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貓頭鷹和雞
貓頭鷹站在樹上,整天都無所事事。
野雞看見了貓頭鷹這么輕松,非常羨慕,就問:“我能整天像你一樣,什么事都不用做嗎?”
正在閉目養神的貓頭鷹睜開一只眼睛看了看野雞,然后又閉上眼睛說:“當然!這有什么不可以呢!”
于是,野雞在樹下的空地上開始休息了。忽然,一只在高空中的老鷹出現了,它凌厲的眼睛掃描到了正在樹邊打盹的野雞,于是開始降低飛翔速度,來了一個猛撲,迅速地將野雞抓住了,又把它活吞了下去。
故事啟示
如果你想站著什么事都不做,那你必須站得很高,非常高。
14.看見自己的天才
有一個小男孩,他在八歲的時候因患腦膜炎,使得部分腦功能受損,直到小學五年級才開始認字,國中讀了四年換了三所學校,檢測智力只有70分,甚至還讀過啟智班,就這樣勉勉強強讀完了高職后,他又花了整整七年的時間,考了五次大學才考上中國臺灣警察大學。
在考上大學之前,他只是一個智商低下,被所有人都認定為是有學習障礙的白癡一個。到了大二的時候,這個男孩在大學教授的幫助下,終于找到了自己的優勢,并且看見了自己的天賦,因勢利導,取得了大學畢業時全系第三名的好成績。
如今,他已經成長為一位輔導專家,不但負責觀護百余位問題青少年,還成為了知名的潛能整合專家,曾受邀至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等國家,演講已逾3000場,更躋身作家的行列,出版過三十多本著作,并創辦了中國臺灣世紀領袖文教基金會。他為自己的人生創造了無限可能,創造了從白癡變成天才的奇跡!
故事啟示
每個人都有機會挖掘自己的內在潛能,每個人都有成為天才的可能,只要肯努力,總能找到自己的過人之處。
15.老漢的一技之長
一個老漢十四歲那年,學了一門手藝,那便是補鍋。只可惜,學成歸來后,補鍋匠的身份沒用幾年就被迫卸下了,因為即便在鄉下,鍋破了也沒人再會去補了,因為縫縫補補又三年的窮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巧的是一個劇組到鄰縣來拍電視劇,有人來找老漢,因為電視劇里需要一個補鍋的群眾演員,問他愿不愿意去小露一手。老漢高高興興地找出落滿灰塵的補鍋挑子,還有小坩堝、鼓風機、小釘錘、鑄鐵勺子等。
本來,補鍋只是電視劇里一個一晃而過的鏡頭,可是老漢作為一個群眾演員一絲不茍地生炭火、找漏、支鍋、熔鐵水、堵漏、平鐵水、抹煙灰、打磨,把所有程序逐個仔細完成,不但讓從未開過眼界的少年演員看呆了,也讓其他演員、甚至導演都看得目不轉睛。于是,導演臨時決定給補鍋鏡頭由3秒增加到半分鐘,老漢的片酬也由當初的50元漲到了150元。
當老漢領了勞務費準備離開的時候,被導演叫住了,導演將一張紙片放在老漢的手上:“你可以給這個人聯系,他那里可能需要你這樣的藝人。”
老漢回家之后真的聯系了這個人,對方一聽是某某導演介紹的人,格外客氣和熱情,他讓老漢自備工具來展示一下他的絕活,如果可以就錄用。原來,這是一個大商人,他是專門投資開展旅游事業的,他想建一個“手工藝大觀園”,把全國各地的雜技絕活都齊聚一堂,然后展示給旅客。
老漢給商人演示完畢自己的絕活之后,商人當場和老漢簽訂了合同,老漢又開始了工作。
故事啟示
看似微不足道的技術或許就可以成就自己的未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發光點,只要善于展示,總會有慧眼識金者。
16.不會飛翔的鷹
一個膽大的小男孩跟隨父親在高山之巔的鷹巢里,抓到了一只幼鷹。回家后,淘氣的男孩把這只幼鷹養在雞籠子里面。
于是,這只幼鷹和雞生活在一起,吃飯,睡覺,嬉戲,玩耍……幼鷹以為自己真地是一只小雞。就這樣,這只鷹漸漸長大了,羽翼變得豐滿起來了。
此時,男孩的爸爸想把它訓練成一只獵鷹,他覺得應該讓它回歸本性才對。可是由于終日和雞混在一起,鷹已經變得和雞完全一樣,根本沒有一點想飛的欲望了。
主人試了各種辦法,都毫無效果,最后把它帶到了山頂上,一把將鷹扔了出去。這只鷹像塊石頭似的,直掉下去,慌亂之中它拼命地撲打翅膀,就這樣,它終于成功地飛了起來!
