個);木材紋理直或斜,結構細而均勻。氣干密度0.60~0.75g/cm3。

白豆杉宏觀橫切面

白豆杉微觀橫切面

白豆杉微觀弦切面

白豆杉微觀徑切面
紅豆杉屬 Taxus L.
英文名:Yew
常綠喬木或灌木。因其成熟的果實(假種皮)為紅色而得名。我國有5種,即紅豆杉(T.chinensis)、東北紅豆杉(T.cuspidate)、喜馬拉雅密葉紅豆杉(T.fauna)、喜馬拉雅紅豆杉(T.wallichiana)、南方紅豆杉(T.chinensis var.mairei)。這5種均為我國一級重點保護的野生植物,前4種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Ⅱ保護的植物。除江蘇、內蒙古、新疆、青海外,全國各省區均有天然分布。
心邊材區別甚明顯,心材橘黃紅至玫瑰紅色,邊材黃白色或淺黃色。生長輪明顯。早材至晚材急變或略急變。管胞壁螺紋加厚甚明顯,略傾斜。徑切面軸向管胞壁具緣紋孔1列。軸向薄壁細胞缺乏。弦切面木射線單列(偶對列或2列),高多數3~10細胞。交叉場紋孔柏木型,通常2~3個。木材紋理直或斜,結構細而均勻。氣干密度0.62~0.76g/cm3。

紅豆杉宏觀橫切面

紅豆杉微觀橫切面

紅豆杉微觀弦切面

紅豆杉微觀徑切面
榧屬 Torreya Arn.
常綠喬木。全球有7種;我國有4種,包括榧樹(T.grandis)等,均為我國二級重點保護的野生植物,主要分布在長江以南各省區。與紅豆杉屬和白豆杉屬最主要的區別是本屬木材具難聞的藥味;管胞胞壁上的螺紋加厚成對排列于紋孔口上下緣。
心邊材區別略明顯,心材嫩黃色或黃褐色,邊材黃白色。生長輪明顯。早材至晚材緩變。管胞壁螺紋加厚明顯,常在紋孔口上下方成對排列。徑切面軸向管胞具緣紋孔1列。軸向薄壁組織星散狀。弦切面木射線單列,高多數1~3細胞。交叉場紋孔柏木型,通常2~3個。木材具有難聞的特殊藥味,紋理直,結構細而均勻。氣干密度0.46~0.53g/cm3。

榧樹宏觀橫切面

榧樹微觀橫切面

榧樹微觀弦切面

榧樹微觀徑切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