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互聯互通,無處不在的互聯網
互聯網正在改變著每個人,改變著每個人的生產、生活方式和對世界萬事萬物的認知。它就像一張大大的蜘蛛網,在這張大網下一切似乎不可能的事情都能關聯起來。在我們周圍,越來越多的不可能正在變為現實。
比如,借助淘寶、京東商城平臺足不出戶就可以輕而易舉買到新疆的核桃、東北的木耳;通過校內網、微信等可以找到失聯多年的童年玩伴;有事喜歡找百度,沒事習慣翻看朋友圈;走路低頭看手機,飯后睡前不忘拍照上傳到朋友圈。可以想象,我們每一個人正在被巨大的互聯網所同化,沒有網絡,我們的生活、工作就會陷入停滯。
不過,這只是“互聯互通”的冰山一角,未來,互聯互通會連接世間萬物,它正在慢慢地改變著一切,而且這種改變是與時俱進的,是不可逆轉的,是時代發展的必然。
未來學家約翰·奈斯比特在其著作《大趨勢》里曾預言:“你們以為我預言的都是未來,其實我只是把現狀寫下來,20年來我所寫的都是已經發生了的事情,我所要分析的就是哪些事情會長久地影響社會。”如圖1-1所示。

圖1-1 約翰·奈斯比特的著作《大趨勢》
在今天,奈斯比特的大部分預言都正在被一一證實,他的堅定體現了互聯網的前瞻性,而且在未來的幾十年、幾百年仍會發揮其作用?;ヂ摼W就是未來時代最大的改變,無論它發展于哪個時代,都必將深刻影響整個社會的發展進程。
互聯網一個最顯著的特征就是“互聯互通,無處不在”,這可以從兩方面看出:
一方面,我國逐漸開始形成由計算機、軟件、物流、網絡共同交織而成的新社會形態,互聯網將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連接在一起,相互關聯,一觸即發,一呼百應。金融服務、城市建設與規劃、企業管理、社會倫理等也都深受互聯網的影響。例如,直銷銀行、智慧城市、互聯網+計劃、在線吃喝玩等,都是因為互聯網的連接性而出現的新生事物。
另一方面,從整體發展態勢來看,全世界都在發展互聯網,今天的世界已經站在了一個信息技術應用新時代的入口處,互聯互通正在融入各個國家的信息化戰略中,地球村的設想正在一步步實現。
在2014年結束的世界互聯網大會上,軟銀創始人孫正義也大膽預言:未來,所有的事情會通過物聯網被連接起來。無論是生活中的任何物品,甚至是一頭牛都有可能被物聯網連接起來。從紙質書信到電話,再到電腦網絡,我們的溝通方式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是一個怎樣的畫面,遙想曾經“萬物互聯”只是在科幻電影中看到的場景,現在它正一步一步地成為現實,而這一切都源于互聯網的不斷發展。下面就從生活、工作和學習等方面說明互聯網給人類社會帶來的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