故事啟示
磨煉是召喚成功的根本力量。
17.男主角
英國有一個著名的導演,在排練一場重要演出的時候,男主角因為排練受傷不能參加正式演出。眼看演出的時間越來越近了,迫于無奈,導演臨時決定讓男主角的弟弟擔任這個角色。但是,他的弟弟從來沒有演過話劇,自己也缺乏這方面的經驗和知識,所以排練的時候非常糟糕。這使得導演非常不滿,他暴跳如雷地說:“這個話劇是整臺晚會的關鍵,如果男主角仍然這樣差勁,那么整臺戲就不能再往下排了!”
聽到了導演的話,在場排練的所有人都寂然了,覺得受到了屈辱的弟弟久久沒有說話,突然,他站起身來,堅定地說:“排練吧,我可以的!”
他一掃過去的自卑、羞澀和拘謹,顯得自信且從容。經過細心的揣摩,他全身心地投入到角色當中去,把話劇中的人物形象演得逼真和生動,得到了劇組人員的一致好評。
導演看到之后,高興極了:“從今往后,我們的話劇團又有一個大藝術家誕生了。”
故事啟示
信心是激發潛力的必然條件,勇敢地向前進,就會創造出屬于自己的奇跡。當機會來了,就要大膽地去做,努力挖掘更深層的自己,挖掘自己人生的財富。
18.小雞大戰蟒蛇
動物園里,一個負責管理蟒蛇的飼養員每天都要喂一大盆肉給它吃。這一天,飼養員突然想試探一下大蟒蛇,看看給大蟒蛇吃雞會是什么樣子。于是他就關了一只雞到大蟒蛇的籠子里。
這只雞突然遭遇這飛來的橫禍,可又什么辦法也沒有。小雞一想,橫豎反正都是一死,為什么要坐著等死呀,也許搏斗一番還有活命的機會呢!這樣想著,小雞就使勁地飛了起來,并且狠狠地對著大蟒蛇猛啄起來。大蟒蛇被這突如其來的猛攻弄得措手不及,被嚇得躲閃不及,靈活的小雞左跳右蹦繼續對大蟒蛇進行猛攻,最后啄得大蟒蛇眼睛都睜不開了,使得它根本沒有還手之力。一個小時以后,大蟒蛇終于被這只小雞啄死了。
第二天,飼養員進來一看這情景,很吃驚,但是他也被小雞的勇敢感動了,于是飼養員把這只雞放走了。
故事啟示
這個世上沒有一成不變的東西,只要弱者能夠勇敢地起來反抗,最終的生死存亡誰也無法預料。
19.學會進步
有個年輕的小伙子,他千里迢迢從外地來到大城市找工作,可是找來找去,只找到了一個在超市里整理貨架的工作。
老板對他說:“我按小時付你工錢,也沒有什么勞動保障。”
就這樣一份在大多數人看來既不合法也不合理的工作,年輕人還是咬牙堅持下來了。他說:“整理貨架誰都會,那我就要找個別人不會的去做。
于是,在他上班的第一天,他就和小組長說:“我的時間比較充裕,要是臨時有什么事,我隨時可以過來。”
小組長非常高興地答應了。
到了第三天,他又去了冷鮮組,對那里的負責人說:“我有空的時候,就過來幫你們殺魚。”
第五天,他又跑去幫人算庫存。
第七天,他跑去學開叉車……
就這樣,整整三個月過去了,那些正式員工有事忙不過來的時候就會主動找他,因為這些事他都懂。于是,他從一個朝不保夕的臨時工,升為了一名正式的員工。就這樣過了沒多久,他又以“熟悉基層業務”的名義,被提升為了中層領導。
故事啟示
競爭的真諦,不在于背后捅黑刀,而是要讓自己同昨天相比,有所不同,有所進步。
20.記住自己
劍橋大學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就在又一批學生臨近畢業的時候,他忽然患了眼疾,自稱失明了。
敬仰他的學生們紛紛前來看望他,他問每一個來看望他的學生:“告訴我你是誰?從什么地方來?學什么專業的?小時候的夢想是什么?畢業后準備做什么?將來有什么打算……”
同學們感到老教授在眼睛失明之后居然這樣關心他們,都很感動,就把各自的具體情況和想法如實地告訴了敬愛的老教授。老教授一邊聽一邊連連點頭,不時地說著:“好”“很好”“再說一遍”“你很了解自己嘛”“你目標明確,好好實踐吧”這一類的話。
與同學們分手時,他又一一握著同學們的手,異常親切且語重心長地說:“我知道你是誰了,不過,在今后的漫長歲月里,你千萬不要忘了自己是誰啊!”
