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了解互聯網金融

互聯網金融是指以依托于支付、云計算、社交網絡以及搜索引擎、APP等互聯網工具,實現資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業務的一種新興金融。

了解1:主要特點

按照當前互聯網金融的格局來看,互聯網金融的主要特點如圖1-6所示。

圖1-6 互聯網金融的主要特點

1.成本低

互聯網金融模式下,資金供求雙方可以通過網絡平臺自行完成信息甄別、匹配、定價和交易,無傳統中介、無交易成本、無壟斷利潤。如圖1-7所示。

圖1-7 互聯網金融成本低

2.效率高

互聯網金融業務主要由計算機處理,操作流程完全標準化,客戶不需要排隊等候,業務處理速度更快,用戶體驗更好。

比如,阿里小貸依托電商積累的信用數據庫,經過數據挖掘和分析,引入風險分析和資信調查模型,商戶從申請貸款到發放只需要幾秒鐘,日均可以完成貸款1萬筆,成為真正的“信貸工廠”。

3.覆蓋廣

互聯網金融模式下,客戶能夠突破時間和地域的約束,在互聯網上尋找需要的金融資源,金融服務更直接,客戶基礎更廣泛。如圖1-8所示。

圖1-8 互聯網金融覆蓋廣

4.發展快

依托于大數據和電子商務的發展,互聯網金融得到了快速增長。如圖1-9所示。

圖1-9 余額寶發展之快

了解2:與傳統金融的區別

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金融的區別如圖1-10所示。

圖1-10 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金融的區別

媒體聚焦

互聯網金融能否顛覆傳統金融?——來自互聯網的報道

這是一個玩顛覆的時代,在瘋狂的互聯網思維驅逐下,顛覆游戲一直不斷在商戰中上演。我們熟知的諾基亞被蘋果顛覆了,銀行儲蓄業務被新興的“寶寶”類理財產品顛覆了,通信運營商的業務也被微信及QQ語音顛覆了,以前那些不可一世的科技巨頭如今卻淪為了江湖中的傳說,我們不得不說,市場風云變換,光環永遠都不可能屬于其中的某個個體,歷史被改寫的幾率非常之大。那現在走在潮流前端的互聯網金融能否徹底顛覆傳統金融呢?

談起互聯網金融一定也要提提互聯網思維,小米、魅族、錘子科技、陌陌等,其掌門人都是巧妙運用互聯網思維運營成功的典型例子。新興行業要取得成功,一定要去傳統行業中找出用戶的痛點,然后竭盡所能地滿足他們,將產品和服務做到極致。在互聯網浪潮下,“互聯網+金融”的營銷概念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寬泛的多,所以玩轉互聯網金融絕對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傳統金融在我國發展歷史悠久,所以國民對于傳統金融業務的認可度還是遠遠超過互聯網金融,但傳統金融創新存在滯后性。2015年1月份起,從總理親自視察深圳前海“微眾銀行”再到兩會中重點提及互聯網金融,可以預見,未來互聯網金融在金融界的地位將大大提升,互聯網金融對于傳統金融改革與創新也有著極大的推動作用。

從近幾年互聯網金融發展形勢來看,行業前景巨大但是同時也暴露出不少問題。P2P網貸行業是互聯網金融細分領域內的代表性行業,可在野蠻局勢增長下,大批量的卷款跑路,經營不善倒閉等事件頻頻發出,這也讓部分市民對此聞風喪膽。不過值得慶幸的是,監管政策呼之欲出,在銀監會這個領頭羊的帶領下,P2P行業也將迎來一片藍天。而部分中小型P2P平臺現在首要考慮的是如何能在這場監管洗牌革命中存活下來。

據調查顯示,目前已經有50%的儲戶只是把銀行當成一個充值接口,而隨著互聯網金融運營思路的逐漸成熟與規范,傳統金融機構再不創新與進步,那么將來徹底被互聯網金融顛覆也不是沒可能。

了解3:整體格局

當前互聯網+金融格局,由傳統金融機構和非金融機構組成。具體如圖1-11所示。

圖1-11 當前互聯網+金融格局

了解4:發展模式

互聯網金融不是互聯網和金融業的簡單結合,而是在實現安全、移動等網絡技術水平上,被用戶熟悉接受后(尤其是對電子商務的接受),自然而然為適應新的需求而產生的新模式及新業務,是傳統金融行業與互聯網精神相結合的新興領域。

目前基本形成第三方支付、P2P網貸、眾籌、大數據金融等模式。如圖1-12所示。

圖1-12 互聯網金融發展模式

了解5:發展階段

近年來,互聯網與傳統行業結合改變了諸多行業的發展態勢,金融業也不外如此。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大致可劃分為四個階段,如圖1-13所示。

圖1-13 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階段

了解6:具備的優勢

近年來,互聯網金融產品如雨后春筍般迅猛生長,P2P信貸、網絡小額貸款、第三方支付、金融機構線上平臺等,已快速成為具有較大規模和影響力的業態。

互聯網金融能在短短幾年的時間里發展如此之快,有其固有的優勢,具體如圖1-14所示。

圖1-14 互聯網金融的優勢

了解7:發展趨勢

互聯網金融平臺用正確的金融理論和互聯網金融工具幫企業、機構轉型升級,提高盈利能力和打造核心競爭力,推動中國地區經濟更健康發展。

雖然互聯網金融現在還有很多缺點和問題,這如同當年飛機的誕生、汽車的誕生、計算機的誕生一樣,是偉大而又有缺點和問題的。互聯網金融的誕生也一樣會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并且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影響著各行各業的發展。

其發展趨勢如圖1-15所示。

圖1-15 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趨勢

媒體聚焦

一季度互聯網金融市場規模超10萬億——來自互聯網的報道

最新統計顯示,2015年一季度國內互聯網金融市場整體規模超過10萬億元,預計2015年國內的互聯網金融用戶將達到4.89億人,滲透率達到71.91%。

根據速途研究院的最新統計顯示,2015年一季度國內互聯網金融市場整體規模中,支付市場規模為9.22萬億元,占據主導地位,這主要得益于中國電商的高速發展。

而基金銷售規模超過6000億元,財富管理規模100億元,未來隨著用戶收入水平的提高,可用資金規模擴大,以及用戶理財理念的增強,這兩個領域的未來空間非常巨大。

此外,網絡小貸規模5000億元,網貸(P2P)市場1000億元,眾籌規模100億元,其中國內的眾籌和P2P市場仍處于初步發展階段。金融機構創新市場2000億元,主要依賴于互聯網金融平臺的支持,隨著傳統金融行業在互聯網方面的投注加大,未來規模將會顯著擴大。

中國互聯網金融用戶規模將繼續擴大。2013年中國互聯網金融用戶為3.24億人,在網民中的滲透率首次超過50%,達到52.26%;2014年用戶規模為4.12億人,滲透率為63.38%;預計2015年國內的互聯網金融用戶將達到4.89億人,滲透率達到71.91%;而隨著國內的網民用戶規模增速放緩,這一數據到2016年將達到5.33億人,滲透率74.03%。

在2015年一季度,以銀行和保險為主的傳統金融形態向互聯網行業發力,無論是互聯網金融平臺搭建還是理財產品的推廣,擁有龐大的積累讓這些企業在互聯網金融方向發展游刃有余。P2P網貸和眾籌也有許多平臺入圍,雖然國內的P2P和眾籌領域均是剛剛起步,但卻憑借高收益、低門檻等優勢得以迅速發展,尤其是P2P行業,僅3月份的交易額即接近500億元,月活躍人數接近14萬人。

據不完全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4月份全國新增P2P平臺至少112家,也是年內第二次月度統計新增數量突破百家,其中山東依然是新增最多的地區,達38家,占比33.93%,高于排在第二和第三的廣東省和浙江省總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泰来县| 静海县| 德保县| 苗栗市| 石柱| 密云县| 贡山| 米易县| 博兴县| 瓦房店市| 定襄县| 宣威市| 抚州市| 巴马| 望城县| 密云县| 池州市| 保定市| 商河县| 栾城县| 祁门县| 伽师县| 阜新市| 南宁市| 津南区| 长子县| 青州市| 稻城县| 兴隆县| 高雄县| 酒泉市| 莆田市| 奉化市| 磐石市| 元阳县| 全椒县| 迁安市| 绥滨县| 望都县| 白河县| 仙桃市|