有的同學感覺怪怪的,心想:老人家的眼睛一瞎,思維也好像不太清晰了,有些嘮叨了。誰知,在學生們畢業離校的前一天,老教授的眼睛又奇跡般地復明了。
老教授在送別會上對同學們說:“在我雙目失明、意志消沉的這段時間里,是同學們的關懷和激勵讓我又心明眼亮了!我也給那些曾經看望我的同學精心制作了一件禮品——我們的談話錄音。在今后的人生旅程中,當你們失意的時候、迷茫的時候、不知所措的時候,就聽聽這盤錄音帶吧……”
直到這個時候,同學們才真正領悟到老教授的良苦用心。
故事啟示
在現實的人生中,許多人一輩子也沒真正關懷和關注過自己,甚至沒弄清自己是誰、是干什么的。你到底是誰,其實這是一個關乎心靈走向、關乎事業抉擇的人生命題,不可以輕視它的存在。
21.懸崖邊的金子
某大公司有著雄厚的實力,他們準備高薪雇用一名小轎車司機。
招聘貼出之后,有很多人都來應聘,經過激烈的競爭和層層篩選以及考試之后,只剩下三名技術最優良的競爭者。
主考者問他們三個:“假如懸崖邊有一塊金子,現在要你們開著車去拿,你們覺得能距離懸崖多近而又不至于掉落下去呢?”
“二公尺。”第一位競爭者說。
“半公尺。”第二位競爭者很有把握地說。
“我會盡量遠離懸崖,愈遠愈好。”第三位競爭者這樣說道。
錄用結果出來了,結果這家公司錄取了第三位競爭者來公司工作。
故事啟示
凡事都不要和誘惑較勁,而應當離得越遠越好。
22.最聰明的人
在很久以前,在一個草原上生活著一個單身的老獵人。他一直都有一個想法,想在臨死之前,把自己心愛的獵槍送給一個最聰明的人。
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老獵人老得走不動路了,他病倒在床上。這時候,他把自己的四個得意門生叫到床邊。老獵人把自己的心事告訴了他們,并決定考他們。
老獵人出了自己的問題:“有一頭大牛,它的肚子很大,大的能裝進三個屯子。有一天不幸發生了,這頭牛死了,這時候忽然從南邊飛來一只老鴰,它叼起一只牛大腿,飛了一會兒,落到正在山坡上吃草的山羊的羊角上了。這時,在山羊前邊坐著一個人,一睜眼睛山羊鉆到眼睛里去了。你們說,到底什么最大呢?”
徒弟甲說:“牛最大,因為它的肚子能裝進三個屯子。”
徒弟乙說:“老鴰最大,因為它把能裝三個屯子的牛大腿都叼起來繼續飛。”
徒弟丙說:“不對,是羊最大,因為光羊角上就能落下叼著牛大腿的老鴰。”
最后一個徒弟丁說:“是人的眼睛最大。因為人的眼睛能看見世界上的一切。不論牛大腿、老鴰,還是羊,最后都能一覽無余的裝進人的眼睛里去。”
老獵人聽了四個徒弟的話,點了點頭說:“徒弟丁才是最聰明的人。人的眼睛是什么都能看到的。可惜,甲乙丙你們三個人,眼光太短啦,不配拿我的槍。”
最后,老獵人把槍送給了徒弟丁。
故事啟示
要想做成大事,一定要有長遠的目光和打算,鼠目寸光的人永遠只能走在別人的后面。
23.真正的男子漢
有一位父親一直都為他的孩子苦惱,因為他的兒子已經十六歲了,可是卻沒有一點男子氣概。于是,父親特意前去拜訪一位禪師,請他訓練自己的兒子。
三個月之后,父親來接孩子。禪師安排孩子和一個空手道教練進行一場比賽,以展示一下這三個月以來兒子得到的訓練成果。
只見教練一出手,孩子便應聲倒下。他馬上站起來繼續迎接挑戰,但又被打倒,他就又站起來……就這樣來來回回一共十幾次。
禪師問父親:“你覺得你孩子的表現夠不夠男子漢氣概了?”
父親說:“我簡直羞愧死了,想不到我送他來這里受訓了三個月之久,看到的結果還是這樣不經打,竟然總是被人一打就倒。”
禪師說:“我很遺憾,你只看到了表面的勝負,你有沒有看到你兒子倒下去立刻又站起來的勇氣和毅力呢?這才是真正的男子漢氣概啊!”
只要站起來比倒下去多一次,就是成功!
故事啟示
成功并不簡單的就是每一次勝利,有時候,成功就是我們在跌倒之后爬起來的勇氣,就是我們鍥而不舍地堅持與追求。生命的獎賞永遠在旅途的終點,而非起點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